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关注  > 正文

二手平台消费纠纷多举证难

2021-03-19 10:35:43   来源:国际商报

5034

江苏省消保委2020年底发布的消费调查报告显示,一些二手交易平台暗藏陷阱,买卖假货,钓鱼诈骗,有的甚至成为色情交易引流平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

■ 本报记者 曲晓丽

为全面了解二手平台消费市场状况,梳理二手平台消费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近日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消费者网发布二手平台消费舆情数据。据统计,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有关二手平台的负面舆情超过了舆情总数的六成,说明二手平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

二手平台消费负面舆情主要集中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虚报价格、平台不履行责任以及恶意欺诈四个方面。其中,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负面舆情最多,占到所有负面舆情的三成多。部分卖家故意隐瞒商品质量问题,甚至通过二手平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购买之后又拒绝退货或拖延退款。

其次是虚高价格和平台不履行责任方面的负面舆情,两者均占到所有负面舆情的两成多。虚高价格负面舆情主要是卖家故意虚假夸大产品性能和功效,虚高报价欺骗消费者;平台不履行责任方面的负面舆情主要反映,部分二手平台不严格履行资质审核以及日常管理等义务,导致不少虚假卖家在平台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恶意欺诈消费方面的负面舆情同样值得关注。由于二手市场目前还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监管,部分不法分子趁机在二手平台上伪装成买家或卖家身份,通过欺诈手段谋取不法利益。

针对二手平台消费纠纷较多的问题,专家认为主要是平台注册门槛低、违约成本低和维权举证难造成的。不少二手平台上的个人卖家属于零星交易,不用办理营业执照,即便账号被封锁关闭,换个手机号再注册就可以重新发布商品信息,而且商品一般不用经过检查,所以很难保证商品的质量。违约成本低则体现在个人卖家在平台上销售商品,一般不用缴纳保证金,即使违约或者出现侵权问题,一般也只是退货退款,没有其他损失。由于二手商品一般开封使用过,加上又没有相关证书或品牌鉴定,消费者很难判断商品的真伪优劣,而且发生纠纷后,双方都很难举证,所以类似问题解决起来往往比较困难。

结合本次监测到的消费舆情数据,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有关专家认为,二手平台主要存在未履行资质审核、疏于日常监管、平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对此,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建议:二手平台根据《电子商务法》规定承担相关资格资质审核义务、人身财产安全保障义务;不断完善平台交易规则、日常管理、信用评价、售后服务等相关制度。

消费者在二手平台消费时要仔细查看平台规则、卖家认证及信用等级等相关信息,对于价格明显偏低的商品要提高警惕,通过二手平台购买奢侈品或贵重物品,最好请专业人士鉴定查验,尽量不要脱离平台私下交易和支付款项。如果权益受到损害,及时收集相关证据,与卖家和平台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向消协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如遇诈骗问题,可向公安部门报案求助。

文章关键词:二手平台,消费纠纷,举证 责编:杨文丽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杀人犯逃亡到昆明官渡区?警方:出于报复心理发布不实信息 杀人犯逃亡到昆明官渡区?警方:出于报复心理发布不实信息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