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27日,独家获悉,新的乳业国标即将出台,新国标将对生鲜乳菌落总数、体细胞数、蛋白质含量等关键指标在现有指标上进一步提高,预计将在年底甚至更快出台。
4月27日,独家获悉,新的乳业国标即将出台,新国标将对生鲜乳菌落总数、体细胞数、蛋白质含量等关键指标在现有指标上进一步提高,预计将在年底甚至更快出台。
蒙牛(02319.HK)总裁孙伊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欢迎乳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希望通过国家标准去提高门槛,淘汰达不到高标准的供应方。
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表示,新标准不仅将提升国内生鲜乳收购标准,还可能根据体细胞、细菌菌落数的不同建立分级收购制度。“提升国标不仅可以淘汰极少数还停留在低标准的牧场或乳企,还可以让优质的生鲜乳表现出优质优价的市场原则。此外,新国标出台有利于提振消费者对奶源的信心,改变过去一直被消费者诟病标准过低的情况。”
在新国标出台前,今年已经有相关的企业标准出台,并希望推动新的生鲜乳国标出台。上周,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发布了号称史上最严的乳业标准《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标准》。此次农垦乳业联盟出台的标准与我国现行的标准相比,菌落总数调整到与欧美标准一致,从每毫升200万CFU(单位体积中的细菌群落总数)以下调整到了每毫升10万CFU以下,并将我国现行标准中没有的、反映奶牛乳房健康水平的体细胞数首次纳入进来,标准为每毫升40万个以下,高于美国的国家标准。
虽然此次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发布的标准大大提高了国标中的相关指标,但目前来说还只是一个企业标准。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主席冯艳秋介绍,《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标准》是企业标准,将率先在农垦系统16家乳品企业执行。其目的就是通过该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提高农垦奶牛养殖水平,生产更多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生鲜原料乳,并通过加工工艺的优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乳制品。
孙伊萍表示,对于类似这样的标准表示欢迎,如果国家出台这样的高标准,对蒙牛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蒙牛近年来加速与海外乳企特别是与丹麦ArlaFoods合作,已经在产品标准上接近或达到国际高标准,特别在前端奶源方面已经采取高于国标的标准在筛选合作伙伴,即便新标准中一些指标与欧美标准接轨也不会惧怕。
随着近年来发展,目前大型乳业企业已经向国际标准看齐,产生的影响预计不会太大。但乳业新标准的出台或将改变一度饱受争议的旧国标存废问题。
2010年,中国重新制定了乳业国标,其中《生乳》标准被部分专家直指倒退25年。2010年开始实施的《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中两项关键性标准(即每毫升鲜乳含有的菌落数、每百克鲜乳蛋白质含量)被指标准过低。
广东省奶业协会顾问、中国奶业协会原常务理事王丁棉曾向记者表示:“在2010年以前,中国牛奶的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50万个,而蛋白质是每百克2.95克。2010年调整国家牛奶质量标准,调整后的标准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2010年新修订的标准,将每毫升细菌限量总数提高到200万个,蛋白质最低含量下调至2.8克。新标准中蛋白质含量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菌落总数放宽3倍后,是美国、欧盟(10万个)标准的20倍。”
不过,也有专家对2010年制定的标准表示支持。2010年乳业标准出台时,乳业国标支持者、内蒙古奶业协会常务理事金海认为,让人人喝上牛奶比标准更重要。金海称,现行乳业标准符合中国国情,“如果我们的检测标准明天就向国外看齐,那80%的牛奶得倒掉,大多数消费者将喝不到牛奶,甚至还会有七成奶牛散养户杀掉奶牛”。这一说法公开后,有人认为体现了中国奶业的现实,也有人质疑称“这是以国情为借口掩盖行业利益”。
无论2010年乳业国标是否合理,随着中国乳业的发展,旧国标显然已经不大适应新时期乳业发展需求。宋亮表示:“这次国标出台是顺应了当前中国规模化养殖发展的需求,2008年以后大量散户退出市场,在乳业发展了半年后的今天,中国乳业的规模化程度有了很大提升,生鲜乳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原来的要求已经完全不适应目前的市场状况,提升国标也是满足大部分牧场的需求,对于大部分养殖户来说,奶源质量已经很好。”
对于新国标是否会导致大量牧场或企业被淘汰的问题,宋亮认为,大规模淘汰企业或牧场或许不会发生,目前中国乳业发展水平已经较高,一些乳企生产的原奶已经可以与国际高标准相媲美,例如现代牧业等靠前的原奶企业,其生产的鲜奶体细胞可以以万计,菌落总数控制在数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