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是畜类养殖的基础,今天的饲料就是明天的食品,从源头关注食品安全才能生产出优质健康畜禽产品。”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所长、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戴小枫接受采访时说,构建畜牧产业的绿色生产体系,对消费者不仅“吃得起”,还要“放心吃”、“吃健康”的美好生活目标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围绕这一目标,全国动物绿色生产与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将于12月14日至15日在京召开,以“健康、融合、创新、共享、发展”为主题,围绕“多要素聚集、多主体融合、多体系建设、多渠道培育,从顶层设计上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有机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展开研讨。
利用政策优势 从源头构建“优质健康畜禽产品”的生产体系
2019年7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药外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兽药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进口兽药代理商停止进口相应兽药产品,同时注销相应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和进口兽药注册证书。
饲料“禁抗”与养殖“减抗”大势所趋,是从全产业链的源头保障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对此,戴小枫表示,禁抗、减抗、限抗和“无抗”政策的推进对大健康产业发展、食品安全、人民健康、产业升级换代和发展新产业新动能等助益良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动物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抗生素,肉禽蛋奶鱼虾蟹等动物产品中绝对的无抗或者无检出,而是在最低限量标准、安全阈值之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横向跨界融合优势 推动“中医药+畜牧业”产业模式创新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为探讨进一步落实“退出除中药外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的国家需求,由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养殖专业委员会及中国投资协会农业和农村专业投资委员会、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蜂业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全国动物绿色生产与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召开,探索全新的健康导向型农业发展新模式。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商品饲料总产量2.2788亿吨,市场需求量大。戴小枫进一步解释说,推行“中医药+畜牧业”的产业模式,假如畜牧业养殖所需健康饲料,以每一百斤饲料添加一市斤中草药替代抗生素的最保守测算,去年全国中药材年产量不到四百万吨,相当于未来中草药的年产量至少需要增加三分之一,才能满足由于养殖业“减抗、限抗”替代养殖带来的庞大市场需求,这对于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中草药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精准扶贫、保障人民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多重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意义。
中草药等替代抗生素的畜牧产业政策推行是否会降低产能、影响市场供给需求呢?戴小枫说,本轮以减抗、限抗、禁抗为标志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在我国动物生产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进行的,具有综合多重技术手段的组合拳式技术方案,比如除了中药材之外,还有微生物制剂、寡糖类制剂、酶制剂、植物提取物、发酵类产品和新型抗生素等等,均可部分替代抗生素,可选择的弹药充足。同时,近年来,一批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优秀的企业,早已预见到今天的到来,厚积薄发,前瞻性地储备了一批较为成熟的技术和方案,生产应用效果良好。因此,不必为此担忧。
“‘健康、融合、创新、共享、发展’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针对我国当前动物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横向跨界融合发展,打通过去种植养殖、农业医药、营养健康间的鸿沟与阻隔,通过产业技术联盟的平台,共建共有共享,互利互惠互助,向整个行业免费提供中医药+饲料+兽药+养殖+食品+健康的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我国动物健康生产的新模式,正是这次活动的理念和宗旨,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戴小枫强调说。(刘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