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 桥
“4月份,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兴动能培育壮大,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发展态势。”在国新办5月17日举行的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如是指出。
4月份消费增长继续保持扩张态势。据付凌晖介绍,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53亿元,同比增长17.7%,两年平均增长4.3%;环比增长0.32%。付凌晖说,消费保持稳定恢复有很多有利条件,一季度消费在三大需求当中的贡献率已经回升至最大。
消费增长保持扩张态势
付凌晖说,4月份消费增长仍然保持扩张态势,呈现三个特点:
从消费类别看,在商品消费恢复的同时,服务消费也保持恢复。4月份商品零售两年平均同比增长4.8%,与1-3月份持平。从服务消费来看,4月份餐饮收入两年平均同比增长0.4%,一季度两年平均下降1%。
从消费形态来看,网上零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两年平均同比增长15.6%,比1-3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从实体店零售来看,两年平均增速也比前月有所加快。
从商品零售来看,多数商品零售类别都保持增长,18个大类当中有17个大类两年平均增速都保持了增长。其中,基本生活类、升级类商品零售增速较快。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前2个月相比,4月份社零额同比增速放缓,这主要在于基数效应。消费市场持续稳定复苏的整体趋势没有发生改变,且社零额已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的水平。从结构上看,以线上零售为代表的新型消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体育娱乐、金银珠宝、通信器材等升级消费品增速都显著好于整体,反映出居民消费结构仍在不断优化。
“整体来看,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政策利好不断释放,疫苗接种普及程度日益提高,企业经营稳步回暖,国人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持续改善,这些都是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复苏的重要动力。”付一夫同时提醒,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仍在一定程度上掣肘消费进一步增长,同时居民收入同比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未来需要继续在上述领域发力。
扩消费众多利好可期
付凌晖说,当前国际形势仍比较复杂,全球疫情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前景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恢复仍处在恢复进程之中,恢复当中尚存不平衡现象。不过从下一阶段来看,消费保持稳定恢复有很多有利条件。
“尽管近期出现了一些局部疫情,但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较好,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随着经济恢复,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在改善,有利于增强消费预期。随着就业改善、居民收入增加、整体消费环境改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还会持续提升。”付凌晖说,从这些方面来看,预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会持续改善。
付一夫亦表示,未来消费市场将继续保持可观的增长之势。从需求面看,消费者信心以及消费者对后续市场走势的预期都在日益改善,同时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扩大了民众出行范围,继而带动服务业恢复,这将为消费需求的稳定与消费潜力的释放打下良好基础。从供给面看,各种新型消费业态风生水起,加之国内免税经济壮大,引导着海外消费回流。从政策面看,从中央到地方都将促消费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抓手,各种利好不断涌现。
据5月16日央视报道,以往临期食品的处理是不少商家面临的难题,如今,这些临期食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在某电商品台上,卖临期食品的店铺就有近万家,过去一年约有200多万用户购买临期食品,以年轻人为主。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为89.54亿张;2020年,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交易3454.26亿笔,其中消费业务1776.05亿笔。
不久前,住建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2年底,数字家庭相关政策制度和标准基本健全,基础条件较好的省(区、市)至少有一个城市或市辖区开展数字家庭建设,基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生活服务模式。到2025年底,构建比较完备的数字家庭标准体系。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加上特斯拉近期频频因为质量问题引发关注,新老能源汽车投诉热逐渐成为新型消费纠纷,汽车消费维权问题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4月26日,河南广播电视台在郑州举行“《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创享峰会”,在弘扬传统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的总体目标下,把“中国节日”作为抓手,以全年的中国传统节日为依托,融入互联网思维与国潮元素,利用技术赋能,以全新的艺术形式为观众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带动文化寻根热潮,释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消费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从强力推进特色文旅消费、加强城区消费高地建设、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提振大宗商品消费、促进新型消费发展、加强政策措施引导、营造舒心放心环境七大方面提出30条措施,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规模。
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从铁路快速发展打破的“地理桎梏”,到路网不断延伸扩大的“朋友圈”,我们可以看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高铁安全快捷、温馨舒适的优势受到旅客青睐,铁路发展稳中向好、服务全局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