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市荣昌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特色产业“荣昌夏布”的复工复产。在重庆荣昌夏布小镇,企业陆续复工,销售门店里也迎来选购“荣昌夏布”产品的消费者。图为在荣昌夏布小镇的壹秋堂夏布坊内,消费者在挑选使用荣昌夏布制作的服装产品。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近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的通知》,提出精准有序扎实地推动商贸流通行业复工营业,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重新释放出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稳住和扩大传统消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非生活必需类商品销售和餐饮业在短期内受到明显冲击。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其中,商品零售下降17.6%。出行类商品零售额下滑明显,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和石油类商品同比分别下降37%和26.2%;餐饮收入大幅下降43.1%;限额以上住宿业客房收入下降近50%。
为精准有序扎实地推动商贸流通行业复工营业,实现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通知》提出精准划分商贸流通企业和网点类别,实施分区分级分类精准防控,逐步推进商贸流通行业复工营业。
在扩大传统消费方面,《通知》强调稳住汽车消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任兴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汽车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消费价值高的特点,对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作用。任兴洲说,“汽车消费带动起来后,整个产业链链条带动力就会增强。《通知》指出要扩大传统消费、稳住汽车消费,正是由于汽车产业在零售业占比较高,在传统消费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保障食品、日用品供应也是稳住传统消费的重要方面。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和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7%和3.1%,特别是其中的肉禽蛋类和蔬菜类分别增长37.8%和27.1%。《通知》提出,要保障农产品供应,指导农产品批发市场、菜市场等农产品流通企业有序复工营业;加大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强产销对接,完善物流配送和网点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和销售。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虽然部分消费按下“暂停键”,但疫情防控期间催生了一大批新业态,培育壮大了新型消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实现逆势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
下一步,商贸领域将重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电商平台企业在应急保障供应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其与超市、便利店、社区商业中心、商务楼宇和小区物业等合作,不断创新销售模式,提供集约化配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研发线上产品,拓展线上销售,采用“社区团购+集中配送”“中央厨房+线下配送”“无接触配送”“餐饮+零售”等新发展模式进行经营。
任兴洲认为,这次疫情客观上促进了部分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可以把疫情看作一次‘压力测试’,这次测试凸显了商贸流通企业线上业务的独特作用。”任兴洲说,“同时也培育了很多人线上购物的习惯和理念。线上和线下消费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未来疫情缓和或结束后,线上商贸流通发展会有更大的前景。”
各地还将支持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无人零售、智能超市等。任兴洲表示,数字化改造加大了线上和线下融合的能力,传统商贸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可以使其更加便捷,消费流程更流畅,从而极大提高效率。
消费市场向好态势没变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蔺涛指出,疫情影响是短期的和外在性的,中国消费市场长期平稳增长的基础仍然存在,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的内在发展态势没有改变。
从市场规模看,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巨大,抗冲击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多年来国内市场规模稳步提升,2019年,零售市场规模超过40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持续显现。
从市场潜力看,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乡村市场蕴藏较大潜力,是中国消费市场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强。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中国居民消费增长潜力和优化空间巨大。
从供给方式看,中国网络零售规模稳步扩大,对零售市场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中国的消费只是被暂时冻结,随着复工营业有序推进,市场供给的能力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被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在短期内回弹,并逐步恢复到与收入水平相适应的状态。蔺涛指出,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大、潜力足、韧性强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市场长期稳定增长和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后期随着疫情因素消除,抑制性消费逐步释放以及市场供给结构持续优化,中国消费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本报记者 孔德晨
数据显示,宜家上线“天猫”的第一天,“粉丝”数量逾20万,目前已逾140万。宜家中国区总裁安娜·库丽佳说:“电商在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与阿里合作可以扩大我们的辐射网络,从而与更多消费者互动并建立联系。”
所谓“低欲望社会”,提出者是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源于日本的后泡沫经济时代开始,出现一种消费低迷现象,被称为“低欲望社会”。
网购书籍,签收时发现磨破包装?邮寄水果,收到时却损坏变质?大件家电,送货途中磕碰了却责任不清?网购时代,收寄快递成为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一旦遇到快递包裹受损的情况,消费者往往会承受一定损失,维权也比较麻烦。如何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4月1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生产领域日用消费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示》,该局近期依法对北京市生产领域家具、太阳能热水器等5种日用消费类产品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依据相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和相关标准检验,发现1批次木门、1批次木家具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的饰面层耐划痕性能和覆面表面的耐磨性能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产品易出现划痕和磨损,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许多行业的格局。3月是家居行业营销的重要节点,往年各大家居新品会在此时扎堆亮相。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里,重度依赖线下的家居业扑向了线上风口,“直播云卖货”成为家居品牌和卖场的“救生圈”。
时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家庭装修迎来集中开工、复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近一周建材家具市场采购量节节攀升,各大卖场人气十足,家居市场回暖全面提速。
日前,杭州黄女士向钱报爆料,她和小姐妹在文二西路越·健身会所(兰桂店)充值13万多元的私教课,不久教练离职,但健身会所不愿退钱。她们为此事已奔走了两个多月。
在郑州工作的博士小杨经常在·银色·美之家剪头发。忽然有天,有位店员说年底回馈客户,要请他吃饭,可没想到,饭没吃!自己却被强行拉到另一家理发店纹了眉毛。
最近,一些县长也是拼了——走进直播间,帮助推销、吆喝本地的特产,以农特产为主,当然也不乏旅游宣传。有的地方,县委书记也出镜了,与主播一起同消费者互动。这是疫情以来政务服务模式的拓展,反映出一些地方的领导在狠抓复工复产、促进消费方面的担当、作为,值得点赞。
阅兵女兵同款口红热销、国产电子产品抢手、红色旅游飘红……今年国庆节期间,爱国主题文化类消费、国货品牌消费增长迅猛,浓郁的“家”“国”情怀带“红”了整个国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