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焦点图  > 正文

以卖口罩之名推广APP:别借疫情收割流量

2020-02-18 09:14:11   来源:新京报

5034

  疫情之下,口罩难求。据红星新闻报道,部分宣称有货源的企业通过自家APP售卖口罩,但有不少消费者下载几款APP注册并下单后发现,商家先是迟迟不发货,过了几天又强制取消订单,怀疑企业没有货源或者货很少,借卖口罩之名行推广APP之实。

  根据报道,这些APP平台的套路也颇为明细:一些平台谎称有货,并且能够马上发货,以此来吸引消费者下载APP甚至注册会员。名为卖口罩,实际上是利用消费者的急切心理,以及信息不对称的格局,推销自家的APP。等到消费者真的下单购买,再单方面取消订单,以最小的成本“获客拉新”。

  从几大投诉平台的投诉信息看,类似的“套路”不是个案,不局限于某个APP;忽悠消费者的手段,也不只是通过“有货立发”的虚假承诺来诱导下载。投诉情况还包括虚假发货、只退部分款项等。此外,同样不排除平台借机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

  在明明没有足够商品储备的前提下,还谎称口罩有货,把疫情变为收割流量的商机,这种行为有严重的欺诈嫌疑。

  对平台和商家来说,疫情期间口罩等重要防护物资的储备和供应,随时都处在变动中,市场充满不确定性,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购买渠道,只要价格合理,也算是好事。不过越是在特殊时期,越是不能眼里只有商机,为了圈占市场而不择手段。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已经明确要求,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其实,这些平台该意识到,就算是靠着虚假宣传营销收割了一批用户,发现上当受骗之后,用户不会真正留存下来,成为平台“忠粉”。相反,欺诈营销带来的口碑损伤,只会让它付出更大的品牌代价。在疫情中寻找违法商机的平台,不可能长久。

  对类似涉嫌消费欺诈的行为,消费者要多加小心,执法部门同样得加强治理。不管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假借卖口罩推销APP,还是朋友圈的一些微商骗局,类似利用口罩非法牟利行为,在特殊时期的打击治理力度丝毫不能松懈。

  □熊志(媒体人)

文章关键词:卖口罩,推广APP,疫情,流量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2020年3月3日中牟县慈善总会疫情防控专项募捐款物收支公示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疫情的发展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1月28日,中牟县慈善总会紧急发出关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专项募捐活动倡议书(已通过民政部“慈善中国”慈善信息平台备案,备案编号:5141012268075725X2A20004)。

  • 万众一心 共抗疫情 爱心企业捐赠2000个医用外科口罩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口罩成为了2020年春节期间被疯抢的“年货”,药店网店等渠道几乎都已断货。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深入,持续的疫情让口罩仍处于“急需”物资之列,“一罩难求”的现状,特别是一线工作者口罩的紧缺,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 心系疫情 张仲景大药房员工捐款13万余元

    大疫无情,仲景有爱。2020年3月12日下午,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慈善总会收到了一笔131912.35元的捐款,备注:张仲景大药房员工疫情防控捐款。这是继3月3日收到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捐款30万元之后,又一笔来自仲景人抗击疫情的爱心捐赠。

  • 荥阳市4万余名初高中学生顺利返校

    5月6日上午,荥阳市4万余名初高中学生返校复学,正式开启到校上课模式。在荥阳市龙门实验学校门口,学校设置2条入校通道,学生佩戴口罩通过身份核实、测量体温、消毒后有序进入校园,教师组织学生认真上好“开学第一课”。

  • 豫发集团捐赠8万只口罩助力管城复学复工

    2020年4月7日下午,河南豫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艳,受董事会主席王建树委托向管城回族区慈善总会捐赠8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定向用于管城回族区所辖学校师生及人民法院系统,为助力管城回族区教育系统、法院系统复学复工践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 郑州两所福利院收到爱心企业捐赠3万只口罩

    3月18日,河南天和卫生材料有限公司通过郑州慈善总会向郑州市社会福利院、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分别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20000只、10000只,共价值39000元。

慢新闻

杀人犯逃亡到昆明官渡区?警方:出于报复心理发布不实信息 杀人犯逃亡到昆明官渡区?警方:出于报复心理发布不实信息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