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滚动播报  > 正文

生鲜商品线上订单量暴增 消费者认为价格偏贵、送货较慢

2020-04-24 10:30:44   来源:工人日报

5034

  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网上买菜火了起来。不管是传统超市的线上平台,还是电商平台,线上订单都大幅增加。但由于货源组织能力和配送能力不强,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线上买菜的体验并不尽如人意。为了留住用户,一些企业积极采取增加更多预制菜和半成品菜、赠送优惠券等措施。

  1天,35万名观众,成交逾万单,店铺成交额近30万元——这是重庆开州区区长蒋牧宸前不久在拼多多“抗疫助农”专区直播间交出的“成绩单”。“区长直播带货”的火热,反映出疫情下生鲜农产品依托电商流量走入千家万户的新趋势。

  从十几年前生鲜品类首次触网,到近几年巨头入场、快速深耕,其间生鲜电商曾“站在”风口,也经历过“倒闭潮”“并购潮”。此次疫情给了行业快速发展的契机,但也有人会问,疫情过后行业增长能持续吗?

  疫情带来发展机遇

  “最近,公司旗下的重百超市、新世纪超市,线上订单量暴增,急需大量人手。”4月21日,重庆百货超市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事实上,疫情发生以来,重庆百货线上超市日均订单量已经达到此前的3倍。重庆百货线上生鲜业务的火爆,并非个案。菜园坝水果市场的线上销售平台——香满圆,近期每天的订单量在1500单左右,比疫情前增加了70%。苏宁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家乐福的新用户及其复购率均表现良好,而且到家业务销售占比逐月快速提升,3月份占比近10%。

  但事实上,生鲜生意并不好做。做电商起家的重庆微荞科技,在线上销售生鲜等产品已有近4年时间,但电商板块的营业收入每年只有两三百万元,利润在公司的所有业务板块中是最低的。

  重庆市网商协会会长胡刚透露,最风光的时候,重庆仅主城区的生鲜电商平台就多达七八十家。而现在,已减少到约30家,并且多数生鲜电商平台的经营状况都不好。

  近两年,行业内的知名平台,例如妙生活、呆萝卜、吉及鲜等,频频关店。资本的青睐程度多少能反映一个行业的真实处境——截至2020年4月中旬,当年生鲜平台融资数量仅为22次,同比下降近四成。

  根据Mob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已接近2000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3000亿元。与此相对应的是,市场增长率却在逐步放缓,从2012年的221.5%到2020年的28%。突然暴发的疫情,再一次让生鲜电商出现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机遇。

  仍有大量潜力可挖

  家住重庆南坪福利社的吴先生,此前从未在生鲜电商平台买过菜。春节后从区县回主城上班,按照居家隔离14天的要求,没有出门的吴先生在网上随意点了几样菜“小试牛刀”,感觉“可以送到小区门口,还行”。

  不过,刚刚培养起了消费习惯的吴先生,在接下来几天的消费中,感觉“不爽”。“可选的菜品少,远没有菜市场那么多,价格偏贵,有的时候送菜也慢。疫情结束后,应该还是会去超市买菜。”他说。

  事实上,生鲜电商无法做到像菜市场一样随买随走,反映的正是这种业态多年一直未能突破的问题——货源组织能力和配送能力不强,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研究员莫远明坦言,要玩转这样一个行业,必须有非常完整的产供销对接模式。即便是各方嫁接资源,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期。

  不过,也有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已接近3000亿元,但相比数万亿元级别的生鲜零售市场,仍有大量潜力可挖。从供需双方来看,此次疫情所带来的改变都将是持续的。

  采取措施留住用户

  宝格莱集团联合创始人杨艾祥认为,对重庆本土生鲜电商而言,需要向天猫社区店以及苏宁小店等学习。以社区店为中转仓,靠线下业务获取持续现金流,通过就近配送降低物流成本,逐步从线下往线上延伸,再通过大数据实现菜品的精准匹配和推送,让消费者感觉到“和菜市场一样方便,还不用出门”。

  一些企业已经在采取措施。为了消费者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在家云逛超市、逛药店、逛生鲜菜场、逛家居美妆店”的乐趣,日前,达达集团旗下本地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到家联合众多知名商家品牌,向重庆市民发放1200万元暖心消费券,在家也能“云逛街”“云买菜”。

  每日优鲜方面则对记者表示,疫情后期至今,用户购买情绪逐渐恢复,客单价保持在95~100元左右。此外,疫情期间每日优鲜在用户购买商品的组合上,开始增加了更多的预制菜和半成品菜,并引进西贝、云海肴等名店名菜,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从整个经营的节奏上来讲,我们未来一年还是在存量的区域做深耕,2018年、2019年我们做了很多技术基础设施投入。2020年我们就是要提升这些投入的利用率,优化经济模型,实现更好的经营效率,更好服务用户。”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说。

  为了进一步留存用户,苏宁易购则在3月份推出了针对到家业务的轻量版“随时会员”,具体权益包括每月2张4元无门槛现金抵用券。


文章关键词:生鲜商品,订单量,消费者,价格偏贵 责编:张迪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国立案防疫用品价格违法案件近1.5万件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22日在“落实‘三保’行动,关注防疫用品质量”视频连线活动上表示,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查处了一批口罩等防疫用品领域价格违法行为,截至3月19日,全国价格违法案件共立案14800余件,已处罚8800余件,其中涉及口罩的占比超过50%,额温枪、消毒液等占比超过15%。

  • 中国进入"低欲望社会"?消费升级才是大趋势

    所谓“低欲望社会”,提出者是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源于日本的后泡沫经济时代开始,出现一种消费低迷现象,被称为“低欲望社会”。

  • 包裹受损消费维权无奈多 多数塞入报纸作填充物

    网购书籍,签收时发现磨破包装?邮寄水果,收到时却损坏变质?大件家电,送货途中磕碰了却责任不清?网购时代,收寄快递成为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一旦遇到快递包裹受损的情况,消费者往往会承受一定损失,维权也比较麻烦。如何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 北京2批次日用消费类产品不合格 TATA、绿芝岛上榜

    4月1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生产领域日用消费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示》,该局近期依法对北京市生产领域家具、太阳能热水器等5种日用消费类产品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依据相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和相关标准检验,发现1批次木门、1批次木家具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的饰面层耐划痕性能和覆面表面的耐磨性能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产品易出现划痕和磨损,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

  • 多家音视频网站取消自动续费 尚存价格歧视、退费难等问题

    本报日前曾报道过的“腾讯搜狐B站喜马拉雅蜻蜓等音视频平台被约谈整改 存在自动扣费、虚假宣传、同片不同价等九大问题”一事,有了积极结果。根据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浙消保委”)官网的最新消息,截止到4月17日,爱奇艺、腾讯视频等11家视频、音频网站已先后向浙消保委发来整改回复函,就4月8日约谈会中提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相应整改。

  • 大润发疫期6遭通报 4地门店价格违法2地抽检不合格

    2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开曝光了第七批各地疫情防控相关商品价格违法典型案例。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一批案件,并公开曝光第七批各地疫情防控相关商品价格违法典型案例。

慢新闻

江苏疾控辟谣新能源车辐射致癌: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 江苏疾控辟谣新能源车辐射致癌: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