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4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多个渠道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2940.77万件,同比增长23.5%。其中,投诉1310.38万件,举报472.23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19亿元(人民币,下同)。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从近三年趋势看,因平台经济的跨区域扩张、人口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市场要素的跨区域配置,广东、浙江、上海、北京4个省市的消费正在加速集聚。消费投诉数量与消费活跃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四省市消费投诉数量在全国的占比从2020年的31.8%增长到2022年的45.16%。消费投诉的加速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供给侧发展的不平衡,需要进一步恢复和扩大中西部地区消费,推动更高质量、更加平衡的发展。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需求激增、供应不畅,价格异常波动、产品质量问题频现,相关投诉举报咨询量一度呈井喷式增长。2022年11月10日至2022年底,全国12315平台接收相关投诉举报24.11万件,同比增长3.88倍,环比增长2.95倍,最高峰值达到19.5倍。其中,投诉14.18万件,举报9.93万件,挽回经济损失498.17万元。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高,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2022年,平台接收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1.6万件,同比增长62.84%。
近年来,“新消费”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一些侵权新情形与维权新难题也逐渐暴露,反映了消费维权的新痛点。例如,2022年,数字藏品(NFT)等新模式问题抬头,监管难度加大,相关诉求5.97万件(上一年仅198件),主要集中在不发货、不退款、恶意哄抬价格、收取高额手续费、随意封禁消费者账号等。“盲盒”热潮下,消费者诉求高达4.14万件,同比增长61.72%。(记者 刘亮)
广东人都吃过的咸菜可能出问题了!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全国12315平台、电话、传真、窗口等渠道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咨询2940.77万件,同比增长23.5%。针对广告违法、虚假宣传等举报立案28.11万件;针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举报立案6.3万件,主要涉及销售不符合安全要求产品、假冒伪劣、欺诈消费者等;针对食品安全违法举报立案4.87万件。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14日消息,为进一步破除隐性门槛,促进涉企收费行为规范,帮助企业轻装前行,推动降低市场主体运营成本,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持续组织开展重点领域的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收费主体11.7万家,查办违规收费案件2622件,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3亿元。
良好的信用是企业走向成功的“绿色通行证”,但企业受到行政处罚后,处罚信息将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企业或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享受政策、银行贷款等方面受到限制。公示的信息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如何消除负面信息、修复信用成了受罚企业的大难题。近年来,潢川县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失信经营主体信用修复行动,切实助企纾困,进一步提升企业信用意识,重塑企业良好信用,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3月9日,鹤壁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科科长袁永利、经开分局副局长张玉良一行到天海汽车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中国质量奖申报推进会。
近日,汝南县市场监管局组织人员前往辖区商超及学校食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与消费者维权服务。
3月13日,濮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2023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工作会议,传达万正峰同志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批示,总结经验,分析形势,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管红光作工作报告,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自超主持会议。
近日,西平市场监督管理局东关市场监管所召开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经营者培训会。
3月13日,正阳县市场监管局在四楼会议室举行2023年度市场监管业务知识培训班开班仪式,全体班子成员、局机关各股室人员、所(队)长参加会议。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优化消费环境,推动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