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电影市场持续火爆。然而有不少观众反映,电影票“退票”“改签”难,“电影票退票攻略”成为一些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之一。据统计,北京267家影院中,支持退票的影院仅78家,其中部分还附带手续费。一些影城退票的手续费高达原票价的近四成。(3月22日《工人日报》)
今年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达78.22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电影票“买票容易退票难”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从法理上讲,消费者购买电影票,相当于与影院签订了观影合同,在合同履约前,双方都有权利变更或解除合同,消费者提前放弃享受观影服务,完全有理由要求影院办理退票。
一些影院单方面规定电影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属于利用格式条款减轻自己责任,限制消费者权利的霸王条款,既不合情,也不合法。《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2018年9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要求“各院线、影院投资公司、影院在与第三方购票平台签订电影票代售协议时,要明确‘退改签’规定”“各影院应在大堂醒目位置公示购票‘退改签’须知,以保证观众在进入影城柜台购票时,提前了解到影票‘退改签’规定”。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影院计算机售票软件系统技术规范》也规定,售票软件应具有退票功能,并建立相应退票记录。然而,电影票“退票难”的顽疾并未得到彻底根治,俨然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潜规则”。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影院担心遭遇恶意退票,影响影院排片和二次销售。以往,个别电影也确实被曝出刷票和恶意退票事件,但话说到底,防止恶意退票需要影院方从技术、规则等方面设计科学有效的办法,不能通过一刀切禁止退换票,将经营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况且,电影票“不退不换”的规定,也并非应对刷票占位的法宝。正如影院工作人员坦言,“一场电影只要有一人买票,就无法更改电影的排期”。一张电影票通常不过几十块钱,对于别有用心者来说,完全可以每个场次各买一张从而锁定排片,即使不退票,依然很划算。2017年上映的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有大批粉丝有规模地组织锁场保排片,在影院公布排片后,在角落购买一个位置确保电影场次不被替换,即使剩下的票都没卖出,影院也只能放映该电影。
如何科学合理排片,有效应对“锁场”,考验着影院的经营智慧。2019年5月15日,深圳市消委会、深圳市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推出国内首个电影票退改签行业自律标准,根据消费者退改签时距离开影的时间实行“阶梯式”退费,手续费最高不超过票价30%,24小时以上免收手续费。此举参照火车票操作模式收取比例不等的退票手续费,兼顾行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体现了风险共担原则,既便于影院灵活操作,又保护了消费者。可见电影票退换问题并非不能很好地解决,关键是影院方愿不愿意为此做出努力。
有关部门和消协组织应积极引导影院商家,纠正观念误区,完善退换票规则,全面落实电影票“退改签”规定。张涛
据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初步统计,截至17日17时,2021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75.44亿元,继2019年59.05亿元后,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春节将至,为让“就地过年”的留郑群众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郑州电影小镇将推出“一路有戏过大年”系列主题活动,新年大巡游、新潮猫灯秀、国际杂技、欢乐喷空……
近日,中宣部版权管理局、中宣部电影局、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联合部署开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集中行动,严厉打击春节档院线电影盗录传播等违法犯罪行为,规范电影市场版权秩序。
这些,你都知道吗?
从扶贫保产品到中国人寿集团公司“扶贫保”工程,从一个主体,两大力量,六大支柱入手,中国人寿全面实施着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
2021年央视春晚小品里的“郑州东站”刷屏、一鸣惊人的舞蹈《唐宫夜宴》让河南春晚成功出圈,这个春节,河南郑州着实火了一把,亿万河南人的家乡自豪感瞬间倍增,用网友的话说就是“俺们河南支楞起来了”。
今年的春节档,依旧是“神仙打架”的一年。仅大年初一当天,就有7部电影定档上映。
为更好地服务春节期间百姓出行,满足市民朋友对建业电影小镇一日游的需求,从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开始,郑州交通旅游集散中心与郑州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合作推出了郑州建业电影小镇大巴旅游直通车,车型采用54座宇通豪华大巴,每日二班,单程票价10元,逢节假日及景区主题活动可根据客流情况适时增发班次。
今年以来,电影市场持续火爆。然而,有不少观众反映,电影票“退票”“改签”难。“电影票退票攻略”成为一些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之一。
最强电影春节档,票房观影人数双创新高。究竟是报复性增长,还是恢复性反弹?最贵春节档,票价节节高,是否成常态?电影市场今年是否春风化雨?电影的数字化营销呈现哪些特点?全年市场走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