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大商场开始陆续恢复营业,但不少市民发现,家门口常消费的餐馆、健身房、理发店等受冲击严重,有的仍处于停业状态。“过年前办的健身卡一直用不了,不知能否直接退款或延期,钱不能打水漂了呀!”市民胡女士有点着急。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了多家门店,发现对于预付卡能否延期或退卡,商家态度不一。对此,法律专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合同不能履行是不可抗力,双方都不承担违约责任,经营者收到的消费者预付款应全额退还。
暂停营业致退费纠纷频现
胡女士去年办了张游泳半年卡,可自打2月份开始,游泳馆就没开过门。“到现在近两个月过去了,还没有复工迹象。”胡女士说,“哪怕最近能开门营业,我也担心会有交叉感染,这张卡岂不是白办了嘛!”
同样烦恼的,还有年前一口气充了3000元餐饮卡的黄先生。“现在餐馆已经开门了,但家里老人还是担心,不让我们出去吃饭,想要把充值卡退掉,商家却一直迟迟不肯处理,只说在向上级协调请示。”市民黄先生感叹道,之前充值时商家特别爽快,但现在提退款却一拖再拖。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疫情之下,预付式消费纠纷问题频现,在美容美发、运动健身以及教育培训等领域尤其突出。从各地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看,受疫情影响,大部分消费者被迫改变消费计划,或者部分经营者无法正常提供服务,导致合同类纠纷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正当多位消费者遭遇退费难时,不少恢复营业的商家又在如火如荼地推销各类花样繁多的预付卡,试图以相对较低的折扣价吸引顾客。“我手里的这张美容预付卡还没来得及用掉,客服又在微信上跟我推荐更多的优惠卡套餐,说价格合适可以囤着,我直接拒绝了。”市民王女士表示,自己最担心门店撑不下去关张,“到时候别说退费,连人都找不到。”
预付卡有效期缩短成焦点
在调查中,多位市民表示,相比预付卡退费,疫情期间预付卡有效期被缩短成为波及大量消费者的纠纷焦点。
“我在一个瑜伽馆办了瑜伽会员,直接缴了年费,疫情影响下,肯定近三个月去不了瑜伽馆,但老板只提在线免费直播瑜伽课,对会员有效期该不该延期避而不谈。”刚毕业不久的屈女士称,自己买瑜伽年卡花了14980元,如果不延期,相当于近4000元打了水漂。
受疫情冲击严重的美容美发行业也出现同样的情况。“楼下的连锁美发门店至今没开业,买的烫染护理包有效期只剩下两个月,还有12次,根本做不完。”王女士表示,当初办卡时谁也没想到会有持续这么长时间的疫情,“等于预付卡的充值金额被狠狠打了折。”
预付卡能否延期或退卡?目前商家态度不一。“我们也损失惨重。”一名连锁美发店的经理对记者表示,“如果烫染护理包所剩时间不多,可以再充一笔钱延期,肯定优惠幅度会比较大。”
而一名瑜伽馆的客服则告诉记者,目前会员卡均不能退费,但可以延期。不过,该名客服对具体延期多久含糊其辞。“从什么时间段算起,可以免费延期多少天,均要根据政府部门的有关文件,以及集团最终具体商量结果来定,现在还说不好。”
消费者维权要留存证据
疫情之下,预付卡消费被“卡”该怎么办?对此,北京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表示,如果合同没有履行,没有实际发生,经营者收到消费者的预付款应该全额退还。“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合同不能履行属不可抗力,双方都不承担违约责任,如果经营者不退还,就是变相让消费者承担违约责任。”
此外,根据合同法相关司法解释,商家如果受疫情期间政府管制影响无法营业,属情势变更,也应适当调整原预付卡的有效期。
记者注意到,尽管2012年出台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将单用途预付卡纳入法律监管范围, 但邱宝昌表示,现行的监管体系仍存在很多漏洞,比如未明确发卡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违约责任、消费者救济途径等,预付式消费法规亟待修订完善。
“消费者维权最大难点是证据的保存,消费者一定要有证据意识。”邱宝昌提醒称,一旦消费关系发生了,履行合同义务的相关证据材料,签订的合同或者购物小票或对方的一些宣传网页、广告宣传等,都要保存好。“消费者实际生活中打官司打不赢,往往就是证据不充分,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中消协一再发文提醒消费者谨慎办理预付卡,当前预付式消费纠纷追回损失非常困难。此外,中消协也特别提醒,疫情结束后,面临资金紧张的经营者可能通过扩大发卡范围、以较高折扣出售预付卡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资金存管、服务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风险。
原标题:预付卡纠纷多发,能否延期成焦点
卡萨帝空调链群在这一用户基本需求的推动下,不仅仅将解决家庭呼吸环境清洁问题作为重点,还带领匠人们提出了一系列原创科技,让用户在家中不仅能通过语音操控还原阿尔卑斯、新西兰等多地空气环境,还以全新的智慧空气生态自动管理空气、主动服务用户,带来了可以智能识别男女、老幼身体温差并实现个人定制温度的多温区送风,在双涡流增压系统下进行立体环绕式送风的双循环软风等多项全新科技。
近日,信用中国网站公示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杭州市拱墅区消防救援大队对浙江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国美”)杭州第二十九分公司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未保持完好有效案,罚款人民币5000元。
日前,杭州黄女士向钱报爆料,她和小姐妹在文二西路越·健身会所(兰桂店)充值13万多元的私教课,不久教练离职,但健身会所不愿退钱。她们为此事已奔走了两个多月。
北京各大商场开始陆续恢复营业,但不少市民发现,家门口常消费的餐馆、健身房、理发店等受冲击严重,有的仍处于停业状态。“过年前办的健身卡一直用不了,不知能否直接退款或延期,钱不能打水漂了呀!”市民胡女士有点着急。
据新京报记者调查,在整个账号买卖黑产链条中,卡贩子,即在业内所谓的“卡商”,处于网络黑产的上游地位。有知情人就透露,黑产人员只需要通过卡商和接码平台即可获得手机号和验证码,再利用自动化程序工具,即可完成整个注册流程。目前,不少接码平台已“入驻”微信公众号,通过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注册多个APP的账号。
“金九银十”,如今正是家装旺季。今天上午,西城法院到新街口西里三区召开家装合同纠纷通报会。会上通报,西城法院近5年来审理的家装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法官以案说法,对家装纠纷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教居民们如何通过增强防范意识、妥善签订合同避免纠纷、减少损失。
记者调查发现,海豚家小黑卡在一些营销号上投放的广告涉嫌虚假宣传,“3折喝奶茶的优惠根本不存在”。有用户则表示,海豚家声称“免费领取小黑卡”实际上也并不免费,涉嫌误导消费者,恶意引流。而对于活动规则,平台标注与客服解释也前后不一。
4月16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称将高度关注停止经营、消费纠纷频发等各类风险信息,并表示将向发卡企业宣传复工复产复市和促消费等相关政策,鼓励发卡企业增强信心,用足用好各类政策措施,尽快克服当前困难,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上周五,本报报道了消费者质疑美的空调促销“名单造假”事件后,在大河报C先生维权和新浪黑猫投诉共同打造的媒体维权联盟上,记者再次接到消费者对美的空调的投诉,双十一期间购空调,说好的满6000元送300元猫超卡,等了1个半月还没收到,“到后来连回复也没了”。
健身房老板“跑路”,数千元消费卡作废;饭店公告“撤场”,预存消费金无处索偿;教育机构宣布倒闭,过万元课程费“打水漂”……疫情期间,多地频现预付卡纠纷。仅2月份以来,全国有数十家教育培训机构因关停、不返还消费者预交费被投诉,其中不乏知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