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们“宅家”生活的重要后盾,中国生鲜电商在防疫期间迅猛发展。订单激增的同时,网购生鲜“不新鲜”等差评也随之频现:“菜叶都蔫掉了,这还能吃吗?”“买的三条鱼到手,其中有一条竟然变质发臭了!”……但下单容易维权难,一些平台售后服务较差,客服面对消费者反映的质量问题,往往敷衍塞责甚至态度生硬,让消费者心里更加窝火。
笔者一位朋友和家人都爱吃虾,防疫期间,他们几次从盒马鲜生北京某门店订了活虾,但每次收货时都发现,袋子里的虾多数是死的。打电话向客服投诉,对方却不以为然,回复“这很正常”,并拒绝退款。朋友抱怨:“短期内几次下单,每单都碰上死虾当活虾卖的事,这概率不算低吧?客服态度也让我无语。如果东西既不生也不鲜,那何必还叫‘生鲜电商’呢!”
生鲜生鲜,贵在“鲜”字。品质是生鲜电商的立身之本,更何况,伴随消费升级,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生鲜电商行走市场,最要紧的是确保生鲜的品质和新鲜度,如果老拿不新鲜的货品糊弄消费者,牟取眼前利益,迟早会透支消费者的信任,砸了牌子,丢了市场。在信息化时代,以次充好、欺瞒消费者的行为根本藏不住、躲不掉。因此,生鲜电商首先必须高度自律,时刻绷紧品质这根弦,从供应链的源头开始,对生鲜品质进行全程严格把关,这不仅是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的保障,也是对平台自身品牌声誉的维护。
同时,生鲜电商必须认识到售后服务的重要性,加快健全投诉沟通机制,强化客服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重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反馈,认真对待、尽快解决消费者购物中遇到的问题。《电子商务法》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举报机制,公开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投诉、举报。
严抓品质才能赢得口碑,用心服务方能获得认可。“食材质量”“服务态度”“购物体验”等,无疑是用户评价生鲜电商优劣的重要指标。应当说,防疫期间,生鲜电商业绩暴增,并非市场发展的常态。当前,生鲜电商行业竞争持续升级,市场迎来新一轮洗牌。人们看到,自春节前夕至今,也有一些生鲜电商克服种种困难,始终把品质放在第一位,留住了老客户,也吸引了很多新客户。在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上下足功夫的商家,就会走得稳、走得远。
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网购生鲜产品的抽检力度,完善生鲜电商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坚决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对于售后食品发生质量问题如何认定、确认质量问题后如何赔偿等,要有更细化的监管措施。(青 原)
春节临近,大家最关心就是自己置办的年货是否安全、合格。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节日热销食品专项监督抽检,全国31个省市共抽取肉制品、乳制品、饮料、食用油、炒货等13大类1249批次样品,对微生物、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148个指标进行抽检,共有19批次样品不合格,涉及家乐福、中百等商超。
直播电商不断提升消费活力,2019年双11全天淘宝直播带动成交近200亿元,其中,亿元直播间超过10个,千万元直播间超过100个,双11启动仅63分钟淘宝直播带动的成交额就超2018年双11全天。这并非顶点,直播带货仍在快速增长,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直播电商用户规模有望达到5.26亿人,在网民中占比过半,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9160亿元。
一季度,全国网络零售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宅经济”成为市场热点。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家居用品、厨具、健身器材等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比增长超过40%;笔记本电脑、打印机、键盘等居家办公用品销量也呈现10%以上的增长。
自疫情发生以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慈善总会在区委、区政府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2月7日在全区发布了《“抗击新冠肺炎 管城在行动”管城回族区慈善总会接受疫情防控捐赠方式》,得到广大爱心企业、爱心单位、爱心人士积极响应。
网购书籍,签收时发现磨破包装?邮寄水果,收到时却损坏变质?大件家电,送货途中磕碰了却责任不清?网购时代,收寄快递成为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一旦遇到快递包裹受损的情况,消费者往往会承受一定损失,维权也比较麻烦。如何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网上买菜火了起来。不管是传统超市的线上平台,还是电商平台,线上订单都大幅增加。但由于货源组织能力和配送能力不强,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线上买菜的体验并不尽如人意。为了留住用户,一些企业积极采取增加更多预制菜和半成品菜、赠送优惠券等措施。
9日,社交电商淘集集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由于资金未能如期到账,不得不宣布淘集集本轮并购重组失败,接下来公司将寻求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淘集集隶属于上海欢兽实业有限公司,主攻下沉市场,被称为拼多多的“模仿者”,曾宣称注册用户过亿。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退机票难”遭消费者投诉最多。近日,消费者网联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对外发布《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旅游消费投诉分析报告》,8成以上的投诉指向飞猪、去哪儿网、携程、美团四个平台,而同程、途牛、艺龙等平台也有一定量的投诉信息。
11月1日,距离立冬还有一周时间。但对电子烟行业来说,监管的“严冬”却在这一天提前到来了。当天,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通告,向电子烟发出“线上全面禁售令”。禁令迫使电子烟含恨缺席今年的“双十一”电商购物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