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3月15日发布的《消费维权认知及行为调查报告》显示,约六成受访者对当前消费环境表示放心,但所购商品或服务“品质不如意”成为困扰受访者的最主要问题,服务“打折”和商家跑路被认为是预付卡消费的最大隐患;47.9%的受访者对当前维权途径感受“一般”,“维权过程复杂”严重影响受访者对维权途径的感受,处理效率低和责任认定难也成为当前消费者维权的痛点。
长期以来,维权意识不强是我国消费领域的一块短板。然而,从中消协的此番调查结果来看,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明显提升,90.2%的受访者遇到消费纠纷会采取维权行动,这无疑是让人欣喜的;但受制于“维权过程复杂”,仅三成受访者对维权结果表示满意,这无疑又是让人忧虑的。
的确,从既往的太多案例来看,维权者投入的时间精力太多,额外投入的费用太高,很多时候“追回一只鸡,得杀一头牛”;有的消费者即使展开了较长的维权行动,却往往会陷入未保存相关证据、处理效率低、责任认定难等困境。这些都影响了消费维权的积极性,一些人既想维权,又害怕维权。
消费维权绝不能受制于“过程复杂”。消费维权是凝聚社会共识及各方力量,推动消费环境改善,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必要手段。每个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都具有维权意识且“该出手时就出手”,才是社会的进步。当具有维权意识的消费者频频受阻于复杂漫长的维权过程,只会助长侵权行径。
那么,维权过程到底复杂在哪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选择五种渠道维权:与经营者协商、请求消协或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行政部门投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任何一个维权渠道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如举证难、鉴定难、诉讼难、赔偿难。
拿举证难来说,民事诉讼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普通消费者要想证明这证明那,哪有这般本事?像食品类消费,吃完肚子痛才知道有问题,没有证据只能吃哑巴亏。而在鉴定上,第三方检测机构基本不接受个人检测业务,且鉴定费用也往往会吓跑普通消费者,不愿因“追鸡”而“杀牛”。
要呵护消费维权意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必须让维权过程不再复杂。一方面,节省消费维权的人力与时间成本。简化维权流程,减少维权手续;鉴于消费者弱势、商家强势,在维权上改变“谁主张,谁举证”,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建立专门的消费维权调解机构或仲裁法庭,并走出办公室,走近消费者,提供专业性指导。
另一方面,减轻消费维权的金钱成本。如尽量降低或免除普通消费维权所需的鉴定费,一些有实力的商家和行业协会可建立“鉴定基金”,为消费者支付一定的鉴定费用。当赔偿费不及诉讼费时,当事人应可享受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的司法救助,毕竟消费维权也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
数据显示,宜家上线“天猫”的第一天,“粉丝”数量逾20万,目前已逾140万。宜家中国区总裁安娜·库丽佳说:“电商在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与阿里合作可以扩大我们的辐射网络,从而与更多消费者互动并建立联系。”
作为人们“宅家”生活的重要后盾,中国生鲜电商在防疫期间迅猛发展。订单激增的同时,网购生鲜“不新鲜”等差评也随之频现:“菜叶都蔫掉了,这还能吃吗?”“买的三条鱼到手,其中有一条竟然变质发臭了!”……但下单容易维权难,一些平台售后服务较差,客服面对消费者反映的质量问题,往往敷衍塞责甚至态度生硬,让消费者心里更加窝火。
所谓“低欲望社会”,提出者是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源于日本的后泡沫经济时代开始,出现一种消费低迷现象,被称为“低欲望社会”。
网购书籍,签收时发现磨破包装?邮寄水果,收到时却损坏变质?大件家电,送货途中磕碰了却责任不清?网购时代,收寄快递成为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一旦遇到快递包裹受损的情况,消费者往往会承受一定损失,维权也比较麻烦。如何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4月1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生产领域日用消费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示》,该局近期依法对北京市生产领域家具、太阳能热水器等5种日用消费类产品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依据相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和相关标准检验,发现1批次木门、1批次木家具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的饰面层耐划痕性能和覆面表面的耐磨性能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产品易出现划痕和磨损,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
时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家庭装修迎来集中开工、复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近一周建材家具市场采购量节节攀升,各大卖场人气十足,家居市场回暖全面提速。
日前,杭州黄女士向钱报爆料,她和小姐妹在文二西路越·健身会所(兰桂店)充值13万多元的私教课,不久教练离职,但健身会所不愿退钱。她们为此事已奔走了两个多月。
在郑州工作的博士小杨经常在·银色·美之家剪头发。忽然有天,有位店员说年底回馈客户,要请他吃饭,可没想到,饭没吃!自己却被强行拉到另一家理发店纹了眉毛。
最近,一些县长也是拼了——走进直播间,帮助推销、吆喝本地的特产,以农特产为主,当然也不乏旅游宣传。有的地方,县委书记也出镜了,与主播一起同消费者互动。这是疫情以来政务服务模式的拓展,反映出一些地方的领导在狠抓复工复产、促进消费方面的担当、作为,值得点赞。
阅兵女兵同款口红热销、国产电子产品抢手、红色旅游飘红……今年国庆节期间,爱国主题文化类消费、国货品牌消费增长迅猛,浓郁的“家”“国”情怀带“红”了整个国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