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关注  > 正文

透支消费者信任 扫码消费岂能变成“强制关注”

2023-08-30 09:32:5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5034

透支消费者信任,只能获一时之利

扫码消费岂能变成“强制关注”(网上中国)

“不扫码注册会员,没法点餐”“得扫码关注才可以缴停车费”“必须关注公众号才能开发票”……本应带来便利的二维码,如今却因强制关注公众号缴费、被迫授权个人信息等情况的出现,成了消费的“拦路码”。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强制扫码”影响消费体验

“扫码点餐,必须先关注公众号,不然点不了。”近日,家住江苏扬州的刘女士在一家餐馆扫码点餐时,却被提示要关注商家公众号并授权她的手机号码等信息。“如果不选择‘同意’就没法点餐,我只能照做。”

“但扫码关注只是一个‘开始’,之后有些商家公众号会没完没了地给我推送垃圾信息。”刘女士说,各种营销广告令她烦不胜烦,还有些商家在扫码点餐时,要求提供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或者要求开通访问消费者位置信息权限,让人感到不安。

类似的行为并不少见,如今,“强制扫码关注”频现多种生活场景。

“最近在一家商厦出停车场时,我没有提前缴费,本来以为扫出口闸机的那个二维码就可以显示交多少钱,但没想到要先关注公众号,点击其中的停车缴费菜单跳到小程序后,才能完成付费,非常麻烦。”上海居民赵先生说。

为了应付监管,部分商家甚至打起了“擦边球”。比如有些店铺的商家在结账时要求消费者下载使用该店APP,否则只能选择现金支付,无形中导致消费者体验大打折扣。

专家认为,技术进步应使百姓生活更加便捷,“强制扫码”忽视了消费者的意愿和感受。部分商家靠“霸王条款”与耍“小聪明”透支消费者信任,只能获一时之利,最终会砸了自己的生意。

个人信息泄露带来安全隐患

商家设计“强制扫码”,背后离不开利益驱使。近日,上海市消保委调查了29家知名度较高的奶茶店、快餐店,发现某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订单,就可产生87条数据。调查发现,这些店铺累计产生的数据已超100亿条。其中,涉及消费者姓名、电话、收货地址等敏感个人信息达6.7亿条。

一名小程序开发者透露,当小程序的用户量达到1000人以上时,店家可申请接入广告,当顾客点击或浏览广告时,店家即可分得流量费。另外,一些商家会借此进行大量引流,把公众号养“肥”后,再高价售卖变现。在此过程中,消费者的一些敏感个人信息可能被非法获取,进而增加消费者隐私泄露、被营销信息骚扰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从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说,“强制扫码关注”是一种形式上的自愿、实质上的强制。

同济大学法学院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徐文海认为,“强制扫码关注”的服务方式,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强制扫码关注’对部分不愿意扫码的消费者是不公平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讲师屈向东介绍,《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4条规定,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该同意应当由个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在扫码消费的服务场景下,经营者应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明确向消费者告知采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目的、范围、用途等,从而达到消费者充分知情。”

对不法商家加大执法力度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净化消费环境,需要多方合力共治。

据了解,针对扫码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消费者可通过电子邮件向中消协反映。中消协将委托专业维权志愿者对线索进行汇总、分析、整理,并视情节采取提示警示、支持消费者诉讼、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消协组织曾发出关于扫码消费行业自律承诺和倡议,呼吁商场、餐厅、停车场等商家在扫码缴费过程中不强制关注公众号、不过度索取个人信息。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提出,未经互联网用户知情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订阅关注其他用户公众账号。

“治理‘强制关注’乱象,法治的‘雷霆出击’势在必行。”屈向东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健全体制机制,对侵犯消费者个人权益的商家加大执法力度,打出约谈、罚款、整改等“组合拳”,以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

徐文海认为,在消费者通过扫码方式进行消费时,作为个人信息保护责任主体的商家,应当仅收集最小范围的必要信息,且在消费结束后,承担起清除顾客相应消费信息的责任,自觉避免泄露数据、滥用数据牟利等行为的发生。

“未来,随着个人信息保护规则的不断健全与监管手段的配套升级,扫码消费所具有的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正向激励作用不断显现,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侵权态势将得到进一步遏制。”屈向东说。

刘乐艺 何梓芸

文章关键词:扫码消费 责编:张迪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乘势而上推动旅游消费持续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势头。为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对丰富文旅消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提出具体举措。

  • 焦点访谈丨潮运动+新场景 体育消费活力拉满!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体魄也有了更多要求,愿意为体育锻炼付费的人越来越多。公路上、游泳馆里、绿道上、健身房里、球场上......时时都能看到在锻炼的人们,而大家的运动方式也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这同时也折射出体育消费的火爆。要

  • 人民财评:全链路服务让消费者感受“真、好、新”

    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其中,中国网络零售市场重点监测电商平台累计直播场次超1.2亿场,累计观看超1.1万亿人次,直播商品超950

  • 发放2000万!郑东新区一大波消费券来了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精神,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培育消费新需求和新热点,根据郑东新区“醉中原·游郑东”促消费活动有关安排,郑东新区现计划开展“醉中原·游郑东”促消费系列活动,发放2000万元消费券。

  • 沉浸式文旅促消费

      近年来,“沉浸式”成为文旅消费热点,几乎覆盖吃住行游购娱所有领域,内核元素越来越丰富。景区、博物馆、游乐园等运用全息投影、增强现实、智能交互等技术,打造身临其境的场景,将观光“打卡”变成深度体验;许多演出也构造了虚实结合的情景式场面,邀

  •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风抢购食盐等消费品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消息,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严重侵害了中国消费者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代表中国广大消费者,对日方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 “商场”消费花样多 点燃暑期“热经济”

    今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零售市场如期复苏。作为商业零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百货购物中心的销售额和客流量同比都有明显增长。百货购物中心笑迎八方客,推出了很多消费新场景。而消费者也越来越买账,逛街吃饭加购物,休闲娱乐加体验,让曾经渐渐远去的百货商场重新走进了大众生活。

  • “蹭老式消费”为何得到部分年轻人追捧

    据《经济日报》报道,最近,年轻人与中老年群体在消费需求上产生了更多交集:年轻人报名参加“夕阳红”旅行团,不想点外卖的上班族正涌入老年食堂,青年人挤进老年大学上各类兴趣班后发现“真香”……社交平台上刮起的这些新风潮,也被外界调侃为“蹭老式消费”。向中老年消费方式靠拢,为何成为不少年轻人“向往的生活”?

  • 约“惠”七夕好礼多多 拼多多直播间重新定义高质量的浪漫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在这个象征爱情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当晚,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之时,一场“云上”直播活动与网友浪漫相约。 8月22日晚,央视总台主持人杨帆、陈蓓蓓做客拼多多百亿补贴直播带货专场活动,为广大消费者推荐七

  • 13亿、33亿、180亿......这组亿级数据带你看暑期消费热

    暑期已经接近尾声,但由出游、看演出、观影组成的暑期三大热门消费场景热度仍在持续。目前,2023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已达187亿,演出市场票房已超过33亿。2023年暑期旅游等服务消费明显回暖,对消费扩大作用明显。180亿——暑期档电影市场复苏强

慢新闻

网传福州世欧广场、仓山万达被淹?谣言! 网传福州世欧广场、仓山万达被淹?谣言!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