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关注  > 正文

经营逐渐回暖 新模式不断“点亮”——餐饮消费正在“点燃”北京城的“烟火气”

2020-03-23 10:24:19   来源:新华网

5034

  近期,各地复工营业的商户正在不断增加,餐饮消费需求逐渐释放,越来越多的城市正逐渐恢复“烟火气”。记者通过采访北京多家餐饮店了解到,在保障疫情防控和饮食安全的同时,大量增加的需求提振了餐饮从业者的市场信心。

  餐饮企业有序复工 门店逐渐“亮灯”

  夜幕下,北京大街小巷被商场、商铺的灯光逐渐点亮。

  “一份豆角焖面,二两猪肉包,一份南瓜粥……”记者19日晚餐高峰期来到北京朝阳区一家庆丰包子铺门店,看见门口有几个顾客和送餐员在排队点餐取餐。门口放有一张桌子,放着温度计、消毒液和菜单,每位点餐的顾客进门必须量体温。

  该店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门店从2月24日开始营业,每天店内要进行3次全面消毒。目前已取消了堂食,只能外带。

  记者在朝阳区一家大型商场里的“汤城小厨”门店看到,正有一桌顾客用餐。刚走进这家店,其门店主管步晓芬就把记者拦在了门外,要求量体温。

  据步晓芬介绍,这家门店3月17日开始恢复营业,目前可以堂食和订外卖。她说:“我们店堂食如果坐满共有40多桌,目前不能临桌,每桌不能超过3人,这几天全店客人最多时也就七八桌。同时每天可售出三四十单外卖。”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3月18日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连锁餐饮行业的影响调研报告》(以下称“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1至2月连锁餐饮企业营业额大幅下滑。各餐饮企业快速采取措施,减轻疫情冲击。

  受疫情影响,北京华天饮食集团直属企业春节期间营收同比下降超过60%,通过快速调整经营策略,减轻疫情冲击收到成效,降幅呈逐渐收窄趋势,一些品牌的部分直属门店在2月份实现盈利。

  探索线上经营“新路子” 外卖成销售主力

  在过去一个月里,北京累计消费了4.4万只烤鸭、1.8万份炒肝、1.5万份炸酱面……饿了么数据显示,复工以来,北京市外卖消费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且增速在不断加快,国贸、中关村、望京等地订单“火热”。

  疫情初期,众多餐饮企业面临经营困境。1月20日至23日,4天时间年夜饭基本全部退订,提前准备的大量原材料备货全部积压;受疫情影响,堂食销量降至冰点,营业额断崖式下滑……北京大鸭梨餐饮集团快速反应,通过外卖“自救”:调整外卖餐单,缩短产品结构,春节期间精简优化菜品,推出一人食为主的外卖餐。短短一个月时间收效显著,2月份外卖恢复到之前销量的50%左右,交易额达到1500万元。

  目前,大鸭梨全国门店营业率93%,大部分外卖门店坚持每天8小时有效经营,通过外卖平台向消费者供餐。北京大鸭梨餐饮集团总裁郭琦表示,把因疫情不能外出聚餐的堂食顾客转化为临时的外卖刚需群体,对我们的经营起到了关键作用。

  除大鸭梨外,木屋烧烤、京味斋等数十万商家成为美团发起的“春风伙伴联盟”联盟商家。据美团介绍,首批联盟商家平均营业额增幅超过80%。

  不仅如此,北京凯宾斯基、香格里拉集团等五星级酒店也开始纷纷选择上线外卖平台,实现“云复工”。北京燕莎中心凯宾斯基饭店副总经理李波说,疫情期间4家在营的餐厅通过与外卖平台建立合作保证了效率、安全和品质。通过对各餐厅的菜单进行了重新评估,取消了一些不太适合外卖的菜品,推出了更多方便、快捷且安全的食品。

  据美团大数据不完全统计,2月17日至3月1日,全国主要城市餐饮外卖交易额和订单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位居前列。全国三成商家外卖单量超过疫前(2020年1月6日至1月19日)的单量。

  业内专家指出,在疫情期间,外卖平台为餐饮企业推出的“无接触配送”“无接触外卖防护罩”“流量扶持”等解决方案,对传统餐饮企业的全渠道运营起到了不小的帮助作用。

  跨界合作谋发展 创新机制抗风险

  为应对因疫情产生的营收影响,各餐饮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比如探索无人车配送,出售食材、半成品餐食和预包装食品,开通远程预点餐,拓展电子商城、微信小程序等网上销售渠道;还开展了多种类型的跨界合作,探索共享新机制,比如与外部开展供应链合作,探索员工的跨界合作等。

  北京华天老字号疫情期间开发的多种半成品菜品,如同春园的三鲜蒸蛋饺、菊花鱼,惠丰门丁肉饼店的烙饼卷肘子,惠丰涮肉馆的麻辣涮锅等一经推出就颇受欢迎。

  借助科技力量,餐饮业正不断探索无人化、智能化。调研报告显示,67.6%样本企业表示筹划提升供应链或企业数字化转型;19.7%样本企业计划尝试无人化设备或无人餐厅。

  据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后公司第一时间推出了远程预点餐服务,接下来还将继续大力推行“无接触餐厅”,实体门店内全面普及扫码点餐、扫码支付,尝试推行无人款台、无人点餐。

  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智能取餐柜已在北京、武汉、上海和广州安装完成并试运行,或许将推动更多区域安装落地,重点覆盖医院、商务楼宇和小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

  记者采访的多家餐饮企业中,大部分对2020年的经营发展依然信心满满,并将进一步增强自身商业模式的抗风险能力。郭琦表示,我们坚信餐饮行业依然是最活跃的第三产业。“当疫情散去,餐饮行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记者阳娜 吉宁)


文章关键词:餐饮消费,北京城 责编:张迪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为居家办公再添一把椅子”——疫情下中国家居消费有了新变化

    数据显示,宜家上线“天猫”的第一天,“粉丝”数量逾20万,目前已逾140万。宜家中国区总裁安娜·库丽佳说:“电商在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与阿里合作可以扩大我们的辐射网络,从而与更多消费者互动并建立联系。”

  • 中国进入"低欲望社会"?消费升级才是大趋势

    所谓“低欲望社会”,提出者是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源于日本的后泡沫经济时代开始,出现一种消费低迷现象,被称为“低欲望社会”。

  • 包裹受损消费维权无奈多 多数塞入报纸作填充物

    网购书籍,签收时发现磨破包装?邮寄水果,收到时却损坏变质?大件家电,送货途中磕碰了却责任不清?网购时代,收寄快递成为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一旦遇到快递包裹受损的情况,消费者往往会承受一定损失,维权也比较麻烦。如何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 北京2批次日用消费类产品不合格 TATA、绿芝岛上榜

    4月1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生产领域日用消费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示》,该局近期依法对北京市生产领域家具、太阳能热水器等5种日用消费类产品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依据相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和相关标准检验,发现1批次木门、1批次木家具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的饰面层耐划痕性能和覆面表面的耐磨性能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产品易出现划痕和磨损,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

  • 北京市12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家乐福所售大闸蟹在内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2批次不合格样品中,由北京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广渠门店经营的阳澄湖大闸蟹,因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而上榜。

  • 建材家具消费旺季提前开启 家居市场回暖提速

    时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家庭装修迎来集中开工、复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近一周建材家具市场采购量节节攀升,各大卖场人气十足,家居市场回暖全面提速。

  • 教练离职退费一拖再拖 专家:预付式消费要谨慎

    日前,杭州黄女士向钱报爆料,她和小姐妹在文二西路越·健身会所(兰桂店)充值13万多元的私教课,不久教练离职,但健身会所不愿退钱。她们为此事已奔走了两个多月。

  • 男博士“被迫”花119800做眉毛,心态崩了:像蜡笔小新

    在郑州工作的博士小杨经常在·银色·美之家剪头发。忽然有天,有位店员说年底回馈客户,要请他吃饭,可没想到,饭没吃!自己却被强行拉到另一家理发店纹了眉毛。

  • 线上消费热潮来了 县域电商产业如何发力?

    最近,一些县长也是拼了——走进直播间,帮助推销、吆喝本地的特产,以农特产为主,当然也不乏旅游宣传。有的地方,县委书记也出镜了,与主播一起同消费者互动。这是疫情以来政务服务模式的拓展,反映出一些地方的领导在狠抓复工复产、促进消费方面的担当、作为,值得点赞。

  • 阅兵女兵同款口红热销 国货潮牌带“红”国庆消费

    阅兵女兵同款口红热销、国产电子产品抢手、红色旅游飘红……今年国庆节期间,爱国主题文化类消费、国货品牌消费增长迅猛,浓郁的“家”“国”情怀带“红”了整个国庆消费。

慢新闻

央视曝光:假的,是摆拍!支付宝紧急回应 央视曝光:假的,是摆拍!支付宝紧急回应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