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滚动播报 > 正文

电商代吵架业务涉嫌违法 律师:情节严重或涉侮辱罪

2019年05月07日10:03  来源:北京青年报

5034

  电商平台“代吵架”业务涉嫌违法

  律师:平台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

  

  听过代驾、代购、代吃,那您听过代吵架吗?北青报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确实存在代吵架业务。对此律师表示,网上收费代人吵架骂人,属于违法行为。

  发现

  服务1元起

  除代吵还能全程指导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APP中搜索“代吵”,可以看到大量代吵架商品,价格从1元至99.9元不等,而且“服务”还分不文明骂架和文明骂人指导等。

  记者注意到一个名为“代吵架 ××××”的商品,标价1元起。记者点开私聊与对方简单交流后发现,其收费为1分钟1元,具体吵架业务需要加QQ、微信详聊。

  另一家标价10元代吵的则能提供更多服务内容,提供四川话和普通话“双语”服务,也可以选择文明骂人不带脏话,而且自称各种文案俱全。

  记者翻看商品界面后发现,有60余人对该商品进行过咨询。

  此外,记者还发现有50元起步的高端“代吵”服务,能帮忙吵架,也能代为讲道理。店家商品描述“从小擅长讲道理(歪理),是你吵架路上不可或缺的小帮手。专业代吵(不包含脏话或者恶毒的问候,全凭逻辑打败对方),不赢全额退款!”

  不过在面对湖北、重庆、湖南等地时,该店主表示“难度大,要酌情加价”。当记者询问,为什么他要的“起步价”高于平均水平,店主自信表示:“全程指导吵架,收款透明,包你满意。”而该商品页面的浏览次数也确实高于平均水平,超过1100次。

  体验

  代吵“剧情”可定制

  实时播报“战况”

  在与店主进行交流后,记者选了一款30元的“微信骂”,店主称目标对象将本人删除就算骂赢了。

  此外,该店家表示,可以提供直接乱骂和按剧本(如“骂渣男剧本”)骂,或者短信骂及电话轰炸。记者注册了新的微信号后,同意了店主加好友的申请,店主马上进入“战斗”状态,各种脏话迅速刷屏,同时该店家还随时给记者截图播报“战况”。

  在代吵架商品底部的“猜你喜欢”商品栏中还推荐了一系列类似商品,包括“道歉”“挨骂”等商品。

  通过简单交谈,记者被引导至QQ,并添加了客服,对方表示,其实这就是“呼死你”业务,并发来一张价目表,上面显示“18/一天、38/三天、68/七天……”最长三个月不等的价位。对方还表示代呼服务中间可停可继续,并免费让记者体验了被呼的效果。

  记者报号几分钟后,一通显示来自贵州毕节的电话打了过来,响铃两声后就挂断,在之后又分别收到来自山东济南以及湖南长沙的电话骚扰。但当记者回拨这些电话时,均提示无法接通。

  客服表示来电号码为全国随机,不会被手机屏蔽。因为骚扰效果是不间断的,所以尤其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影响很大。但如果想让对方连手机都用不了,他们也能提供价位更高的服务。

  5月6日记者就该问题向某电商平台进行举报。

  该平台在受理该举报后,显示将在5个工作日内,对举报内容进行核实。

  律师说法

  代吵架侵犯名誉权 情节严重或涉侮辱罪

  北京英淇律师事务所的夏广域律师认为,网上收费代人吵架骂人,属于违法行为。吵架骂人侮辱人格,会受到治安处罚。如果以此牟利,其所得也属于违法所得,应该没收。如果支付费用也可以要求退还,因为双方的民事行为违反公序良俗。

  北京中盾律师事务所的张建锋律师也认为,代吵架骂人首先涉嫌行政违法,其违反行政管理处罚法,应予以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其次代吵架骂人涉嫌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应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并赔偿损失。若情节严重时,还可能涉嫌侮辱罪。

  谈到“呼死你”业务,张建锋律师认为其主要涉及民事侵权,“利用‘呼死你’等外挂软件对他人进行骚扰,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通话、休息和工作,侵犯了他人的通信自由权和身体健康权。如果这种手段的实施是为即将开始的犯罪进行前期准备,情节严重,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网络交易平台来说,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文/本报记者 白龙


文章关键词:电商 代吵架 违法 责编:张钰洋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直播带货”带火消费

    疫情期间,电商服务出新出彩,新型消费加速涌现,直播带货、线上团购、云旅游……这些线上消费新业态展现出强大生命力。3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

  • 在这些电商平台购物告别异地维权

    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市消费者协会获悉,为了使郑州市消费者足不出户解决网购消费纠纷,让消费者网购随心、维权便利,郑州市消费者协会将利用网络消费投诉“电商直通车”平台为广大消费者网络消费保驾护航。

  • 虚假宣传、套路消费者……鲜花电商如何规范经营

    鲜花消费“重度用户”晴小姐,近两年来一直在国内市场份额前三的某鲜花电商平台上订货,每月鲜花消费超过600元。但最近,她发现该平台出现了“欺负熟客”的情况,

  • 下单容易维权难 生鲜电商真“鲜”方能长久

    作为人们“宅家”生活的重要后盾,中国生鲜电商在防疫期间迅猛发展。订单激增的同时,网购生鲜“不新鲜”等差评也随之频现:“菜叶都蔫掉了,这还能吃吗?”“买的三条鱼到手,其中有一条竟然变质发臭了!”……但下单容易维权难,一些平台售后服务较差,客服面对消费者反映的质量问题,往往敷衍塞责甚至态度生硬,让消费者心里更加窝火。

  • “宅经济”激活新消费:买生鲜,电商敲开万家门

    “0点抢盒马鲜生,6点抢多点,7点美团买菜,8点每日优鲜,9点永辉……”春节期间,不少消费者加入到线上抢“鲜”买菜的队伍中,同时下载好几个APP的不在少数。最近虽然新菜供应充足,再不用“抢”,但在线买生鲜依旧火热。

  • 诚信经营,足斤足两是必须的

    疫情期间,生鲜电商的客源量、订单量、客单价都有了显著提升。只有能够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商家,才能留住顾客,赢得未来

  • 疫情下的电商企业:库存普遍不足,“重资产”模

    如今,机遇和挑战同样清晰地摆在面前。疫情带来的行业洗牌,考验的正是一家企业对“电商”本质的理解。京东斥巨资打造的自有物流体系、洋葱长期对上游产业链的整合布局,“重资产”模式在本次疫情中凸显其优越性,更是实际转化为稳固的“护城河”。

  • 趋势不变升级潜力大 消费必将“回归正轨”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中国,足不出户“买买买”已不是什么难事。从高速运转的物流系统到持续激增的网上订购,从重新拟定的消费清单到及时调整销售方式的线下商家……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示,疫情对中国消费的影响,属于短期而非长期,影响局部而非整体。

  • 跨境电商迎来机遇 国际消费品牌继续看好中国市

    受疫情影响,许多人隔离在家。商场不便逛,聚会也取消,但是“买买买”的热情没有消退。随着快递企业相继复工,各大品牌陆续推出新品,消费需求不减。专家分析,虽然短期受疫情影响,消费增速有所下滑,但从长期看,中国消费潜力依然强大。

  • 电商年货节大战:鼠元素商品火了,鼠年内裤了解

    新年到,鼠年到!电商也忙碌了起来,纷纷推出年货节。记者观察发现,今年电商年货节“鼠”元素产品销售火爆,部分产品卖断货。另外,电商纷纷打出感情牌营销,无形中就让你掏空了钱包,你感受到了吗?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