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关注  > 正文

永辉超市年内14次登监管黑榜 张氏兄弟"分分合合"何时休

2020-03-24 10:02: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5034

  今年以来,永辉超市频登各地市监局抽检黑名单。据中新经纬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初至今,在各地市监局披露的食品安全抽检信息不合格等公告中,涉及永辉超市的至少达14次。

  需要注意的是,近两年,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松、张轩宁兄弟“分分合合”。外界猜测,这或是造成永辉超市疏于食品安全管控的原因之一。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年内已14次登监管部门黑榜

  3月13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0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第7期),食用农产品不合格8批次中,永辉超市3家门店上榜。

  其中,福建永辉超市有限公司福州仓山金辉淮安半岛店销售的上海青(购进日期为2019年12月6日),毒死蜱不合格;福建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泉州市石狮振兴店销售的长江鲫鱼(活鲜)(购进日期为2019年11月28日),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不合格;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州首山超市销售的虾菇(活)(购进日期为2019年12月5日),镉(以Cd计)不合格。

  而就在前一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0年第10期),永辉超市也“榜上有名”。通告显示,贵州永辉超市有限公司会展城分公司销售的鲜乌鸡(白条),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据中新经纬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上述连续两日被地方市监局点名在内,今年年初至今,永辉超市已至少14次登上各地市监局抽检黑名单或被市场监管部门通报。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永辉超市还存在“变相提价”等问题。2月11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疫情防控期间第四批价格违法典型案件,其中案例二显示,2月5日,阜阳市市场监管局对永辉超市颍州万达店进行检查,发现该超市销售的沂蒙土黑猪带皮中方肉(49.8元/500克)、沂蒙土黑猪肋排(59.8元/500克)为福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和河南双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特级品,与专柜明码标价签的“沂蒙土猪肉”不符。

  阜阳市市场监管局指出,永辉超市上述门店涉嫌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构成采取抬高等级销售商品,变相提高价格的违法行为。

  张氏兄弟相争不顾“食安”?

  公开资料显示,永辉超市起步于“农改超”(指将农贸市场改为超级市场),由福建人张轩松和哥哥张轩宁联合创办。2010年12月,永辉超市在A股上市,张轩松、张轩宁曾长期担任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

  2018年12月,张轩松、张轩宁兄弟“分家”,二者不仅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张轩宁还带着永辉云创“离开”了永辉超市。2018年12月4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张轩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以3.94亿元的价格向其转让永辉云创20%股权。本次转让完成后,张轩宁成为永辉云创第一大股东,持股29.6%;永辉超市则退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6.6%。自此以后,永辉超市将不再对永辉云创进行并表。

  资料显示,永辉超市业务分云超、云创、云商、云金四个板块,其中永辉云创成立于2015年6月,由张轩宁一手打造,主要负责永辉超市新零售板块的业务运营,包括永辉生活店、超级物种等。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有业内人士分析,永辉超市上述举措可以理解为张氏兄弟因经营理念存在分歧而“分家”。据媒体报道,2018年4月,张轩松曾在股东交流大会上表示,“对于超级物种,我和CEO张轩宁有分歧,他看好餐饮,我认为重心应该做‘到家’。”

  不过,永辉超市方面否认了“分家”一说,“这主要是一个分工问题,而不是分家。”永辉超市董秘张经仪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如是说。他表示,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永辉超市要聚焦主业,方便将该做大的业务做大,把该清理掉的业务清理掉。

  “2018年前9个月永辉云创亏损了6亿元,如果未来销售继续增加,那么亏损还会进一步扩大,这与公司董事会对云创板块的定义有所差异,也不符合上市公司整体股东的利益。”张经仪说。

  数据显示,2017年及2018年1-9月,永辉云创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66亿元、14.78亿元,净利润-2.67亿元、-6.17亿元。

  之后,张轩松主导永辉超市战略转型,重新聚焦传统生鲜超市“云超”,并布局MINI店、“永辉买菜”等到家业务。甩掉永辉云创的包袱后,永辉超市去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35.43亿元,同比增长20.59%;实现净利润15.38亿元,同比增长51.14%。此前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及2018年前三季度,受永辉云创持续亏损等因素影响,永辉超市净利润分别下滑11.54%、26.90%。

  不过,有市场人士分析称,永辉超市2019年下半年推出的“永辉买菜”,与永辉云创业务相似,张氏兄弟内耗严重。在此背景下,有消息称,张轩松和张轩宁去年年底经过协商已决定对到家业务进行整合,减少家族内耗,共同面对外界的竞争。此外,据媒体报道,“永辉买菜”APP可能在今年3月底下线。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3月6日晚,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经征求各位董事意见,一致提名张轩松先生担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与本届董事会一致。

  中新经纬记者了解到,张氏兄弟“分家”后,永辉超市以改善治理的名义,由怡和集团行政总裁班哲明·凯瑟克出任轮值董事长。如今,张轩松终止轮值董事长制度,重新归位,在业内人士看来,也释放出了兄弟二人“复合”的信号。

  不过,张氏兄弟的“分分合合”,当真是造成永辉超市疏于食品安全管控原因之一?频登各地市监局抽检黑名单后,公司又做了哪些整改措施?永辉超市将如何保障消费者的“舌尖”安全?近日,中新经纬记者就相关问题向永辉超市方面发去采访函,然而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其回复。


文章关键词:永辉超市,监管黑榜 责编:张迪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永辉超市新年即被重庆市监局“点名”

    2020年伊始的当下,正值各大公司辞旧迎新。然而,对于永辉超市,其“问题食品”这一“旧”问题,却依然无法得到根治,并蔓延至新的一年。1月6日,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南坪东路分公司销售的鲜鸡蛋,被检出氧氟沙星而遭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点名”。从去年10月份以来,至今,永辉超市至少7次因售卖问题食品而遭地方市监局“点名”。

  • 短视频监管不能“一阵风”

    一名农民工网友轻信某短视频平台上的招聘广告,被骗走一年的血汗钱;两名年轻女孩模仿短视频博主在家用易拉罐自制爆米花,不慎引起爆炸和火灾,造成一死一伤……一段时间来,短视频引发的乱象和悲剧频频,令人心惊。如何才能破解短视频监管难题,避免行业陷入“野蛮生长”困境?

  • 福建通报22批次不合格食品 6批次在永辉超市售卖

    据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官网消息,日前福建市场监管局发布2020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第9期)。公告显示,本次抽检发现22批次食品不合格,其中6批次在永辉超市旗下店铺售卖。

  • 近四成移动电源产品质量不过关 南孚产品登“黑榜”

    人手一个移动电源?使用起来并非安全无虞,市面抽检发现,居然有高达近四成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市场监管总局最新通报称:抽查了4个省73家企业生产的75批次移动电源产品,其中29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38.7%。

慢新闻

央视曝光:假的,是摆拍!支付宝紧急回应 央视曝光:假的,是摆拍!支付宝紧急回应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