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潮流前沿  > 正文

视频乱象蔓延音频:主播传播性暗示 宣扬亚文化

2019-07-08 10:40:29   来源:海外网

5034

  乱象频发的网络音频,到了规范“正音”的时候。近日,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网络音频乱象启动专项整治行动,对音频行业进行全面集中整治。根据群众举报线索,经核查取证,首批依法依规对吱呀、Soul、语玩、一说FM等26款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淫秽色情内容的违法违规音频平台,分别采取了约谈、下架、关停服务等阶梯处罚。

  网络音频遍地开花,已成为满足人们在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网络音频平台的野蛮生长和无序发展,同样滋生出污染网络环境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诸多问题。只有遏制乱象、规范发展,才能促进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视频乱象蔓延音频

  上班路上听听音乐、空闲时间听听小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音频行业发展迅速,俨然成为资本青睐的风口。

  据尼尔森网联与蜻蜓FM联合发布的《网络音频节目用户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音频节目听众规模已达6.61亿人。与网民结构相比,网络音频节目听众呈现明显的年轻化、高质化、高知化、白领化趋势。此外,获得独享、高品质内容分别以35%和32%的占比成为网络听众付费的主要原因,除了知识与技能外,不带实用意义的精神愉悦也是用户付费的主要动力。

  然而,在给用户带来愉悦和知识的同时,网络音频行业的无序发展也带来了诸多乱象。其中最显著的便是“涉黄”。一些网络音频平台为追求流量、吸引眼球,利用算法技术向用户推送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音频内容;有的音频直播平台藏污纳垢,任由主播传播性暗示、“娇喘”等色情淫秽信息,甚至引诱用户跨平台从事违法违规交易;有的音频即时通讯应用以私密社交、一对一社交为卖点,公然传播招嫖卖淫等违法犯罪信息;有的网络音乐平台传播所谓“色系神曲”,宣扬“二次元文化”“亚文化”。

  此前,网络视频直播平台曾存在较严重的涉黄现象,经过多次整治和严格监管,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类似的乱象却悄然向音频直播平台蔓延。例如,一些音频平台出现了“磕炮”等涉黄服务,用户只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便可以接受主播的“订制服务”;还有的音频类主播在ASMR(“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通过各类模拟音效缓解人的精神压力)类节目中,传播含有色情暗示的内容。

  未成年人易受影响

  内容频频触碰红线的同时,部分网络音频平台的管理制度也形同虚设,任由未成年人注册、访问各类良莠不齐的内容。

  数据显示,20—29岁网络听众占网络听众总人数的38.08%,47%的“90后”为网络音频节目付过费。但据调查,不少网络音频APP(应用程序)不需要实名认证,甚至不需要注册,直接绑定社交账号即可登录。由于缺少“防火墙”和“过滤网”,网络音频平台的违法违规行为,极容易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影响。

  有专家表示,相关音频提供方因为利益的诱惑,把目标群体扩大到未成年人身上。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成为被牟取暴利的弱势群体。

  面对五花八门的音频直播,平台如何监管?一些平台表示,虽然建立了相关识别系统,并建立了监控团队,但对内容的管理难度依然不小。

  目前,网络音频内容的监管存在着“老办法不好用、新方法用不好”的难题。专家表示,与图文、视频等内容形式相比,音频由于不具有直观性,对人工监控依赖度较高,审查起来具有一定难度,目前很多网络音频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内容监管体系。

  通力合作创新监管

  据悉,目前已有不少技术公司和互联网平台推出了音频监测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音频的内容进行识别和实时检测。虽然相关技术已经成熟,但一些平台考虑到研发投入、人力成本等因素,使用动力不足。

  面对网络音频的内容乱象和监管难题,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平台、研发企业、监管部门需通力合作,探索建立可复制推广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智能监管系统等手段,以实现网络音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违法违规音频平台开展集中整治,遏制行业乱象,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网信办将会同有关部门,坚持标本兼治、管建并举,在进行集中整治的同时,推动音频平台企业规范发展、创新发展,支持和鼓励主流媒体生产更多网民喜闻乐见的优秀音频内容,引导广大网民积极参与优质音频创作活动,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营造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的网络音频空间。

  本报记者 刘 峣


文章关键词:视频,性暗示 责编:张钰洋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停更”“加更”套路连连 会员权益屡遭侵犯

    “买了视频会员,还有15秒电影推荐广告”“有的影片,会员观看还要另付费”“自动续费按钮非常隐蔽,一不留神就自动开启好几个月”……在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的“视频网站会员服务调查问卷”活动中,网友们纷纷开启“吐槽模式”。

  • “物以类聚”公益短视频大赛启动

    为迎接第12个郑州慈善日的到来,10月10日,由郑州慈善总会联合河南照周照丽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展的——我爱你中华70华诞·家乡美·环保公益短视频大赛 “物以类聚,抖出精彩”启动仪式在中原福塔新闻发布厅举办。

  • “网红带货”不能任其野蛮生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直播、短视频等内容形式迎来爆发式增长,大批网红应运而生,网红带货这种门槛低、高回报的销售形式迅速赢得商家青睐。然而,虚假宣传骗消费者购买低劣产品、直播数据造假骗商家多给广告费等问题也随之凸显。

  • 《智能电视广告服务规范》有望年底出台

    11月15日,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主办,以“聚势思变 共筑智慧新场景——5G推动下的音视频产业新生态”为主题的2019第十五届中国音视频产业大会在深圳隆重召开。工信部发布的数据预测,2022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仅超高清视频用户数也将达到2亿。

  • 专家建言:如何为直播和短视频行业构筑法律防线?

    目前我国直播和短视频行业虽火热但乱象频出,作品侵权、带货产品质量、主播管理不规范、网红经纪解约、未成年人打赏等等各种问题都是急速蹿红的这个行业本身带来的弊端。

  • 多国采纳中国数字电视标准

    中国视频产业发展正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10月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介绍,目前已有11个国家或地区基本确定采用或商用中国数字电视标准,带动了数字电视产业众多产品和企业“走出去”,形成由点到面的标准海外推广应用新格局。

  • 电商平台仍存炫富视频卖家 法拉利等豪车视频售价8元

    购买“炫富短视频”打造朋友圈虚假人设的行为及其产业链,这两年愈发受到舆论关注。前不久,媒体刚刚报道过一轮,类似的买卖行为消停了一阵。

  • 短视频监管不能“一阵风”

    一名农民工网友轻信某短视频平台上的招聘广告,被骗走一年的血汗钱;两名年轻女孩模仿短视频博主在家用易拉罐自制爆米花,不慎引起爆炸和火灾,造成一死一伤……一段时间来,短视频引发的乱象和悲剧频频,令人心惊。如何才能破解短视频监管难题,避免行业陷入“野蛮生长”困境?

  • 短视频让中国工匠变“网红”

    独辟蹊径的发明家、身怀绝技的手艺人、默默无闻的非遗传承人……得益于短视频的风靡,一批“网红工匠”成为互联网领域的新热点。在让公众感受和理解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同时,不少“网红”还漂洋过海,让世界见证了中国“草根匠人”的巧思和活力。

  • 视频网站玩套路终将作茧自缚

    非会员能看到第17集,会员可以看到第23集,再花50元才能看到第29集。因为大玩“超前点播”“VVIP”的套路,爱奇艺、腾讯视频遭遇了舆论的口诛笔伐。或许是为了洗刷“吃相难看”之名,两家视频网站宣布修改规则,下调了超前点播的价格。

慢新闻

江苏疾控辟谣新能源车辐射致癌: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 江苏疾控辟谣新能源车辐射致癌: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