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集中发布消费券相关政策,为消费群体送上几百万到上亿元不等的“红包”,引发广大消费者持续关注。“消费券”究竟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实惠?与疫情之下的经济复苏存在怎样的关联?消费者应该如何用好消费券?带着这些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5天带动消费近千万元
在南京工作大半年的孙女士近日和朋友分享了一件“喜事”:在“我的南京”APP上,她抽到了一张满150减100的餐饮消费券。“本来不打算出去吃,有了券的话就忍不住出去看看。”
孙女士口中的“消费券”,是最近南京市民热议的话题之一。为推动服务业全面复苏,南京市政府采用多批次网上摇号方式公开发放电子消费券,共计摇出67万笔消费券,在5天内带动消费近千万元。
除南京外,消费券成为近期国内多地拉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3月18日,浙江省宁波市宣布实施产业联盟“千企万品”百亿云促销计划,各企业将联合或独立发放消费券、代金券、优惠券等,为消费者献上200亿元“红包”。
与南京相比,宁波的做法更注重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宁波商务局局长张延介绍说,促销活动将引导当地部分龙头企业、优势行业组建产业联盟,动员广大相关企业通过各类云平台,将更多优质商品以更明显的价格优势直接进入销售渠道。
贝发集团是此次促销活动的倡议企业之一。作为长期关注文具制造的龙头企业,2月22日起该集团便尝试发放“企业消费券”,消费者免费领取后享受商品零售价最多70%的抵扣。“除了消费券,我们正加快打造疫情下文创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共同体。”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说。
在山东,泉城济南面向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文旅企业推出2000万元惠民消费券。3月26日,浙江杭州也宣布发放16.8亿元消费券,首期消费券预计发放200万份,价值为50元(内含5张10元通用消费券),消费满40元政府补贴10元。
此外,一些大型电商平台也加入了这场消费券“竞争战”。据支付宝方面介绍,3月18日起上万商家在平台上摆起了“线上大集”,预计参与商家将为消费者发放超千万张最低1折的优惠券。
多角度优化消费券发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消费券是“居民未来进行消费时的支付凭证”。消费券的涉及对象往往深受疫情影响,因此该券可刺激弱势领域及群体的消费需求。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行业人士对消费券能产生的实际效果预判不尽相同。有分析认为,多地此刻竞相推出各类消费券,与进一步改善疫后消费环境,夯实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考量不无关联,该券的发行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表示,当前需要一些适当的刺激政策来提振消费,以回补因疫情影响而受到遏制的消费需求,从而加快消费市场恢复速度。
“对商家而言,消费券带有竞争性质,每个商家依旧需要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盘和林认为,消费券让居民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更有获得感,并有助于逐步达到消费、投资和生产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也有观点认为,对一些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群体而言,本来收入就锐减、“归零”甚至负债,此时还要让他们“掏腰包”可谓难上加难。还有网友反映,一些城市虽然把消费券的“广告”做得很大很响,可身边朋友却“完全不知道”,或几乎没有途径获得消费券,似乎“口惠而实不至”。
“消费券的设计和发放需要从覆盖面、普惠面、撬动面等角度去考虑优化,以产生更理想的效果。”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建明认为,发行消费券的地方部门需要确保消费者的领中概率、保障消费者受益的公平性,适当控制消费券面额、发放频率、领取方式,合理确定撬动内需的杠杆。
“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要缩小消费券发放的漏损面,制定企业商家参与协议,规避消费券方式可能引发的变相加价、恶性竞争、企业垄断、资源浪费、社会成本增加等弊端。”王建明说。
多管齐下提振消费市场
不难发现,此次各地消费券发放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借助了“云端”进行发力。“‘上云’的新型消费券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消费者,特别是‘90后’等年轻群体消费习惯的转变。”宁波纺织服装协会会长胡纲高表示,当消费者在疫情期间接触了“到家模式”等新事物,疫情之后其消费心理也会发生一定变化。另外,企业还须重视转型,寻求多元化经营。
国家统计局官网3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万亿元,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5%。尽管受疫情影响,1-2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实现“逆势增长”。
王建明建议,在消费券之外要充分打好“组合拳”,借助新技术有效提升消费回升成效。例如,利用利率、贷款等经济手段推动市场消费持续升级,保障有效的市场供给是值得尝试的举措。相关部门还可以借助AI、5G、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驱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消费市场变革,以产业升级推动消费升级。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王建明认为,当前,可以考虑调整公积金缴存和提取政策。对企业采取延缓缴纳、降低缴存比例以支持其渡过难关;对居民则可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降低疫情带来的收入下降影响。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蔺涛发表文章认为,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大、潜力足、韧性强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市场长期稳定增长和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后期随着疫情因素消除,抑制性消费逐步释放以及市场供给结构持续优化,我国消费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数据显示,宜家上线“天猫”的第一天,“粉丝”数量逾20万,目前已逾140万。宜家中国区总裁安娜·库丽佳说:“电商在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与阿里合作可以扩大我们的辐射网络,从而与更多消费者互动并建立联系。”
所谓“低欲望社会”,提出者是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的大前研一。源于日本的后泡沫经济时代开始,出现一种消费低迷现象,被称为“低欲望社会”。
网购书籍,签收时发现磨破包装?邮寄水果,收到时却损坏变质?大件家电,送货途中磕碰了却责任不清?网购时代,收寄快递成为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一旦遇到快递包裹受损的情况,消费者往往会承受一定损失,维权也比较麻烦。如何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4月1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生产领域日用消费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示》,该局近期依法对北京市生产领域家具、太阳能热水器等5种日用消费类产品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依据相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和相关标准检验,发现1批次木门、1批次木家具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的饰面层耐划痕性能和覆面表面的耐磨性能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产品易出现划痕和磨损,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
日前,杭州黄女士向钱报爆料,她和小姐妹在文二西路越·健身会所(兰桂店)充值13万多元的私教课,不久教练离职,但健身会所不愿退钱。她们为此事已奔走了两个多月。
在郑州工作的博士小杨经常在·银色·美之家剪头发。忽然有天,有位店员说年底回馈客户,要请他吃饭,可没想到,饭没吃!自己却被强行拉到另一家理发店纹了眉毛。
最近,一些县长也是拼了——走进直播间,帮助推销、吆喝本地的特产,以农特产为主,当然也不乏旅游宣传。有的地方,县委书记也出镜了,与主播一起同消费者互动。这是疫情以来政务服务模式的拓展,反映出一些地方的领导在狠抓复工复产、促进消费方面的担当、作为,值得点赞。
随着网络时代到来,搬家服务也走到了线上。近几年,各路资本杀入同城货运行业,由于竞争激烈,一些货运平台便通过“低价战”吸引客户。表面来看,这对客户来说是好事,但司机的收入被压得很低,导致一些货车司机私下加价,极大影响了消费体验。
媒体调查发现,很多蟹券存在货不对板、店家跑路、标价虚高等问题,如150元蟹券,大闸蟹采购成本仅50元,有的人历时两年都未能成功提货;有的经销商一边高价卖券一边打折收券,即使一只螃蟹都没卖出,也能收益颇丰。对“纸螃蟹”这种异化了的礼券经济,其隐性危害不容小视,有必要保持警惕。
阅兵女兵同款口红热销、国产电子产品抢手、红色旅游飘红……今年国庆节期间,爱国主题文化类消费、国货品牌消费增长迅猛,浓郁的“家”“国”情怀带“红”了整个国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