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猪,猪贩子都收”
针对当前一段时间我国猪肉价格上涨的情况,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商务部也会同相关部门共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猪肉10000吨,保障国庆节期间肉类供应。猪肉供应还会紧张吗?卡在什么地方?养殖户对政策有何期盼?
隔三差五接到猪贩子电话
半月谈记者走访看到,在中央多部委密集出台政策支持养猪后,部分养殖户信心有所恢复。
一位养猪场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当地市场虽然出栏价已经高达15.5元/斤的历史高位,但根本不愁卖,隔三差五就能接到猪贩子的电话。“原来是我找他们,现在都是他们找我,说是有多少猪都收。”
半月谈记者近日在一家大型农贸市场看到,18个猪肉摊位中有两个空着。农贸市场负责人说,该市场建成30年来几乎没有过空铺现象,但近1个月来,因为猪肉价格太高,销售不佳。“原来每天能卖25头猪,现在一天只能卖10头左右。”
“不少养殖户的身份从‘环保威胁者’变成了‘菜篮子功臣’。”一名猪业协会负责人说,他投资的养猪场存栏规模近10万头,在看到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后,他已经开始周密部署,准备逐步扩大产能。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中小规模养殖户尤其是家庭农场被关闭取缔,复养可能性较小,大规模养殖场有一定的复养或扩群的积极性。
“只想吃肉不想养猪”?
自然资源部提出,养殖场可以利用一般耕地和林地,但一些地方养殖区域的周边几乎都是基本农田,可利用的土地十分有限。半月谈采访了解到,一个养猪企业延长了20多米的赶猪道,但因为占用的土地属于“禁养区”,至今办不下土地证,卖猪台也不得不停用。
由于缺少细则,一些利用现有土地,增加或改善基础设施的办法,也难以通过审批。如2017年底,一农牧公司为了在有限土地上扩大产能,在猪场内盖一栋5层楼建筑养猪,尚未封顶,预计增加产能3500头。该公司董事长告诉半月谈记者,尽管“高楼养猪”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用于养猪的高楼该适用农用地还是建设用地管理尚不明确,村委会认为这座养殖楼属于违法建筑并起诉企业,目前养殖楼尚未封顶也无法投入使用。
生态环境部要求,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畜禽养殖建设项目,加快环评审批。但没有明确过去建成的,符合环保要求而尚未拿到审批的养殖场应如何处理。如一家养殖场实际存栏2万头,但按环评标准只允许养3000头,因为环评审批困难拿不到证。
根据相关政策,养殖场年出栏5000头以下只需在环保部门“网上备案”,超过5000头则要花钱请第三方机构出具环评报告,而且常常要通过地方政府的严格审批。但养殖户反映,“因为基层政府领导一般不喜欢养猪,所以之前几乎都通不过”。
期盼政策快落地、真落地
基层干部和养殖户建议,应充分考虑基层各种特殊情况,出台更多政策细则和配套政策。如生态环境部已提出畜禽粪污全部还田猪场不需申领排污证,但达到什么标准才算全部还田,并没有明确;自然资源部虽然提出生猪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但对养殖场建设的“高层养猪”建筑仍按建筑用地管理。
除了环评审批通过难之外,当前的环评标准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根据现有政策,给一个养殖场耳标的数量,是根据环评报告允许的存栏数乘以1:1.8的生产系数得出的,如某养殖场环评允许存栏1万头,那么每年预计出栏18000头,可以拿到18000个耳标。实际上养殖场通过新技术、新设备和先进的管理办法,提高了生猪生产效率,虽然存栏量仍是1万头,但年出栏量可达2万头,比实际发放的耳标多2000头。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2000头猪拿不到“身份证”。
针对目前一些基层政府对养猪存在排斥心理的现状,应抓好属地责任制,可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必要时可由当前的“市长负责制”升级为“书记市长双负责制”。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22日在“落实‘三保’行动,关注防疫用品质量”视频连线活动上表示,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查处了一批口罩等防疫用品领域价格违法行为,截至3月19日,全国价格违法案件共立案14800余件,已处罚8800余件,其中涉及口罩的占比超过50%,额温枪、消毒液等占比超过15%。
岁末年初,5G手机上市频繁。2019年11月26日,荣耀V30 5G手机发布,售价3299元起;12月5日,华为发布nova6 5G手机,售价3799元起;12月10日,小米发布红米K30 5G版手机,售价1999元起;12月16日,vivo发布X30 5G手机,售价3298元起;12月26日,OPPO发布首款双模5G手机Reno3系列,售价3399元起。
本报日前曾报道过的“腾讯搜狐B站喜马拉雅蜻蜓等音视频平台被约谈整改 存在自动扣费、虚假宣传、同片不同价等九大问题”一事,有了积极结果。根据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浙消保委”)官网的最新消息,截止到4月17日,爱奇艺、腾讯视频等11家视频、音频网站已先后向浙消保委发来整改回复函,就4月8日约谈会中提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相应整改。
2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开曝光了第七批各地疫情防控相关商品价格违法典型案例。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一批案件,并公开曝光第七批各地疫情防控相关商品价格违法典型案例。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4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据新京报记者调查,在整个账号买卖黑产链条中,卡贩子,即在业内所谓的“卡商”,处于网络黑产的上游地位。有知情人就透露,黑产人员只需要通过卡商和接码平台即可获得手机号和验证码,再利用自动化程序工具,即可完成整个注册流程。目前,不少接码平台已“入驻”微信公众号,通过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注册多个APP的账号。
装修材料和承诺不符、与市场价格差距太大、样板间里展示的不作为依据……近年来,“精装房”引起的纠纷层出不穷,商品房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案件愈加集中于装修质量环节。
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网上买菜火了起来。不管是传统超市的线上平台,还是电商平台,线上订单都大幅增加。但由于货源组织能力和配送能力不强,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线上买菜的体验并不尽如人意。为了留住用户,一些企业积极采取增加更多预制菜和半成品菜、赠送优惠券等措施。
随着国外疫情相继爆发,熔喷布的市场价格也好似坐了“过山车”。资料显示,熔喷布由原先的2万元/吨涨到65万元/吨,又由65万元/吨降到15万元/吨,现在又从15万元/吨反弹回50万元/吨,且要先付定金排队等货。而这背后裹挟着什么角色和资本?
今年“6·18”前夕,格力电器突然实名举报奥克斯空调能效造假掀起轩然大波。今年“双11”前,格力电器再度突然出招,宣布旗下产品大幅降价。格力的老对手美的立即接招,宣布“双11”期间空调大幅降价,价格与格力死死咬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