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滚动播报  > 正文

预付款变消费贷成新消费陷阱

2019-01-30 10:26:55   来源:经济日报

5034

  春节将至,正是消费旺季。中消协近日发布的《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预付款变消费贷正在成为新的消费陷阱,消费者需警惕。同时提醒,网购家具退换难、海淘商品退换难,消费者在下单购买时务必谨慎。

  “预付式”变身“消费贷”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一直是维权热点,横跨众多行业,监管难、维权难,群体性消费投诉多发。之前大众投诉比较多的是办卡容易退卡难,或者商家卷款跑路,消费者投诉无门等。如今,又出现了“预付式+消费贷”缠绕叠加的新问题。

  2018年3月29日,王女士购买了洛基英语的toptalk口语课程,价格9780元。当时,洛基工作人员承诺试学1个月,如果不满意可以退费。

  “由于资金不够,我通过支付宝打款给洛基3000元,工作人员手把手教我在百度钱包贷款6780元,6次分期还款,其中手续费325.44元,合计金额10105.44元。”王女士回忆说。

  然而,交完费用后,王女士要求英式发音授课,但给她安排的是美式发音,且工作人员微信回复不再像交费前那样积极,态度也不那么好了。1个月后,王女士要求退费,工作人员却告诉她,要么继续学习,要么走法律程序。无奈,王女士只好投诉到上海市消保委。

  姚女士的遭遇更加莫名其妙。“2017年8月份,我通过寓见公寓租了一套住房,租期一年,付款后的凭证只是一份租房电子合同,当时我也没在意。”没想到,2018年9月份租用到期退房时,押金却迟迟没退,而且至今未退,该公司客服也联系不上。同时,姚女士发现自己可能被办理了农业银行的贷款,具体金额不清楚。于是,她马上联系上海消保委,希望帮忙处理。

  “近一段时间以来,预付式消费与金融信贷捆绑叠加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相对突出。”中消协投诉部主任张德志介绍,在家政服务、装修房屋、美容整形、教育培训等消费领域,经营者在宣传时,往往把自己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描述得十分美好,并有意淡化贷款压力,甚至以无息贷款作为吸引消费者的噱头。消费者通过经营者推荐的金融机构贷款预付高额费用后,在出现商家不履行承诺、服务缩水甚至关门跑路等情况时,才发现金融信贷条约中含有各种高额违约条款,消费者在享受不到服务的同时仍需继续偿还金融贷款。由此,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这一问题,需引起消费者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网购家具物流贵退货难

  当前,网络购物虽方便了消费者购买商品,但异地购物却成了消费者维权的难点。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62346件日用商品类投诉,其中家具类商品投诉14276件,占比22.9%。与历年相比,通过网络购买家具的消费争议成为解决难点。

  据张德志介绍,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收到多起消费者关于网购实木家具的投诉。有的网购家具涉及跨地域问题,受南北方湿度差异影响,家具厂家对实木家具平衡湿度等方面的标准把握不好,导致家具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开裂、变形;有些消费者收到的实物与网络图片上材质、做工、颜色有明显差别。网购家具出现问题时,由于鉴定难等原因,消费者的退换货诉求难以保障;即使消费者选择无理由退货,因家具属大件物品,消费者还需承担高额的物流及搬运费用。

  即便是在线下购买家具,要求退换货也不是一件省心的事。根据中消协统计,家具投诉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还包括产品质量、交货时间等与合同约定不符。如商家在制作家具过程中存在原材料调包、颜色不匹配、尺寸有误差、商家制作周期过长未能按合同约定时间交付等。由于大多数家具都是定制,其计价方式也经常存在“猫腻”。比如,销售人员报价时往往只告诉消费者每平方米使用材料的价格,定制家具所使用的金属扣件、轨道、合页等配件则需另行收费;或者商家先以低价套餐吸引消费者购买,之后再向其推荐套餐外产品或高价配件来赚取利润等。

  最让消费者苦恼的是售后退货难,因为定制的家具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商家往往只修不退。一般情况下,商家会要求消费者在家具定制完成前预先支付全款或大部分款项,部分商家在钱到手后便消极应对消费者诉求,要求退货退款更是困难。

  2018年8月份,消费者乔女士向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消费者协会凤凰岭分会投诉,称她于2018年6月份在乌海市某家居广场订购了一套35000元的家具,送达后发现家具和订购的商品有色差,并且尺寸也与定购商品不符,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更换未果,遂投诉到消费者协会。

  经调查,消协工作人员认为定制商品未按约定制作,属于经营者违约,经营者应按照合同约定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最终经过调解,经营者向消费者补偿2000元。

  海淘商品鉴定难成痛点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跨境网购消费呈现出普及化、常态化、品质化特征。据了解,跨境网购尽管相对高端,但相关投诉也居高不下,海淘商品是否真的具备高品质,是不是正品,成为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近期,网易考拉与消费者就加拿大鹅羽绒服真假问题的口水战,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据张德志介绍,由于“海淘”商品不同于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其货品来源比较广,一般涉及多个国家、多个产地、多个渠道,货源复杂必然带来风险增加。再加上传统“海淘”模式要经过海外购物网站、转运公司、仓库、快递公司等多个环节,环节复杂也会加大风险。

  据有关媒体报道,跨境商品的假货问题存在三种现象。一是假物流卖假货。部分商品未经正规渠道生产,在没有获得品牌方授权的情况下,通过一些黑工厂、小作坊生产,之后贴上伪造的商标,在互联网上标榜正品并出售,之后通过虚假物流方式,显示从国外发货;二是真物流卖假货;三是假物流卖真货。假物流卖真货即通常所说的走私商品。在跨境进口领域的走私一般是指在进出口过程中,不缴或少缴应该缴纳的关税等进口税金。

  同时,在实际海淘购物过程中,跨境电商平台都会强调国内专柜正品与海外正品版本存在差异,但经过多个环节才辗转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海淘商品到底是不是正品?该去哪里鉴定?这是困扰各级消协组织和广大消费者的痛点和难点。张德志坦言:“此类问题,我们缺少实际成功解决的案例支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跨境网购领域商品鉴定复杂和棘手,已成为消协组织和有关监管部门今后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文章关键词:预付款,消费贷,消费陷阱 责编:张钰洋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为居家办公再添一把椅子”——疫情下中国家居消费有了新变化

    数据显示,宜家上线“天猫”的第一天,“粉丝”数量逾20万,目前已逾140万。宜家中国区总裁安娜·库丽佳说:“电商在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与阿里合作可以扩大我们的辐射网络,从而与更多消费者互动并建立联系。”

  • 中国进入"低欲望社会"?消费升级才是大趋势

    所谓“低欲望社会”,提出者是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源于日本的后泡沫经济时代开始,出现一种消费低迷现象,被称为“低欲望社会”。

  • 包裹受损消费维权无奈多 多数塞入报纸作填充物

    网购书籍,签收时发现磨破包装?邮寄水果,收到时却损坏变质?大件家电,送货途中磕碰了却责任不清?网购时代,收寄快递成为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一旦遇到快递包裹受损的情况,消费者往往会承受一定损失,维权也比较麻烦。如何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 北京2批次日用消费类产品不合格 TATA、绿芝岛上榜

    4月1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生产领域日用消费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示》,该局近期依法对北京市生产领域家具、太阳能热水器等5种日用消费类产品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依据相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和相关标准检验,发现1批次木门、1批次木家具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的饰面层耐划痕性能和覆面表面的耐磨性能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产品易出现划痕和磨损,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

  • 教练离职退费一拖再拖 专家:预付式消费要谨慎

    日前,杭州黄女士向钱报爆料,她和小姐妹在文二西路越·健身会所(兰桂店)充值13万多元的私教课,不久教练离职,但健身会所不愿退钱。她们为此事已奔走了两个多月。

  • 暗中涨价、红包陷阱 电商购物节是福利还是套路?

    “6·18囤的货还没用完,又要我过双十一?”电商每年的购物节名目繁多,但最负盛名的还是“双十一”,距离这一天还有大半个月,预售已猝不及防来临。从“买买买”到“穷得吃土”,这届年轻人有没有长教训,认清“套路”?

  • 男博士“被迫”花119800做眉毛,心态崩了:像蜡笔小新

    在郑州工作的博士小杨经常在·银色·美之家剪头发。忽然有天,有位店员说年底回馈客户,要请他吃饭,可没想到,饭没吃!自己却被强行拉到另一家理发店纹了眉毛。

  • 线上消费热潮来了 县域电商产业如何发力?

    最近,一些县长也是拼了——走进直播间,帮助推销、吆喝本地的特产,以农特产为主,当然也不乏旅游宣传。有的地方,县委书记也出镜了,与主播一起同消费者互动。这是疫情以来政务服务模式的拓展,反映出一些地方的领导在狠抓复工复产、促进消费方面的担当、作为,值得点赞。

  • 网贷刷单购物交友等成新“招术”

    网购已经成为个人消费的重要渠道。而购物诈骗就是对方会在网上发布一些低价商品的信息,比较常见的地方是一些社交网站,比如一台手机市场卖5000元,对方说现在有内部货源2000元就卖了。“很多人就贪图便宜,向这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转账了,那结果可想而知。”黄警官表示。

  • 阅兵女兵同款口红热销 国货潮牌带“红”国庆消费

    阅兵女兵同款口红热销、国产电子产品抢手、红色旅游飘红……今年国庆节期间,爱国主题文化类消费、国货品牌消费增长迅猛,浓郁的“家”“国”情怀带“红”了整个国庆消费。

慢新闻

央视曝光:假的,是摆拍!支付宝紧急回应 央视曝光:假的,是摆拍!支付宝紧急回应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