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张女士上网找工作,有人联系她,说介绍她到某企业工作,但是张女士要先交钱做个体检。张女士按要求缴费、体检后,去了这家企业,却被告知人家根本不招人。张女士要求退还体检费,又遭一再推诿,3月10日,张女士拨打了大河报96211热线求助。
于先生收到中介信息
遭遇:中介帮忙找工作,交钱之后出问题
市民张女士今年45岁,之前自己做一些小生意,今年2月初,她想去找一份工作,就在一家同城网站上留下了自己想找工作的信息。2月21日,张女士接到自称是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电话,说可以给她介绍工作。
“说是去京东物流园做分拣工,每天150块钱,包吃包住。”张女士说,接到这个电话后,她对工作和待遇都非常满意,立即就赶去位于郑州市航海东路与未来路交叉口的启航大厦A栋12楼,和这位自称姓彭的经理见面。
见面之后,张女士一再向彭经理确认工作和待遇,彭经理都表示没有问题,只不过张女士要入职的话,需要先进行体检,要交198元的体检费。
于先生交费去体检
“当时他打包票说没一点问题,我就直接交了钱。”张女士说,她第二天去体检之后,彭经理就给了她一个地址和一个联系电话,张女士去到位于中牟的一个物流园里,对方联系人却说她们根本就不招人。
“去了之后,人家说我们根本就不招人,而且像你这个年龄,我们就算招工也不要,还有,人家说工资也给不了这么高。”张女士说,她当场就感觉自己被骗了,因为在她之前,已经有六七个人也是和她一样,来了之后又被告知不要。
另一位于先生也和张女士有类似的遭遇。他也是被彭经理介绍后,去到上述的物流园,对方以他年龄太大,工资给不了那么高为由,也不录用他。
此后,张女士和于先生联系这位彭经理,彭经理表示可以介绍其他工作给他们,但是工资没有他们要求的那么高,张女士和于先生没有同意,要求彭经理退还体检费用,彭经理承诺会退钱,但一拖十几天都没退,再打电话,始终不接。
回应:用人单位人招满没通知,当场退还二人体检费
3月11日下午,记者陪同张女士和于先生来到位于启航大厦A栋12楼的这家人力资源公司,公司内外都没有标明公司的名字,里面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和之前的彭经理不是同一家公司,和彭经理没有关系。
公司的一位李经理说,他们也是一家人力资源公司,那位彭经理是之前自这里办公的,在2月底已经搬走了,他们是一家新的公司,和彭经理没有关系。不过李经理同时表示,他可以帮忙联系到彭经理。
通过电话,彭经理对事情做出回应。他称自己是从事中介服务的,和一些中介公司是合作关系。他替一些企业招工,每招到一个工人,由企业给予一定酬劳。记者追问其公司名称和办公地点,彭经理始终未予说明。
对于于、张二人的遭遇,彭经理解释说,最开始他确实是替京东物流招聘工人,只不过后来对方的工人逐渐招满,就提高了入职条件,但是对方提高条件后没有及时通知他,所以他的信息没有及时更新,才造成了误会。
对于于、张二人所交的体检费,彭经理表示,如果二人入职成功,一个月后企业会报销这笔体检费,如果入职不成功,他也会退还。之前因为自己在外地出差,所以一直没有及时回复。
随后,彭经理通过微信,分别退还了于先生和张女士的198元体检费。
中介公司内内外外都没有标注公司的名字
提醒:法律禁止用人单位收取体检费,中介更无权收取
河南继春律师事务所的于继春律师介绍说,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用人单位在员工入职时不能收取任何费用,这里面当然包括体检费,既然用人单位都不能收,那么中介公司就更不能收取体检费了。”于律师说。
同时,于律师也提醒求职者:如果是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应聘的话,应该牢记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担保金、体检费、押金等费用。如果是通过中介公司找工作,一定要审查中介公司的证照是否齐全,另外要核实用人单位是否真的提供岗位,如果牵涉到收费的话,求职者一定要慎重。(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丁丰林)
近日,上海市卫生计生监督机构表示,将全面评估并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对评估不合格的体检机构,开展预警约谈以及建立退出机制。业内认为,从2018年夏天的“假医门”,到近期某企业负责人自曝行业丑闻,部分体检机构“向钱”快跑、乱象频发。如何为“屡罚屡犯”的体检机构戴上紧箍,需行业自律、监管加强等多方努力。
“一套包含64个项目的入职体检,仅需128元”“门市价263元的入职体检,现在仅需128元”……临近年底,各家体检机构的促销广告在美团APP等平台轮番上演,其中也包括美年大健康和爱康国宾等知名体检机构。
北京市2017年度健康体检统计报告昨天正式发布。2013至2017年,全市开展健康体检的医疗机构由195家增长为229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43家,商业体检机构86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约占六成,营利性医疗机构约占四成。
随着健康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一批设施精良、服务精准的体检机构应运而生,成为守护人们健康的一道防线。然而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准入门槛低、专业人才少等原因,体检机构良莠不齐的问题日益凸显。记者对部分体检机构进行了调查。
“一年一次体检”已成为不少人的健康保障“标配”。目前,市场上的体检项目越来越多,有的价格动辄数千元,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体检有过度检查之嫌,有的体检花了钱却连已有问题都没查出,还有一些体检机构的医护人员资质存疑,甚至有护士代替医生上岗的现象。
“一年一次体检”已成为不少人的健康保障“标配”。目前,市场上的体检项目越来越多,有的价格动辄数千元,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体检有过度检查之嫌,有的体检花了钱却连已有问题都没查出,还有一些体检机构的医护人员资质存疑,甚至有护士代替医生上岗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