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9年春运火车票开售,一年一度的抢票季拉开序幕,第三方抢票软件开始施展拳脚。据媒体报道,不少抢票软件都提供了诸如VIP加速包、好友助力等抢票服务,号称能够优先出票。这种分为快速、急速、VIP等多个级别的加速包,也带有付费内容,付费越多抢票成功率越高。
网民指出,这些第三方购票平台推出的“抢票加速包”,在原票价基础上加价转手倒卖,无异于黄牛倒票,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损害了正常购票旅客的合法权益。治理抢票乱象,净化售票秩序,已成为当务之急。
网民“徐向荣”表示,表面上看,抢票软件是有偿抢票服务,但事实上,抢票软件之所以能抢到车票,根本原因在于其通过技术优势强行反复插队。抢票软件频繁出击,制造了网络订票的不公平,导致众多普通旅客根本买不到票,称其为“网络黄牛”并不为过。
抢票加速包还存在一个被网民诟病的问题,就是隐蔽收费,一些原本票源充足的车次也会被收取加速包。网民“杨牛牛”说,有些票量非常充足的情况下,在结账的时候第三方软件也会默认勾选20元的加速包,非常隐蔽,一不注意就会被“套路”付费。
网民“排骨”指出,有些“刷票神器”的免费服务只是为了“钓”用户的账号信息。
网民“陶杨”认为,抢票软件扰乱了铁路客票管理秩序,容易侵害购票者合法权益,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司法机关应当顺应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对“倒卖”行为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解释,在技术的合理使用与恶意滥用之间做出界定,强化对利用抢票软件倒卖车票行为的监管。
(记者 李奕蕾 整理)
统计显示,《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已跻身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前三,仅次于《战狼2》与《流浪地球》。自7月26日上映以来,《哪吒》从未让出过单日票房榜冠军的宝座。
基于海外疫情的蔓延态势,近日民航局发布“一司一国一周一班”的通知,国际航班大幅度缩减。据财新网报道,执行新规后,国际航班削减近九成。回国航线一票难求,票价自然也“水涨船高”。近段时间,动辄数万元甚至十万元的高价票屡屡刷屏,加剧了国外留学生的不安。
今年的春运已拉开序幕,票不好买让一些急于回家的人有些心慌。尽管12306推出了“候补购票”功能,给暂时没买上票的人更多机会,但“去哪儿”等数十款APP仍不顾乘客买票的机会公平,扎堆推出有偿的帮助抢票服务,这些APP靠谱吗?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统计,国庆档7天累计生产18.6亿票房,同比去年同期跌幅达20%,观影人次超6150万。档期票房前三名,分别是6.8亿的《无双》、5.1亿的《李茶的姑妈》、4.5亿的《影》。
近三年,大年初一至初六的春节档电影市场越来越火爆,已经成为全年最重要的票房档期。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即将到来的2019年春节档预售票房进度稳超去年同期,今年同档期影片竞争更加激烈。
3月4日晚,小S在微博晒出一张素颜自拍照,直言不用美颜软件、真实的人生取个角度也OK。她犀利写道:“修,能修你的人品、修你的思想吗?”
政府搭台,商家让利。线上抢券,线下花。这个“五一”小长假,全国各地一系列“花式”促消费优惠措施,让因疫情冷却的消费市场一下子热了起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和企业家表示,“五一”消费热,为二季度乃至下半年消费重回增长轨道奠定了良好基础。
“最近,我们每天都在线上抢菜。”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十年前常常用电脑“偷菜”的自己,如今真的在各大生鲜平台“抢菜”。而这一切,都源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人们变得谨慎,尽可能减少出门以及不必要的接触。
第三方软件的付费购票方式、竞价式加速包、诱导消费模式、潜在的信息泄露风险等仍旧饱受争议。专家表示,第三方软件存在多重风险,有待规制和治理。
春运火车票进入销售高峰,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运营的抢票软件平台近60家,虽然使用规则五花八门,但本质基本相同,就是谁加价高,谁抢到票的概率也就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