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鼓励”到“试行”,再到“实施”、“认真落实”,为对冲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回补,湖北利川、安徽、江苏南京、河北、浙江、甘肃陇南、江西等多地发文提出“2.5天小长假”,并且在政策措辞上越来越强调落实。
早在2015年就已获政策鼓励倡导的“2.5天小长假”,或将在对冲疫情影响的目标下加速落实。专家表示,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省市推出“2.5天小长假”举措。
“2.5天小长假”或将从“纸面”走进现实
“2.5天小长假”一说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此后几年里,有10多个省份出台了“2.5天小长假”的相关意见,但大多止步于“鼓励”和“探索”。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餐饮行业等消费领域受到了沉重打击,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了19.0%。进入到二季度,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蔓延,使外需受到压抑,亟待由内需弥补。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3、4月份,已经有湖北利川、安徽、江苏南京、河北、浙江、甘肃陇南、江西等多地发文提出“2.5天小长假”,在措辞上也越来越强调落实。例如江苏南京、江西提出“试行”,安徽提出“实施”,湖北利川提出“认真落实”等。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对中国网财经表示,增加劳动者闲暇时间确实有助于促进和激发消费热情。从过往经验上,我国有“五一”和国庆长假的成功经验,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今年前期受疫情影响,大家居家隔离,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当下随着疫情在国内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有条件的地区确实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假期来拉动消费。”王军称。
此外,王军建议,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2.5天小长假”机制化、固定化,让旅游餐饮等从业者、消费者都有一个稳定的预期,这样假期效应才能持续保持。“如果仅仅是短期的,这种效应可能会打折扣”。
如何兼顾用人单位利益?能否全国范围推广?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多个行业按下了“暂停键”,企业在收入、成本上都承受了较大压力。如果每周再多放半天假,会不会增加企业人力成本?在推行“2.5天小长假”的同时,如何兼顾用人单位的利益?
王军表示,推行“2.5天小长假”时可以通过弹性作息等方式,在其他工作日适当延长工作时间,从而保证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不变,兼顾用人单位利益。以江西为例,江西在提出“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的同时,明确了“弹性作息减少的工作时间,通过延长其他工作日时长调剂补回。”
“不同行业有不同特点,有些行业是依赖于工作时间,而有一些行业实际上只要提高工作效率,并不在意是否多出来半天工作日。”王军称。
那么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省市跟进推出“2.5天小长假”?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对中国网财经表示,在疫情影响下,为了拉动消费,预计会有更多地区提出“2.5天小长假”。但从目前来看,不宜急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一方面各地、各行业情况不同,不能搞一刀切,应因城施策。二是应先全面评估当前已实施地区的效果,避免对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记者 李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