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市消委会支持起诉的一起婚纱租赁消费纠纷,经仓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圆满结束,在这起婚纱消费纠纷的深入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婚纱摄影租赁服务商家,利用特殊时期男女羞涩攀比的心理,通过不对等的信息优势,对消费者进行误导。为防止消费者误入婚纱摄影租赁陷阱,福州市消委会现将调查了解到的消费陷阱整理如下:
婚纱品牌真伪存疑
婚纱摄影租赁商家经常以婚纱为某著名品牌作为吸引消费者的宣传亮点,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注意查看商家是否有相应的法律授权,对品牌真伪进行核实,不要轻信商家说辞。
选取婚纱查看细节
消费者在选取婚纱时要进行仔细检查,与商家确认婚纱清洁状态、破损、配件等细节,以免使用交还时产生争议。
套餐组合多做功课
单件婚纱租赁使用往往价格较高,消费者可根据自己需要选取婚纱套餐组合,多做功课实现优化配置,避免因组合不合理产生不必要的费用。
附属条件事先约定
对摄影过程中的一次性用品如:化妆棉、假睫毛、双眼皮贴等费用应约定,拍摄地点、拍摄车辆、相框选定及费用也应事先和商家明确。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付云鹏/摄
著名摄影师是否主拍
婚纱摄影中往往以著名摄影师拍摄为宣传,实际拍摄过程中并未出现,往往只是噱头,消费者如果有需要,可以在合同中与商家明确约定。
优惠券往往只是引流
现在婚纱摄影租赁商家经常通过公众号、抖音、直播等渠道发放优惠券、给出推广价等优惠措施,等消费者到店后就发现商家经常以套餐已享受优惠,不能再使用优惠券为借口进行推脱,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不要轻信宣传。
单张精修价格较高
婚纱摄影套餐往往含有多少张照片的后期处理,后期处理后往往效果较好,消费者一旦增加后期处理数量,往往要承担较高的单价。
全馆婚纱任选往往不符
婚纱摄影租赁商家经常打出全馆婚纱任选、全馆布景任选的广告宣传,实际到店后往往会以哪些婚纱是租赁、哪些婚纱是摄影用的进行限制,全馆布景任选也在你不了解的情况下,由摄影师随意挑选几种就开始拍摄,消费者可以事先多和商家了解核实。
交付时间明确约定
婚纱摄影交付时有出现延误的情况,消费者在与商家签订合同时,要注意写明交付时间,并约定清楚违约如何赔偿,以免发生纠纷处理的时候没有凭据。
据了解,预付消费投诉逐年增加,婚纱摄影就是其中的一个领域,且涉及的问题大部分为商家关店跑路找人难、场所变更退款难,很多消费者都会遇到照片没洗出来门店就倒闭了等情况。为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生活频道整理了几点建议,帮助消费者维护好自身权益,避免踩“坑”。
应认真核实经营主体信息。付费交易前,要认真确认经营主体资格,注意核实营业执照、许可证照是否具有合法性,经营地址与营业执照的注册地址是否一致等。
应坚持索取交易凭证和发票。为保障消费权益,预付交易时一定要坚持索要正规发票,并妥善保管。一旦发生消费纠纷问题,便于司法申诉和维权。
理清促销规则 ,谨慎缴纳预售金。有些商家以满减、送赠品、抽奖等优惠方式吸引消费者,而真实情况却可能出现先涨价、再降价、再打折。消费者要提前关注选购商品价格波动情况,多渠道进行价格对比,仔细阅读网站和商家的促销规则,了解红包、积分以及优惠券的使用范围。(王璐瑶)
民以食为天!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食品消费从“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消费者也更愿意选择购买健康且颜值高的食品。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食品类商品线上线下融合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买特色美食。
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288.20吨,同比增长93.90%,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火热的“五一”假期已经过去,只要我们时刻牢记防疫安全、出行安全、消费安全,那么,即将来的暑期出行一定更让人期待,一定会有更加亮眼的“成绩单”。
2.3亿人次出行,激发火热消费季;电影票房持续攀升,刷新“五一档”纪录;全国免税店消费人次总体上升近250%;酒店住宿等行业增长翻倍……“五一”假期,一个个“红火”数据相继出炉,彰显节假日巨大的消费潜力。《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提振商品和服务消费,更多利好政策还将持续加码。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为89.54亿张;2020年,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交易3454.26亿笔,其中消费业务1776.05亿笔。
景区人气火爆、居民火热出游等多个话题冲上网络热搜。旺盛的人气、热闹的消费、欢欣的氛围让人们感慨:智慧零售、线上交易等新型消费保持昂扬增势。
近日,多部门发布的“五一”小长假数据显示,我国服务消费正加速回暖,处于快速恢复期。多家机构认为,在疫情防控成果得到有力巩固的形势下,二季度服务消费将进一步繁荣发展,为经济持续复苏带来有力支撑。
也向世界传递出中方推动经济全球化、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海南自贸区建设对很多瑞士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机遇,这些企业可以将海南作为走进中国市场的先行地。我们期待将更多国际高端书写配饰提供给中国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