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餐厅最好扫码点餐,如果非要用现金,那赠送的礼品券就没有办法给到您”……最近,不少消费者向记者反映,他们拿着现金去消费,却遇到了“差别对待”,尤其是不少老年人,几乎被“数字”“抛弃”,却“有苦难言”。“是不是老人家就只能被数字时代的红利抛弃了?”(见12月24日《扬子晚报》)
无现金支付为日常消费带来了便利,但对于中老年人以及使用电子设备不熟练的人群来讲,无现金支付似乎难免困难重重。比如有的商家明知拒收现金违法却仍为之,有的商家会故意为使用现金的消费者设置诸多障碍等。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在接受现金支付的前提下,鼓励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对于商家理应遵此行事。
无现金社会应该给现金留一席之地,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提升老年人无现金支付的本领。不必讳言,互联网时代,没有人能够脱离开网络,老年人如是。况且他们面临的不单是无现金支付问题,对于其它智能设备的使用也同样需要老年人提高相应本领。
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一则子女需要手把手地教老人家如何去操作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电子智能设备,并掌握一定安全上网的本领;二则也需要商家多些耐心,对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尤其是无现金支付较困难的,做好跟进服务,而不能一概排斥。
数字时代老年人花现金“有苦难言”,不单单是商家经营存在的问题,更是一道亟待纾解的社会课题。一方面对拒付现金的经营者须给予法律规制;另一方面应该从提升数字时代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入手,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本领,共享智能时代带来的各种便利。(杨玉龙)
4月24日,郑州慈善总会联合郑州市同舟心智障碍者服务中心共同启动“助力心青年职业梦”慈善项目。
顾客站在机器前扫条码购物,用自助购物车或是手机边走边扫,采用二维码或者刷脸支付……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购物方式越发多元化。许多大型综合性超市为了改善顾客购物体验,引入自助结账系统,以期缓解“排队久”“结账难”等问题。
在近日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银联与中国工商银行等60余家机构联合发布人脸支付产品“刷脸付”。此前,支付宝、财付通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纷纷推出了人脸支付产品和服务。以人脸支付为代表的创新支付方式,或将成为支付发展趋势。不过,支付的便捷性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注意保护用户个人隐私。
政府搭台,商家让利。线上抢券,线下花。这个“五一”小长假,全国各地一系列“花式”促消费优惠措施,让因疫情冷却的消费市场一下子热了起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和企业家表示,“五一”消费热,为二季度乃至下半年消费重回增长轨道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4月8日至今将近八个月时间,格力电器国有控股权转让终于尘埃落定。格力电器昨天发布公告,确认前大股东格力集团已经于前一天与受让方珠海明骏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后者以46.17元/股的价格受让格力集团持有的格力电器9.02亿股股份。也就是说,珠海明骏以大约416.62亿元的价格购得格力电器15%的股权。
商务部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以来,已有浙江、河北、江西等多个省份组织发放了各种形式的消费券,激发了民众的消费潜力,在短期内带动消费回补,取得了积极成效。笔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如何促进消费需求回补、释放成为重要课题。消费券的使用,正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广东省公安厅昨日召开护航金融“利剑2019”专项行动发布会。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广东警方重拳打击涉非法集资、网络传销、银行卡、假币、地下钱庄、虚开骗税、知识产权等突出经济犯罪,今年1至9月,全省共破经济犯罪案件8030余起,刑拘12660余人,开展集中收网行动40次,涉案金额3056亿元。
“您店中的燃气用具存在过期存放、胶管老化等严重安全隐患,必须立刻进行整改!”今天下午,在新姚路242号德园包点,新开铺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对餐饮商家亮出了“黄牌”。
4月16日早上,阳光明媚。郑州市老年骑协慈善志愿者工作站的百名骑友们同时也是郑州慈善志愿者们,分别在大学南路南三环交叉口和东风南路商都路交叉口集合,向郑州园博园骑去。
双十一很快就到了,刷单这个电商衍生词的热度又要开始逐渐上升了。昨日深圳检方公布了一单与众不同的刷单套路,剧情刚好反转了,商家刷单结果被刷客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