国家邮政局发布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10多家主要企业设立智能快递柜25万组,平均每天处理快递量1100万单。但是,部分地区的快递柜悄然从“免费”变成了“打赏”,甚至开始收起“超时费”。
智能快递柜的应用,为快递“最后一公里”高效配送创造了条件,同时促进了快递行业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的升级。但现实中,快递柜的应用并未“叫好又叫座”。一方面,快递柜的应用弱化了收件人的便利感。同时,一些快递小哥在快递柜收费情况下宁愿付费通过快递柜配送,以避免投送不及时被罚的风险。
此外,快递柜也陷入了该不该收费的争议。客观来说,快递柜有大量的投入,还需要日常运营管理,且企业根据经营需要,适度营收也是正常的,如果没有收费,其服务是不可持续的。但是,使用快递柜该由谁付费,没有明确的定论。因为收费,收件用户反而会抵制使用快递柜,毕竟快件配送已经付了费,但快递企业出于营运成本的考虑,是否愿意花钱租用,态度也很模糊。
为不让快递柜成为尴尬的存在,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快递服务,理顺利益链条。快递企业应当与快递柜运营企业协商确定收费标准。同时,要使快件投送上门还是进柜,成为用户充分的选项,并采取一定激励办法,引导和培养用快递柜收件的习惯,比如对选择快件投柜的用户返还一定额度的投送费,或对长期选择快件投柜的用户实行积分送礼活动等。(房清江)
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将于明日(4月30日)起上线会员服务。近年来,随着快递业务量的爆发式增张,围绕这个千亿级市场,电商巨头、快递巨头以及创业公司对物流最后100米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丰巢此举能否突围?
快递柜存放新规实施已一个月。在消费者期待快递服务能更上一层楼时,快递柜诱导“打赏”一事日前则引发热议。记者近日在多个小区探访发现,快递柜的服务并未因新规实施有所提升,
为了解假日消费体验的短板,更好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9月29日~10月10日国庆黄金周前后的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并于10月25日发布了《国庆消费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票务平台以订单异常为由单方面退票、快递柜收费遭到消费者质疑。
“您的包裹已放在小区快递柜,取件码XXXX,请及时领取。”这样的短信对于习惯网购的用户来说并不陌生,与此同时,快递小哥送货的电话却日益稀少,快递常常被直接放进快递柜,“不告而投”和“懒人快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根据国家邮政局官网近日消息,《智能快递柜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10月1日起施行。
2010年中国邮政设立第一台智能包裹投递终端后,智能快递柜进入公众视野。作为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智能快递柜市场正一路“狂飙突进”。国家邮政局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主要企业设立智能快递柜25万组。另有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国智能快递柜组数将达75万,市场规模将近300亿元人民币。
居民家门口的快递柜从原来的免费使用悄然变成了收费使用,这笔费用该由谁来出成为快递柜公司、快递公司、消费者三方争论的焦点。对此快递业人士指出,不管是收件人也好还是快递员,他们都不应该承担这个费用。如果快递企业本身没有办法通过其他渠道来保障快递快速到位,产生更加好的用户体验,其实就该自我承担。
快递柜的出现提供了末端配送的便利,在前期广泛布点、免费推广培育大众使用习惯后,企业也开始探索盈利模式。
快递柜的出现提供了末端配送的便利,在前期广泛布点、免费推广培育大众使用习惯后,企业也开始探索盈利模式。近日,有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自家楼下一直免费的快递柜突然开始收取费用,但谁来付费却是由快递员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