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为进一步促进消费加快有序恢复发展,以发放消费券为代表,各地纷纷出台力度足、范围广的促消费举措,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突出的行业加大帮扶力度。让有关举措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将更好地满足群众消费需求,助企纾困。
消费涵盖餐饮、零售、旅游等多个行业,涉及要素众多,流动性大、关联性高。今年以来,消费领域企业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面临诸多困难,亟须精准施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生存发展能力。同时,消费与群众生活关系最密切,需要平稳有序恢复和不断升级。各地出台发放各品类消费券等促消费举措,有利于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各地也可通过拉动需求端回升,带动供给端恢复,从而畅通经济循环,发挥生产和消费之间良性促进作用,推动经济加快恢复。
在北京,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的具体措施》提出7方面27条具体措施,包括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发放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的京郊住宿消费券,单笔订单补贴折扣为5折等措施,帮助企业分担防疫成本,同时在汽车、数字、服务、家装等重点消费领域加大支持力度。在宁夏,先后出台稳保促“50条”、消费恢复“30条”、扩大消费“17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截至6月30日,宁夏共发放各类实物券、消费券等318万张。近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抓好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全力帮助餐饮企业和从业者重拾信心、渡过难关。
频频出台的促消费举措在扩大消费方面释放出真金白银的优惠,对提振内需的撬动作用也在逐步显现。以北京为例,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从消费端挖掘餐饮业复苏潜力,是加速餐饮行业走出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再以宁夏为例,截至6月30日,宁夏发放各类实物券、消费券直接带动消费12.7亿元,间接拉动消费70.8亿元,消费市场由逐步恢复向迅速回暖加速转变。
可以看到,以消费券为代表的一批促消费举措的效用正在逐步显现,接下来应当继续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落实好已出台的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措施,推动消费持续恢复。
首先,应当继续加力稳住大宗消费。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的意见》,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推动汽车平行进口持续健康发展、优化汽车使用环境、丰富汽车金融服务等政策措施。接下来将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下乡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确保有关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其次,应当不断优化消费平台载体。从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到推动步行街高质量发展,统筹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示范创建,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再到加快健全县域商业体系,推动供应链、物流配送、商品服务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一系列举措持续扩大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
再次,还应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可因地制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活跃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
当前一系列促消费举措在实施中还应更加精准。如消费券发放主体、发放渠道、事后监管等各环节均应有科学设计和监督;使用过程中应明确消费券补贴领域,以及补贴流程和方法等。通过综合施策有效释放消费潜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冯其予)
近年来,城市骑行氛围日渐浓厚,带火自行车及相关配套产品消费,线上线下消费数据均显示出市场的火热。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完善以及人们对运动健康理念的追求,自行车骑行已不止于日常代步,自行车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7月14日,记者与张小泉方面取得联系,其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已经与上述消费者建立联系,正在协商解决中。
促进家电消费,不仅是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的必然之举。开展以旧换新,激活存量市场;开发新产品、推出新功能,拓展增量市场;聚焦下沉市场,布局门店渠道,建立服务体系……立足家电消费的升级需求,以更高水平供给创造更多层次需求,家电市场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助力消费提质扩容。
汽车、家电、家具等大宗消费,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据相当比重。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占我国消费市场总体的38%,具有巨大消费潜力。
从打造中部时尚消费中心到全国新零售产业基地,金水区底气何在,抢滩“新消费”的背后,又在谋划着怎样一盘大棋呢?
7月13日上午,以“创造力、向新力、生命力”为主题的2022中国(郑州)新消费产业品牌峰会在郑州隆重举办。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被更多人接受,健康产品和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健康消费市场将加速释放,前景可期。
盛夏已至,多地持续高温预警,各类清凉家电热销。除了传统的冰箱、空调等夏季旺销产品外,空气循环扇、制冰机、苏打水机等新品类家电产品也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但是,这些新产品往往缺乏相关标准,价格也相差悬殊,消费者选购时常常担心自己交了智商税。
在发挥消费券短期内稳消费重要作用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用好消费券在改善消费预期中的作用。首先,要发放更多非定向的消费券;其次,要对中低收入群体在发放消费券时辅之以其他的配套措施;再次,要加大服务领域的消费券实施力度;最后,要以消费券为杠杆,提升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