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来汽车没开几天“不翼而飞”
租赁中心:和上家公司有纠纷 车被收回
租赁中心负责人与租车人协商如何解决问题
“刚从租车公司租回来的汽车,开了没几天就不见踪影了。”昨天,高先生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讲述了他租车时遇到的烦心事。
高先生说,他8月10日在一家名为“北京天地顺达汽车租赁中心”的公司租赁了一辆汽车,交了1万元押金和4200元租金(一个月的租金),可刚开了6天车就不翼而飞,“夜里停在小区附近,第二天一看车不见了。”
陈先生同样在“北京天地顺达汽车租赁中心”租赁了车辆。“我是三个月交一次租金,每三个月的租金为1.1万元,再加上1万元的押金,租车时交了两万多元。”陈先生说,他还有一个多月才到下次交付租金的时间,没想到在前几天汽车被人开走。
据了解,几名租车人的车辆均在一家停车场被发现。“北京天地顺达汽车租赁中心”负责人马先生对车辆“莫名失踪”一事表示“这是和另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纠纷,正在解决之中”。
由于几名租车人的车辆被收回,目前警方已经针对此事进行了调解,租车人的押金将在15个工作日内得到退还,其他涉及到的租金,将根据车辆使用人使用的天数扣减相应金额之后进行退款。
上海市消保委16日发布声明,“美团打车”上线的“出租车感谢费”服务涉嫌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正在考虑提起公益诉讼,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西安女车主坐奔驰引擎盖上维权事件,让汽车销售行业内幕曝光。近日,新京报记者发现二手车电商平台交易亦存在问题。多位消费者称买车贷款遭“套路”,有的“贷款买车”变成“融资租赁”,有的莫名多了不知从何而来的贷款。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出行需求与日俱增,不少人选择租车出行,我国汽车租赁行业趁势快速发展,春节等节假日甚至出现“一车难求”现象。不过,《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由于合同规定模糊、监管存在空白等因素,一些租车公司在各个环节设计了许多滥收费的“套路”和“霸王条款”,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引发大量纠纷。业内专家认为,汽车租赁行业方兴未艾,需要前瞻性立法和加强监管,避免行业“野蛮生长”。
异地租车给消费者旅游、返乡探亲带来便利,已成为消费新趋势。但最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通过调查多起关于异地租车的投诉发现,不仅押金标准缺失,收取随意,个别租车公司甚至将上万元租车押金当“唐僧肉”,无故拖延返还;有的公司甚至利用异地无法处理违章的制度缺陷,要求消费者拿钱买分,甚至以违章为由随意扣除押金。针对这一现象,四川省成都市消协呼吁尽快规范租车押金的收取,保护消费者资金安全。
“去新疆自驾游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家住广东珠海市拱北区的田宇说,今年7月,他和朋友在新疆租车游玩了7天,到了天池、吐鲁番、博斯腾湖、独库公路南段、伊犁、赛里木湖、克拉玛依等景点。“这是我第一次租车自驾游,感觉还挺顺利的。”
重庆市永川区182名承租人近日忧心忡忡,他们花8至11万元从重庆乐返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返汽车公司)租赁的新能源车,随时可能被另一家公司强行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