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超市,也不去菜市场,只需刷刷手机、动动手指,生鲜就能送到家。如今,国人的买菜方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线上买菜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为何青睐线上买菜?线上买菜价格实惠吗?
“虽然经常网购,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前我在线上买菜的次数屈指可数。疫情初发时,我尽量减少外出买菜,尝试在线上下单。我发现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上蔬菜、肉类、水产、豆制品、奶制品、调味品等一应俱全,还能送货上门,真的很方便,线上买菜的习惯就这样养成了,现在我基本上都是在生鲜平台买菜。”北京市民王女士告诉国际商报记者,鉴于其平时工作忙,还要照顾孩子,一般都是趁着午休时间或是下班路上打开手机APP选择所需食材下单,到家后就能收到货品,节省了很多时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线上买菜的消费习惯正在养成,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在线上买菜。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谢阿姨正是其中之一。“女儿经常刷刷手机就把菜买了,送来的蔬菜不仅品种多样,食材也很新鲜。我看着很心动,就让女儿帮我下载了几个APP,教我在手机上下单买菜。现在我已经可以熟练地挑选商品、支付结算了。”谢阿姨对国际商报记者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在线上买菜的经历:“第一次下单买鲈鱼时我有些担心,毕竟是生鲜。收到货打开发现,包装袋外面放了很多冰块用来保鲜,鱼也收拾得很干净,清蒸后味道鲜美。这次购物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之后遇上雨雪天气我都是线上买菜。”
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留住回头客,各大生鲜电商平台都在菜品品质、配送过程等方面下功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一些生鲜电商平台上,消费者可以溯源肉类等商品,了解供货来源、供货时间和检测保证等信息。有些菜品包装上也会贴有二维码,消费者扫描后即可看到上架日期、批次号、供应商等信息。配送过程中商家也更加注重细节,如活鱼配送的包装袋中不仅会加水,还会注入氧气,刚刚宰杀处理的鱼也会在外包装袋里加冰块保鲜。
为了“抢”时间,在不少生鲜电商平台从用户下单到骑手出发配送的整个操作过程能够控制在几分钟内完成,从消费者下单到菜品送达一般仅需30分钟。
虽然线上买菜很便捷,但价格依然是消费者买菜时最关注的因素。消费者线上买菜实惠吗?
王女士感觉线上买菜的价格比实体店贵一些,但足不出户就能吃到新鲜蔬菜,节省了不少时间成本。不仅如此,为赢得更多消费者,生鲜电商平台经常推出“秒杀”“满减”“优惠换购”“买赠”等促销活动,打折力度也很大。以“秒杀”商品为例,其价格甚至比超市还划算,而且货品质量依然有保障。“现在生鲜电商平台越来越多,消费者拥有众多选择,可以在线上货比三家,包括品质、价格和配送时间等,选择最有竞争力的平台来购物。”
北京市民赵女士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线上购买的菜送达后,有时会收到商家发来的信息,告知订单中有商品因重量或数量不足产生退款,订单签收后将退回支付账户。虽然钱不多,但这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商家的诚信。
相较于年轻人,中老年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谢阿姨平时还是更愿意到超市、菜市场买菜,“看得见,摸得着,有的菜更新鲜,价格也更便宜”。
王女士还说,如果去超市采买,周末要特意抽出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想着既然出一趟门就多买一些,偶尔有些蔬菜水果吃不完,存放得也不新鲜了,扔掉造成不小的浪费。相比之下,线上买菜随吃随买,随买随到,也减少了浪费。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基于大数据平台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
1月19日,商务部表示,2020年我国消费呈现稳步复苏态势,全年社零总额39.2万亿元,比上年下降3.9%,
19日,国家药监局于官网发布的《关于修订速效救心丸说明书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提出,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在现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房子的价格已经变的让很大一部分人承受不起。但是还是有很多需要房子的人对此努力着。所以,在买房时如何跟受访者或者开发商谈降价问题,就变得格外重要。
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行业,居民生活服务业对方便群众生活、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居民消费发挥着重要作用。
1月12日,桐柏县消费扶贫展销中心揭牌仪式在县产业集聚区举行。
河南体彩大奖不断,频频为购彩者送出惊喜,大乐透表现尤为亮眼
“95后”“00后”正踏在消费的潮头浪尖,这一点并不新奇。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消费规模和体量日益强大,逐渐成为商业世界乃至中国经济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2月17日至21日,河南林州红旗渠景区通过搜狐新闻、网易新闻、凤凰网、沃视频、央视网、斗鱼、虎牙、快手等客户端进行线上直播,开启“云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