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关注  > 正文

中消协调查显示:消费者最关注“售后保障”与“评价口碑”

2023-03-16 09:27:34   来源:新华网

5034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对于当前消费环境、消费信心等方面的感知体验如何?中消协15日发布的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信心稳步提升,多数受访者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线下市场规范度评价高于线上,线上消费信任度明显增加。在企业经营表现中,“售后保障”与“评价口碑”最受关注。

关注企业和经营者的种种表现,消费者最在意的是“售后有保障”,占比为38%,受访者关注度居于第二位的是“评价口碑好”。由此可见,“售后保障”仍然是消费者对企业和经营者表现的首要关切,“说到就要做到”的承诺和消费后的评价口碑也是广大消费者十分看重的内容。

调查显示,卫生条件差、刷单炒信、产品质量差、口头约定和承诺不予兑现、安全没保障、服务态度差等被消费者列为容易影响消费信心的关键问题,占比均超20%。

回应消费者对于捆绑销售、过度包装等问题的关注,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协同有关单位系统推进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调查中,近八成受访者认为,过去一年来有关政府部门对改善消费环境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

绿色低碳、精打细算、货比三家代表了主流消费心态,消费者对于“绿色环保”和“安全可靠”的关注度占比超过30%。相比2022年,消费者对企业经营者依法纳税、规章制度合理合法的关注度明显提高。

当前消费环境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短板问题有待改进。从受访者反馈情况来看,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排在各类问题首位。对照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多数受访者反感互联网平台App产品强制要求授权和索取个人信息的行为,显示出消费者对于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担忧。

调查显示,28.3%的受访者认为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例如餐饮浪费问题;26.6%的受访者认为网络谣言多发,不利于消费环境建设。预付费(卡)商家跑路、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的宣传等问题占比均超过20%。价格虚高、假冒伪劣、售后服务、损害健康、货不对板、霸王条款等问题也被消费者诟病。这些问题都是下一阶段改善消费环境需重点着力的方向。

调查还显示,消费者通过多种方式获取消费资讯信息,社交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加大。对照今年的商品消费和服务类别预计增长情况,儿童用品、汽车消费、装饰装修、医疗服务等成为重点,文旅休闲、娱乐、健身等个体或群体性消费活动占据重要比例,值得期待。

自2016年起,中消协连续开展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并在历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面向社会发布。本次调查共计回收几乎覆盖全国的2万多个有效样本,城镇居民占比为65.2%,农村居民占比为34.8%。

下一步,中消协将结合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动员全国消协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和专项监督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传递消费者心声,为促进消费环境建设、提振消费信心发挥积极作用。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文章关键词:中消协 责编:张迪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有关校外培训,教育部、中消协发布重要提示!请所有家长查看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成书丽 2022年,一些学生家长在校外培训机构捆绑销售、充值赠送等促销手段的诱导下,超时段、超限额支付培训费用,带来“卷钱跑路”“退费难”风险,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教育培训服务投诉近7万件,高居服务类第三位;对此,教育部、中

  • 山西、青海、云南、山东四省消协联合发布跨省旅游消费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消费者跨省旅游的消费意愿和消费需求,收集消费者对旅游过程的评价、遇到的问题和维权情况,推动旅游消费提质升级,山西、青海、云南、山东四省消协组织联动开展“跨省旅游消费调查活动”。调查显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消费者旅游出行意愿强烈,“即兴消费”模式开启,自驾游、住民宿、中长线跨省游意愿较高。

  • 中消协:农村消费采用无现金扫码支付的习惯已基本形成

    中国消费者协会(简称中消协)13日发布的《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显示,农村消费采用无现金扫码支付的习惯已基本形成。

  • 中消协等倡议推广小份菜半份菜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3月13日,为有效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饭店协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商会等7家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共同发出倡议。

  • 校外培训“猫腻”多,教育部、中消协教你如何“避坑”

    据中消协13日消息,为切实减少新学期消费侵权事件,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特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理性选择培训机构,理性支付培训费用。 据介绍,2022年,一些学生家长在校外培训机构捆绑销售、充值赠送等促销手段的诱导下,超时

  • 教育部和中消协发布提示:校外培训有风险,报班需谨慎

    为切实减少新学期消费侵权事件,特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理性选择培训机构,理性支付培训费用。请广大学生家长“擦亮眼睛”,提高消费权利意识、消费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违规培训,对违规培训进行监督举报,共同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

慢新闻

杀人犯逃亡到昆明官渡区?警方:出于报复心理发布不实信息 杀人犯逃亡到昆明官渡区?警方:出于报复心理发布不实信息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