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黄金周,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据商务部监测,除夕至农历正月初六(2月11日至17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增长4.9%。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就地过年的新形势、新情况,全国消费市场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变化。非接触、少聚集安全消费成为共识,预约制、错峰式休闲度假广受推崇,居家购物、网上过节、到家服务、近郊游玩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品质性、升级型消费需求集中释放。
商品消费大幅增长。就地过年推动居家用品消费大幅增长,年货礼盒、家电家居、休闲食品、换季服装、健身器材等传统产品销售火热,金银首饰、美妆产品、鲜花手礼等品质商品消费尤为旺盛。春节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的珠宝首饰、服装、通信器材、家电数码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0.8%、107.1%、39.0%和29.9%,部分电商平台健身器材销售同比增长49%。数据显示,全国10个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日均客流量同比增幅超200%,达到2019年春节同期86%的水平。
新型消费表现亮眼。疫情防控带动安全、智能消费迅速壮大,无接触交易服务加快发展,网购年货、“云端过节”、数字红包等消费方式成为今年春节新潮流。借助不打烊的网购、快递等渠道,就地过年群众与家乡亲人互寄年货特产。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的“全国网上年货节”,开展20多天网络零售额就超7000亿元。
餐饮消费红红火火。今年春节,广大餐饮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丰富提升菜品,创新线上线下经营模式,努力为消费者特别是就地过年群众提供安全、优质、多样的餐饮服务,年夜饭套餐、半成品年夜饭外卖销售火爆,线下餐饮表现也十分抢眼。春节期间,大型支付机构监测餐饮商户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3倍,部分外卖平台线上餐饮消费额增长2倍以上。
就近休闲广受欢迎。就地过年带火本地游、周边游、短途自驾游,各地公园、景区、博物馆、电影院、滑雪场等休闲娱乐场所客流量明显增长,城市郊区度假酒店、民宿等预订火爆。多部国产电影上映,引爆春节电影市场。春节期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70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今年开年仅一个半月,电影票房即突破10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一半。
生活必需品量足价稳。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趋稳、稳中有降。据商务部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零售企业和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监测,2月17日粮食零售、批发价格比节前(2月10日)分别下降0.1%和0.4%。
2021年春节,因就地过年,本地游、本地看房成了部分家庭的重要活动。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报告显示,虽然春节期间因为各地网签系统暂停,数据有所缺失,但大部分项目都开门迎客,预计成交量将刷新春节期间历史纪录。
2021年春节,多地倡导就地过年,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也“开门迎客”。春节一般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一二线楼市的成交淡季,但今年春节一二线城市楼市“淡季不淡”。
2月9日上午,周口华耀城鞋帽商会会长、爱心企业家张来中在周口市川汇区华耀城办事处人员的带领下,走进辖区郭庄行政村,看望慰问该村老党员、脱贫户等群众,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并致以新春祝福。
春节假期后首个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今日(18日)24时开启。机构分析,进入2月后,国际原油市场继续保持强劲走势,国内油价本轮上调预期较浓。
2月11日0时至2月17日16时,郑州市120指挥调度大厅共接听120急救电话5812个,派诊1987次,接诊病人1746人。
2021年,汽车市场迎来开门红,继1月份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之后,2月份市场销售也呈现出可喜形势。
进入2月份,深圳、北京、上海三个一线城市陆续出台政策,整治租赁市场乱象,引导长租市场稳健发展。
深圳“龙华数字人民币春节留深红包”活动、苏州“数字人民币·苏州年货节京东专场”、“数字王府井 冰雪购物节”活动……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许昌市建安区人民法院院党组带着组织的关怀和祝福开展节前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