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向居民发放3.18亿元消费券,浙江绍兴向市场投放约1.8亿元消费券,广西居民每人都有机会领取价值268元的暖心卡……
为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造成的冲击、提振居民消费信心,近期,全国多地陆续以电子券等形式向居民发放总额不等的消费券,激起了各地网友摇券、晒券、评券的热情。
消费早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规模消费券引发人们的关切:它能不能让消费迅速“回血”;能不能有效激发消费潜力;能不能让居民有真切的获得感?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消费券到底“香不香”?政府跟我“AA制”!
目前,国内消费券发放规模最大的城市南京,发放的消费券包括七大类,其中餐饮、体育、图书、信息等四类第一批发放电子消费券共计5000万元,已经通过网上摇号方式公开发放。另有困难群众、工会会员、乡村旅游等三类消费券,也在陆续发放中。
此前,浙江、辽宁、安徽等地的一些城市也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消费券。苏宁、国美、美团等也推出了“企业版”消费券,规模从数千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面向困难群众的消费券最直接。在南京某早安置小区,有100多户低保困难户。50多岁的低保人员张英(化名)表示,疫情影响外出工作给自己造成了一些生活困难,拿到消费券将从慈善超市订购粮油。“消费券是政府的关怀,当然是多一点好。”她说。
餐饮类消费券最受欢迎。南京大排档市场部经理王慧表示,消费券利好整体餐饮行业。据南京市大数据中心统计,从今年3月15日零时起首批预约活动开启,至22日24时报名截止,预约成功人数超过202万人,累计申请消费券540余万张,其中餐饮券最多,超过183万张。
“刚刚在一家饭店充值200元,自费了100元,使用电子消费券100元。也就是说,我和政府AA制了。”网民“老记宋军”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账单,并对这种方式表示肯定与支持。
体育消费券也颇受欢迎。在南京江宁科学园的科宁羽毛球馆,本周已接待了多名持券消费者,前台收银员建议顾客把几个人的券合在一起一次性抵充更划算。
依托“三月三”打造暖心生活节,广西的消费券迅速成为热点;开展寻味、怡居、乐购等“9大行动”,浙江绍兴呼吁政府员工带头消费……“广西发螺蛳粉消费券”“你预约消费券了吗?”“专家建议发放1000元消费券”“南京将发放3亿消费券”等话题陆续成为网络热搜。微博等平台的消费券使用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网民给“消费券”政策打出“好评”。
数亿元“砸”下去,消费券到底“响不响”?
“门店现在每天大约能上客100桌,只有几桌使用消费券。”王慧认为,餐饮消费券平均摊下来,分到一家门店的很少,对单个门店的刺激作用有限。
新华书店南京新街口旗舰店店长吴敬春说,线上购书已成常态。“消费券更多是改善消费者心理预期,是鼓励消费的呼吁,意在四两拨千斤,不能简单算总量。”
“在短期内可助力提振消费信心,对促进部分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线下服务业快速恢复也具有一定作用。”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月友认为,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是居民消费由政府埋单,属于财政支出的一种形式。本质是政府给全民或特定群体的消费补贴。
“消费券主要是为了引导预期,起到消费的调动作用。”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南京工信部门参与的信息消费券,总规模在1300万元左右,虽然规模不大,但希望能形成正向效应。
“从上周末开始,全市消费市场出现回暖迹象。”根据南京市商务局监测的19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3月20日-22日的营业数据,16家企业的营业额环比前一周末出现增长,平均涨幅为61.84%。
目前,多地发放的消费券,都具有期限短、面向非特定人群和不可转让等特点,既涉及需求收入弹性大的健身和旅游服务消费,也包括了产业链长的手机商品消费,可以显示居民不同的消费偏好。张月友认为,最终能带动多少实际消费,经济和社会效应如何,还有待检验。
“相比直接面向居民‘分红’‘撒钱’的方式,消费券能够更直接地转化为消费行为。”光大证券研报预计,消费券或带动消费额外上升20%。
发放有讲究,消费券怎么“劝”动消费?
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是财政补贴,商家推出的消费券相当打折让利。消费券如何把网络人气变成消费实绩?各方认为,消费券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刺激效果,需要更加精准投放。
“不能全民发放,否则将大大加重财政负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建议,对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大的收入较低、民生负担较重的就业群体给予补贴,并向疫情严重地区倾斜。这样既可立竿见影地帮助受疫情冲击较大的群体渡过难关,也有助于稳定消费。
记者调查发现,个别地方也存在消费券仓促上马、跟风发放的情况,让政府补贴券沦为商家打折券。对此,河北金融学院教师臧建文表示,消费券的发放,应该基于有效的经济数据调查,发给什么样的人、发多大量、通过什么渠道发,要有明确的安排,以期最大限度激发消费潜力,避免口惠而实不至。消费券对发放对象应当有所选择,尽可能实施精准投放。
派发“消费券”各地更应量力而行。“消费券的成本由政府最终来承担的话,一些财政困难的地区将无法采取这种方式。”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说。
业内人士认为,促进消费的最好办法是尽快有序复工复产,让居民实现稳定增收。从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就业创业环境、安全便捷的消费环境,为激发经济活力和潜力打牢基础。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潘晔 邓华宁 杨绍功 参与采写:陈刚 郑生竹
数据显示,宜家上线“天猫”的第一天,“粉丝”数量逾20万,目前已逾140万。宜家中国区总裁安娜·库丽佳说:“电商在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与阿里合作可以扩大我们的辐射网络,从而与更多消费者互动并建立联系。”
所谓“低欲望社会”,提出者是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源于日本的后泡沫经济时代开始,出现一种消费低迷现象,被称为“低欲望社会”。
网购书籍,签收时发现磨破包装?邮寄水果,收到时却损坏变质?大件家电,送货途中磕碰了却责任不清?网购时代,收寄快递成为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一旦遇到快递包裹受损的情况,消费者往往会承受一定损失,维权也比较麻烦。如何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4月1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生产领域日用消费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示》,该局近期依法对北京市生产领域家具、太阳能热水器等5种日用消费类产品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依据相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和相关标准检验,发现1批次木门、1批次木家具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的饰面层耐划痕性能和覆面表面的耐磨性能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产品易出现划痕和磨损,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
时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家庭装修迎来集中开工、复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近一周建材家具市场采购量节节攀升,各大卖场人气十足,家居市场回暖全面提速。
日前,杭州黄女士向钱报爆料,她和小姐妹在文二西路越·健身会所(兰桂店)充值13万多元的私教课,不久教练离职,但健身会所不愿退钱。她们为此事已奔走了两个多月。
在郑州工作的博士小杨经常在·银色·美之家剪头发。忽然有天,有位店员说年底回馈客户,要请他吃饭,可没想到,饭没吃!自己却被强行拉到另一家理发店纹了眉毛。
最近,一些县长也是拼了——走进直播间,帮助推销、吆喝本地的特产,以农特产为主,当然也不乏旅游宣传。有的地方,县委书记也出镜了,与主播一起同消费者互动。这是疫情以来政务服务模式的拓展,反映出一些地方的领导在狠抓复工复产、促进消费方面的担当、作为,值得点赞。
媒体调查发现,很多蟹券存在货不对板、店家跑路、标价虚高等问题,如150元蟹券,大闸蟹采购成本仅50元,有的人历时两年都未能成功提货;有的经销商一边高价卖券一边打折收券,即使一只螃蟹都没卖出,也能收益颇丰。对“纸螃蟹”这种异化了的礼券经济,其隐性危害不容小视,有必要保持警惕。
阅兵女兵同款口红热销、国产电子产品抢手、红色旅游飘红……今年国庆节期间,爱国主题文化类消费、国货品牌消费增长迅猛,浓郁的“家”“国”情怀带“红”了整个国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