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时尚商业快讯消息,奢侈品牌GUCCI中国官方向其透露,为响应国家增值税减让政策,惠及更多中国消费者,品牌在中国内地商品的零售价格将于4月1日起调整,下降幅度约为3%。
无独有偶,据时尚商业快讯援引消息人士透露,Louis Vuitton已于日前悄然下调中国官网产品价格,幅度约为3%,品牌内部人员向该媒体证实此举与增值税下调有关。
此外,历峰集团旗下品牌万宝龙也发布声明,将积极响应增值税下调的号召,计划从4月1日起对旗下在售产品,包括书写工具、皮具、高端时计等产品系列的价格进行调整,具体产品价格以店铺及官方网站实际售价为准。
由此可见,国际奢侈品牌正在积极响应减税政策,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降价潮”。
3月2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今年4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称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的税率、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的退税率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例如,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与之相对应的跨境增值税也同步下降,也就是说,4月1日开始,消费者买进口商品会更省钱。
其实,自去年以来,国内市场就出现了“大规模”奢侈品牌降价的现象,究其背后原因,与国内消费者巨大的奢侈品购买潜力息息相关。
据全球战略咨询公司贝恩发布的《2018贝恩公司年度奢侈品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奢侈品市场的表现令人瞩目,在汇率恒定的情况下,2018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额(包含奢侈品和奢侈体验)增长5%,达到1.2万亿欧元,其中个人奢侈品市场表现尤为突出,销售额增长6%,达到2600亿欧元。
报告指出,从全球来看,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花费总支出占全球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中国消费者已然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国际奢侈品牌更加注重在中国的市场定价策略,部分品牌主动“出击”,通过开设新店、推出联名款或限定款以及调整零售价的方式来“讨好”中国消费者。
单从下调国内售价方面看,国内外门店商品差价的缩小会让更多消费者愿意在国内消费购物,价格因素会直接将奢侈品消费客群引导回专卖店,促使了国内的奢侈品市场的回暖。
此外,差价的缩小同样利于打击生存在“灰色地带”的代购。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曾提出:“代购市场一直是奢侈品在中国的阵痛。中国消费者选择在国外购买奢侈品,是因为他们觉得国外的产品更便宜,性价比更高,种类也更丰富。当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选择代购,奢侈品在中国的市场表现力就会相应下降。”
对于奢侈品牌而言,让消费者在店内享受服务仍是努力的方向。高品质的服务本身就是奢侈品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能够在门店直接看到商品、体验品牌文化、享受购物体验,有利于品牌增加与消费者间的互动,增强客户黏性,由此看来,缩小差价“势在必行”。
上市半年后,电商平台苏宁和京东打响iPhone11系列降价的第一枪,最高幅度达1600元。业内从业者直言,旗舰品牌的降价,可能会引发国内4G手机的跟随降价,毕竟,摆在消费者面前的还有越来越亲民的5G手机。
自今年年初开始,iPhone已经经历三轮降价。最新一轮从3月5日开始,天猫、苏宁、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加入,降价最高超过2000元。
疫情之下,电子产品供应链停摆、消费需求下降,而原本是今年厂商们重头戏的海外市场更是“雪上加霜”。3月17日,董明珠公开表示,格力2月销售几乎为零,今年产值约损失200亿元。疫情发生以来,格力、飞利浦等多家家电、电子企业尝试跨界医疗领域,将一部分产能转向口罩、护目镜等防疫物品的生产。
秋冬季冰箱行业开始回暖,迎来一轮热销。近日,受益于双11大促,11月冰箱线上、线下市场整体回暖,零售额分别增长15.3%、5.6%,但各类产品线上均价同比大幅下滑,中高端冰箱进入降价竞争状态。业内人士预计,在整个市场低增长、以升级换新需求为主的状况下,冰箱行业均价下行的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品牌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