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滚动播报  > 正文

移动支付数据发布 你每个月消费多少?

2019-01-24 11:03:41   来源:央视

5034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了移动支付。出门拿一个手机,一扫、一刷、一点,就轻松完成了各种消费。随着移动支付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它当前又呈现出什么特点呢?今天,中国银联发布了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

  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达5.7亿

  据统计,当前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达到了5.7亿。去年三季度,银行业处理移动支付业务的笔数,同比增幅高达7成多,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便利店、网购、交通、医疗、外卖等日常消费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

  去年移动支付人均月消费达2600元

  调查显示,受调查人群去年使用移动支付每月平均消费了2600元。其中,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最高,超过3000元;全职主妇、IT从业人员每月消费也都超过了2800元;学生群体每月消费金额为1952元,但他们每支出5元,就有2元是通过移动支付方式花出去的。

  

  生物识别验证支付普及快

  在支付方式上,二维码支付占据移动支付主流地位,占比超过八成。不过,指纹支付等生物识别方式普及很快,在35岁以下男性中,生物识别已经成为使用率最高的验证方式。

  诈骗发生率下降 人均损失增至1800元/年

  移动支付使用方便,但它所面临的风险也比传统支付方式更多。中国银联的调查显示,2018年消费者在移动支付中遭遇的诈骗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均损失有所扩大,从2017年的1600元左右增加到1800元左右。

  利用QQ微信等社交账号诈骗、遭遇钓鱼链接骗取银行卡信息、伪基站短信诈骗、以办理信用卡套现等借口骗取验证码、扫描不明二维码后资金被盗,是移动支付用户最常遭遇的5种诈骗形式。

  

  其实,在移动支付使用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不少都是利用消费者的粗心大意,或者是贪小便宜的心理,从而实施诈骗的。

  日前,在广东惠州一家小店内,两名青年趁店老板不注意,其中一人迅速拿出一张自己的二维码,覆盖在了店铺原有的收银二维码上。二维码被换掉后,客人付的钱就直接转到嫌疑人的手机账户上。

  这个5人团伙通过相互配合,仅一天,就偷换了100多家商铺的收款二维码。前不久,该5人团伙已经被警方抓获。

  

  而在江苏常州,小李在网购时碰到了一个网友,自称只要通过他给的链接刷单购物,就能够拿到佣金。信以为真的小李用同样的方式转账三次,转出去2万多元之后,终于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骗局,于是向警方报案。目前这起案件还在侦办过程中。

  支付中几点易忽略的风险要多加防范

  春节邻近,无论是回家,还是购买年货,大家的消费都会比平时更多一些。中国银联总结出当前移动支付中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几点风险,请大家多加防范。

  首先,更换手机或者不使用某种手机App时,要记得删除手机里留存的支付信息,解除银行卡和支付软件的绑定关系,不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安装不明来源的手机应用程序,包括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也是特别危险的。中国银联的调查显示,主动安装手机跳出来的不明文件,或者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是移动支付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发生实际损失的比例高达95%。

  此外,中国银联还提醒,无论是手机银行还是支付软件、账号、付款码等,都设置为一套密码也是很危险的,一旦泄露了其中一个,所有账户就都会面临危险。


文章关键词:移动支付数据 责编:张钰洋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2019年17家电商上市

    网经社旗下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电商上市公司市值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上市电商新添17家,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国已有66家电商上市公司,总市值达6.45万亿元。

  • 20余款移动应用违规 每日优鲜、必胜客等快消类在列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在“净网2020”专项行动中对互联网监测发现,20余款外卖、医疗和在线教育类移动应用存在涉嫌隐私不合规行为。

  • 中国多个大型超市引入自助结账系统 有何利好?

    顾客站在机器前扫条码购物,用自助购物车或是手机边走边扫,采用二维码或者刷脸支付……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购物方式越发多元化。许多大型综合性超市为了改善顾客购物体验,引入自助结账系统,以期缓解“排队久”“结账难”等问题。

  • 刷脸支付须把安全放在首位

    在近日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银联与中国工商银行等60余家机构联合发布人脸支付产品“刷脸付”。此前,支付宝、财付通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纷纷推出了人脸支付产品和服务。以人脸支付为代表的创新支付方式,或将成为支付发展趋势。不过,支付的便捷性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注意保护用户个人隐私。

  • 在线视频平台大数据杀熟成惯例 VIP广告模式层出不穷

    “同样的VIP服务,用不同手机购买的价钱竟然不一样。”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大数据杀熟”,你怎么看呢?实际上,在线视频平台的VIP服务猫腻还很多,不信,你看!

  • 扎实推动人工智能落地

    2019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节点。推进人工智能落地,我们应当如何作为?不少受访专家表示,未来,人工智能将加快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并有望塑造出新业态。

  • 数据显示:国产手机1月出货量下降42.9%

    受疫情防控以及复工复产影响,1月国内手机市场出现了明显下滑。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081.3万部,同比下降38.9%,其中2G手机34.6万部、4G手机1500.3万部、5G手机546.5万部。

  • 科技战“疫”:大数据发挥大作用

    “大数据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一系列疫情防控环节都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理事会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副理事长、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杨强通过中国科协组织的网络采访时表达出这一观点,获得科技、产业等各界普遍认可。

  • 谁在买卖你的“脸”? 专家:人脸信息需要最严格保护

    11月初,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引发了舆论关于人脸识别技术与安全的讨论。而不久前,“ZAO”APP的兴起也让AI换脸走入了普通民众的视野,值得注意的是,AI换脸技术目前已被应用于影视、娱乐等各方面,甚至是淫秽视频。这引发了社会对人脸数据是否可能被滥用的争议。

  • 近四成移动电源产品质量不过关 南孚产品登“黑榜”

    人手一个移动电源?使用起来并非安全无虞,市面抽检发现,居然有高达近四成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市场监管总局最新通报称:抽查了4个省73家企业生产的75批次移动电源产品,其中29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38.7%。

慢新闻

央视曝光:假的,是摆拍!支付宝紧急回应 央视曝光:假的,是摆拍!支付宝紧急回应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