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0糖”概念火出圈的某品牌饮料最近“翻车”了。据澎湃新闻网等媒体报道,日前,该品牌就宣传0蔗糖致歉,称在相关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糖”和“0蔗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目前该品牌已经对产品进行了修正升级:包装从原来的“0蔗糖 低脂肪”改为“低糖 低脂肪”。
“0蔗糖”“0糖”“0脂”“0卡”,这样的标签契合了现代消费者对于健康的追求,也让一些商家看到了商机。有的品牌自成立之初便以“健康饮品”“无糖引领者”等积极健康的形象示人,受到年轻群体和有减重需求群体的欢迎。
作为上述两个群体“交集”中的一员,笔者与大多数人一样,也曾被上述饮料“0糖”的卖点所吸引。此次该品牌翻车,除企业“不讲武德”外,还与多数消费者都存在知识盲区有关,想当然地认为“0蔗糖”等于“0糖”,从而忽视了饮料食品原材料本身还有乳糖、果糖等。
曾有实验证明,虽然杯装奶茶可以选择是否加糖以及相应甜度,但其带来的热量变化就一杯奶茶而言区别很小,选择五分甜、七分甜,更多的只是心理安慰。同时,一些宣称“0糖”的食品饮料,为保持口感可能会加入人工甜味剂,即便其热量低到可以忽略,但绝不等同于“无糖”。而且人工甜味剂与蔗糖相比,更容易诱发某一类疾病。
由此而言,“0糖”更像是一种消费陷阱,甚至可能在为消费者的健康埋雷,说白了,就是商家在洞察消费习惯与趋势的基础上,与消费者打的心理战。
对于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是衡量公众科学素养的指标之一,“0糖”概念“俘获”不少消费者的心,或许恰恰说明公众的科学素养有待提高,一方面,是公众自身可以多一些刨根问底的态度和主动学习;另一方面,相关机构和单位应该致力于拓宽科普渠道,建立共享共治的权威科普及辟谣平台等,让伪概念无处遁形。
此外,行业标准与监管也要跟上。2020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拟规定,鼓励食品生产者在食品标识上标注低油、低盐、低糖或者无糖的提示语;食品标识不得以“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强调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此举实际上是敦促、要求商家真实地向消费者提供食品信息,杜绝概念炒作。应该正视的是,根据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0糖”之类的口号已经涉嫌虚假宣传。守法经营、依法办事,少打擦边球、少误导消费者,在相关规定、规则逐渐完善的背景下,商家应该学会的是算大账。(张子谕)
以“0糖”概念火出圈的某品牌饮料最近“翻车”了。据澎湃新闻网等媒体报道,日前,该品牌就宣传0蔗糖致歉,称在相关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糖”和“0蔗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目前该品牌已经对产品进行了修正升级:包装从原来的“0蔗糖 低脂肪”改为“低糖 低脂肪”。
元气森林日前声明承认旗下产品虽标榜“0蔗糖”但并非无糖,消息传出后,元气森林被认为“人设”崩塌。
日前,新零售智库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字中心(CBNData)发布《2021“颜值经济”新消费趋势报告》。报告称,近6成年轻人对自己的容貌并不满意,其中女生对此更敏感、男生的“非常焦虑”比例更高。
近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化妆品专营店、大型商超、药店等开展化妆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用“妆”安全。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茶叶市场持续攀升,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以电商为首的渠道端、以新茶饮为首的消费端亮点频出。
截至4月14日收盘,Choice数据显示,家电行业近一个月以来累计涨幅已超5%。经历了传统淡季消费,以及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家电运营成本构成的压力,家电市场4月将迎来传统旺季,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
2021上海车展19日开幕,一名女士身穿“刹车失灵”字样的T恤衫,站到车顶在特斯拉展台维权,一时成为舆论热点。出现这样的事情,到底是车主的不体面,还是车企的不体面呢?
Hello Kitty主题乐园、FE赛车主题公园、Discover极地探险主题乐园等旅游主题公园项目相继落户;与80%以上的世界排名前30强药械企业开展医疗旅游合作;全球消费精品头部企业纷纷抢滩……海南正成为海内外文旅产业和消费品牌青睐的投资热土。
近日,浙江省海宁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了一起消费投诉,消费者称在某商场购买了热水器,安装后发现生产日期是3年前的库存机,要求换新机。经调解,由商家向厂家申请后,在国家规定的“三包”期限界满后,再延长保修3年。据悉,今年第一季度,海宁市消保委受理的有关家电类商品投诉,比去年同期增加136.36%。针对该现象,海宁市消保委发布2021年第2号消费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