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驱动消费主引擎还是得靠提高居民收入
近期,一系列重磅政策密集出台。从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到房地产政策调整优化,从个税优惠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8条……在政策利好集中释放的背后,着眼于改善社会预期、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的信号进一步凸显。
梳理近期密集出台的一系列重磅政策,尽管涉及股市、楼市等不同领域,针对居民部门、民营企业等不同对象,但各项政策存在一个交集,这个交集正是老百姓的钱袋子,以及千千万万个钱袋子共同支撑起的内需。
最直接的一项政策是个税优惠。近期,个人所得税一系列政策调整优化和延续,直接作用于老百姓的钱袋子。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三项个人所得税转向附加扣除标准分别提高1000元,将直接减轻家庭抚养赡养负担,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年终奖个税优惠政策延续实施至2027年底,进一步减轻了纳税人负担,提振工薪阶层信心,对提高我国居民的就业积极性、促进消费等都会产生正面影响。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则将进一步减轻广大经营者压力,带动就业增收,同时推动其更好服务市场。
另一项政策则作用于广大投资者息息相关的资本市场。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自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之后,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采取了减半征收印花税、阶段性收紧IPO节奏、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等多项重磅措施,降低了交易成本,满足合理交易需求,活跃资本市场,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从近期出台的各项财税政策来看,这三个部分均得到了利好政策的覆盖。
此外,备受各界期待的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也于近日正式落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通知,自2023年9月25日起,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可向金融机构提出申请,由该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置换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或协商变更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
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6万亿元。有业内人士估算,全国有近1亿个首套房存量贷款合同,而其中因利率偏高面临协商调整的借款人约4000万户。利率调整后,这些借款人的财务负担会有明显下降,平均降幅约为0.8个百分点。
税收负担的下降,可以直接增加纳税人的收入;贷款利率的下降,可以减少借款人的利息支出。财税与金融政策的发力,为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利好,有助于进一步提振消费,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大幅高于2022年全年,也明显高于今年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而这个主引擎的后劲如何,关键在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工人日报 记者 北梦原
9月2日,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通报称,经初步调查,游客苏某参加“三水苏+续住”旅游线路,组团社为南京龙悦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
工信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其中提到,稳定燃油汽车消费,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鼓励实施汽车限购地区在2022年购车指标基础上增加一定数量购车指标,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
新业态带来哪些新体验?又将如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近日,记者走进山西平遥、四川成都、辽宁沈阳三地,对沉浸式演艺、夜游、街区等示范案例进行实地探访。
核心阅读 餐饮消费快速增长,航班数量持续回升,智能家电销售向好......消费暖意不仅体现在宏观数据中,也体现在微观业绩里。近期,多家上市公司陆续披露半年成绩单。从整体业绩看,消费类上市公司收入增长的同时,盈利水平也显著提升,体现出上
今年暑期,人潮涌动的机场、火车站和熙熙攘攘的景区,成为旅游复苏的鲜明印证。
今年夏天,一种名为城市漫步(City Walk)的旅游方式火了。打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网站,随处可见与之相关的攻略和分享。通过慢节奏的徒步方式,市民游客串联起城市的地标建筑、知名景点、餐厅店铺,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为城市消费开拓出新的思路和场
暑期已经接近尾声,这个暑期你是怎么度过的?有没有带着家人去旅游?有没有给孩子报个研学游?有没有去看电影、看演出?今年暑期,国内旅游市场可以说是热闹非凡、精彩纷呈。一起关注:今年暑期,有哪些文旅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精彩出圈?今年暑期文旅市场呈
暑期已经接近尾声,这个暑期你是怎么度过的?有没有带着家人去旅游?有没有给孩子报个研学游?有没有去看电影、看演出?
暑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时机,也是电影、演出、旅游等文旅消费的黄金档期。今年夏天,题材类型多元的国产电影表现优异,推动电影市场强劲复苏;各地剧院、剧场人气攀升,爆款舞剧、话剧、儿童剧掀起观演热潮;大型演唱会、音乐节带动旅游收入增长,沉浸式新业态新场景跑出加速度,不断释放文旅消费新活力。
“不扫码注册会员,没法点餐”“得扫码关注才可以缴停车费”“必须关注公众号才能开发票”……本应带来便利的二维码,如今却因强制关注公众号缴费、被迫授权个人信息等情况的出现,成了消费的“拦路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