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办公厅昨天印发《关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围绕企业复工复产的疫情防控、餐饮配送、员工住宿、远程办公等方面提出十条措施,包括企业使用“北京健康宝”每天检查员工与防疫相关健康状况,核定企业每日上班人员上限,为成规模、集中返岗务工人员制定返京计划,推动京津冀区域健康码规则互认机制,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员工临时住宿问题,允许和规范快递、外卖人员进入社区(村)利用无接触配送设施进行配送等,每项措施都明确了责任单位。
商务楼宇复工率达92.3%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林恩全对《若干措施》进行了解读。他介绍,截至目前,16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报告规上工业企业2281家,已复工2028家、复工率达到88.9%、到岗率67.6%;全市4386栋商务楼宇,已复工4050栋,复工率达到92.3%、到岗率38.1%。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工复产的整体效益和水平,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实际困难,市发改委会同多个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首先强调要严格落实防疫安全要求,与此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若干措施》《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形成促进复工复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组合拳”,后续还将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继续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口罩等物资政府供应保障机制
《若干措施》坚持防疫在前、有序复工。督促企业根据首都之窗和市疾控中心网站集中公布的分行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制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使用“北京健康宝”每天检查员工与防疫相关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各区疾控部门报告。实行街道和楼宇物业“双楼长”制,核定企业每日上班人员上限,提倡错时上班、轮流到岗、居家办公等灵活办公方式,进一步降低人员密度。
《若干措施》提出努力协助企业采购防疫物资。建立口罩、体温探测仪等必备防疫物资市、区两级政府供应保障机制。积极推动市场渠道有效恢复,逐步满足企业复工复产防疫物资需求,对有防疫物资特定需求的企业,建立区行业主管部门对口服务机制,各区服务保障不足部分可向市物资保障部门申请补充。市、区财政、金融部门对重点防疫物资生产和供应提供必要支持。责任单位包括市商务局、市药品监管局等。
鼓励企业采取网络办公
支持推出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
《若干措施》鼓励企业采取网络办公。在首都之窗分批发布网络办公服务商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的远程办公和视频会议等服务产品。支持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创业基地、文化产业园等各类载体购买云服务、协同办公软件,免费或低成本提供给入驻企业。组织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在疫情期间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和家庭宽带用户提供免费宽带或免费提速服务。
加强企业复工复产风险保障。支持保险公司推出北京市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将承接本市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企业因疫情导致停工停产的损失纳入保障范围,市财政在疫情期间对保费给予50%补贴,保险期限不超过3个月,后续根据疫情情况决定是否延长期限。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重点
帮助企业精准对接餐饮服务单位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若干措施》十条内容,都是干货,从“食、住、用、行”4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复工服务保障,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食”是服务好企业基本用餐需求。《若干措施》提出,在首都之窗公布并更新本市具有“点对点”配送能力的食材供应配送企业、蔬菜直通车企业名单,为企业提供常规配送或应急采购服务。分批推荐公布提供餐品外送服务的餐饮门店和具备资质的集体用餐配送企业名单,帮助企业精准对接餐饮服务单位等。林恩全介绍,目前已组织100余家餐饮企业2700余个餐厅推广团餐预订,发布了64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名单和联系方式。
为集中返岗务工人员制定返京计划
“用”,就是为企业做好生产要素保障。《若干措施》提出,加大企业用工保障力度。按照严格进京管理协调机制要求,铁路、民航、交通运输等部门强化远端管控,引导人员有序进京,坚决防止高风险人群进京。为成规模、集中返岗务工人员制定返京计划,交通、铁路等部门协调安排开通专车、专列,实现务工人员“出”“行”“到”点对点无缝衔接。林恩全介绍,目前已“点对点”协调开通77辆专车、8个列车专厢,从山东、四川、陕西、江苏等省运送2735名农民工返京返岗。实施灵活用工政策,企业可综合调剂使用年度内的休息日。
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协调运行。系统梳理产业链龙头企业配套需求,充分利用京津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共同推动京津冀区域内重点配套企业恢复生产。推动京津冀区域健康码规则互认机制,开展疫情数据共享。根据企业需求,积极协调其他省区市相关配套企业复工。林恩全介绍,目前已为本市重点企业协调解决津冀地区的300余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问题。
多渠道助企业解决员工临时住宿问题
“住”,就是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员工临时住宿问题。《措施》提到,鼓励市管企业全资、控股的经济型酒店以优惠价格为外地务工人员提供临时住宿服务,将内部培训中心作为集中医学观察点,市财政给予适度奖励。各区利用辖区内已经具备交用条件、尚未分配入住的整建制公租房(安置房),以低租金、短租期的方式为驻区企业提供临时宿舍、周转住房和集中医学观察点,产权单位与有关企业签订临时用房协议和安全管理协议,明确房屋安全、疫情防控、租金标准、期满腾退等权利义务。各区公布并及时更新辖区内具备员工集中住宿条件和医学观察设施、价格相对优惠的酒店名单。
允许快递、外卖进社区无接触配送
“行”,就是保障物流通畅和复工人员便利出行。《措施》提出,强化物流和交通保障。组建包括100余家货物运输企业、1000余辆各类货运车辆的应急保障车队,在首都之窗公布具体对接信息,为企业复工复产运输需求提供应急保障。上线“北京定制公交升级版”微信小程序,推出“复工定制公交”,为企业提供线上预约、快速直达的定制公交通勤服务。完善慢行系统,加强对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清洁消毒,鼓励企业员工骑车出行。
《措施》提出,让快递服务更加安全便捷。支持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快递网点正常经营。严格落实企业员工“上岗必检”“归班回检”等疫情防控措施,优先为一线快递、外卖人员配备防护物品。社区(村)积极利用内外闲置空间,增设智能快件箱等无接触配送设施,允许和规范快递、外卖人员进入社区(村)利用无接触配送设施进行配送。指导快递、外卖企业相对固定各社区(村)配送人员,向社区(村)报备并办理出入手续。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蒋若静
近日,据深圳电视台一套都市频道《第一现场》报道,罗湖的吴女士因多次投诉一位韵达快递员不送件上门,竟被对方登门报复。快递员曾某在打电话威胁之后,冲进吴女士家,拿包裹捶打吴女士头部。
白衣勇士们舍小家顾大家,那就让后防线上的我们来为他们的小家尽一份力!2月23日,针对我市众多医务人员长期无暇顾家的情况,由郑州慈善总会、郑州银行、市妇联、市卫健委携手合作,启动“爱快递”——“娘家人”慈善暖心服务行动。郑州慈善总会副会长王合生与市妇联、郑州银行、市卫健委、大河报等单位领导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现场向5名医务人员家属代表发放了慰问信和慰问品。
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联合发出倡议,家电企业可采用电话沟通或视频等方式,提高远程无接触服务的能力,指导消费者远程排除、解决一般性故障问题,从而减少上门服务。
报载,山东青岛的潘女士通过圆通速递承运了一箱进口高档服装。收件时发现,有14件衣服在运输中被其他快递里打碎的酱油污染,受损货物吊牌价值达13.7万元。因寄出时未保价,圆通公司表示,无法确认货物的有效价值,所以最多只能赔2000元。潘女士表示无法接受,要通过诉讼维护权益。
4月1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生产领域日用消费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示》,该局近期依法对北京市生产领域家具、太阳能热水器等5种日用消费类产品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依据相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和相关标准检验,发现1批次木门、1批次木家具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的饰面层耐划痕性能和覆面表面的耐磨性能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产品易出现划痕和磨损,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2批次不合格样品中,由北京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广渠门店经营的阳澄湖大闸蟹,因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而上榜。
记者10月12日在多个小区探访发现,快递柜的服务并未因新规实施有所提升,其存在的并不只是诱导“打赏”这一问题,强制付费、快递员不告而放、开柜即判断签收、通知信息手段单一等问题,还备受消费者诟病。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消息,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因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违法行为,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万元,并责令改正。
从4月8日至今将近八个月时间,格力电器国有控股权转让终于尘埃落定。格力电器昨天发布公告,确认前大股东格力集团已经于前一天与受让方珠海明骏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后者以46.17元/股的价格受让格力集团持有的格力电器9.02亿股股份。也就是说,珠海明骏以大约416.62亿元的价格购得格力电器15%的股权。
“最近,我们每天都在线上抢菜。”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十年前常常用电脑“偷菜”的自己,如今真的在各大生鲜平台“抢菜”。而这一切,都源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人们变得谨慎,尽可能减少出门以及不必要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