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近两万,美容仪变“毁容仪”!
专家提醒:家用美容仪难以把握使用度,还需理性选择
近日,话题#上万元美容仪致脸部凹陷#引发关注。有网友表示,在使用一款面部美容仪后,脸部右侧出现明显凹陷且无法恢复,需要进行手术填充。是肌肉萎缩坏死吗?不会脂肪溶解了吧?……一时间,网友的各种猜测随之而来。
花费近2万元,美容不成却“毁容”
网友“天使茅茅”近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于去年花费19300元买了一款美容仪,使用之后发现右脸有两道明显的凹陷,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得到恢复,仪器使用时也像漏电一样会有疼痛,涂了凝胶情况也没有太大改善。后去医院就诊,医生告知需要做填充来恢复凹陷。
在电商平台搜索“美容仪”,记者发现,不同产品的售价有从几十元到上万元的跨度,行业门槛偏低。记者在一些社交平台发现,也有不少用户反馈在使用美容仪之后出现了漏电、皮肤烫伤、脸部凹陷、皮肤过敏等情况。
自行使用家用美容仪,真的可能导致溶脂等严重不良后果吗?南京鼓楼医院皮肤科主任包军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温度过高确实有可能发生脂肪液化坏死,但这些情况并不多见。包军主任回忆,前段时间遇到过一位3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因为每天多次使用面部美容仪,不久便出现了面部红肿发炎的情况,后经过对症治疗,并暂停使用仪器后就有所好转。
有媒体报道,美容仪行业确实存在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情况。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过一则《新基石(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召回初普牌第一代Stop Eye家用射频美容仪》的通告,因在极端情况下存在导致皮肤烫伤的安全隐患问题被召回,涉及数量超过18万台,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非专业设备很难精准解决问题
智能便携、随时随地都可操作,加之“一次护理≈8张面膜”“7天赋活胶原”“14天淡纹紧致”等充满诱惑力的广告宣传语,让家用美容仪成为不少人心中可以“逆龄生长”的利器,但它们的效果到底如何?
目前,美容仪主要分为三大类:射频类、电流类和光照类。包军主任介绍,皮肤老化主要在于表皮层和真皮层,日常的保湿和防晒可以保护延缓表皮层的皮肤老化,而无论是使用射频还是微电流的美容仪器,它们的基本原理就是加热皮肤的真皮组织,促进胶原的合成,以达到皮肤抗老修护的效果,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正规的医疗美容是保养皮肤很重要的辅助手段,但问题就在于所谓的家用美容仪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包军主任解释,皮肤表皮不能加热,所以专业的美容设备会有表皮冷却装置来保证安全和疗效。而在加热皮肤真皮组织时,温度过低没有效果,温度过高会导致蛋白质变性,面部烫伤等副作用随之而来。“在达到效果和出现副反应之间的界限很近,普通人和非专业医疗仪器很难准确把握。”
专家提醒,对于家用美容仪,消费者无需盲目追求高价产品,应根据自身皮肤状况来关注产品功能本身,了解其安全性参数认证、明确电流输出、温度等具体情况。在使用加热功能时,不要随意增加使用频次或时间,以免损伤肌肤;使用带有金属镀层的美容仪时,可以先在手上试用,无不适感后再用于面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近期,汝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收听收看省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电视电话会议后,迅速行动,立即组织召开医疗美容行业专项治理工作部署会,学习贯彻全省视频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昨日,记者从佛山消委会获悉,近期该会收到不少美容纠纷的投诉,主要为诱导高额贷款、虚假宣传产品功效、办理美容预付卡后退款难等。
大象新闻
近日,浙江杭州的李女士称,上个月做了整容项目,对眼皮和鼻子进行了调整,结果身边不少朋友说她毁容了。 据了解,杭州下沙有一家千晴医疗整形美容医院,9月初,李女士在这里做了整容手术,总共花了四万多元。 李女士表示,最近去上班,同事给她
近期,汝南县环卫工人们奋战在创城第一线,不论是晨曦出露还是夜晚时分,不论是细雨蒙蒙还是烈日艳阳,全天候不间断地进行环卫保洁,努力做好道路保洁、垃圾收集和清运工作,用双手擦亮城市文明窗口,用勤奋维护城市卫生秩序。
女子听信美容院“养生鸡汤”被误导充值3万,协商退款店员回应“等一万年”
最近忽冷忽热的天气,很容易影响人体健康,记者从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了解到,近期面瘫高发,每天都有三四十例患者前来就诊。
射频美容仪一直处于医疗器械与家用电器之间,为使这一产品监管标准更明确,界定射频美容类产品分类迫在眉睫。国家药监局4月16日发布了关于征求《射频美容类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意见征求截至今年5月3日。
当前,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加速融合,新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然而,在新兴消费勃发的情况下,新问题也不断滋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本想着祛痣变美,拥有洁白无瑕的皮肤,但是让阿洁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美容不成反遭“毁容”,还成了十级伤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