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铭
“盲盒并非特定的某类商品,而是演变成了一种抽奖概念,已渗透至各行各业。”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消费者协会研判日常受理的200多件盲盒投诉,对盲盒消费的抽奖化演变趋势进行了调查,提醒消费者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成瘾,落入商家的圈套。记者梳理典型投诉案例发现,盲盒消费呈现出向网络赌博方向演化的趋势,值得相关部门重视。
4双耐克鞋全是假货
盲盒,最初诞生于日本,是在一个小纸盒子里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手办。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没有标注,只有打开后才知道自己买到了什么。不确定性的刺激、集齐全套的欲望,一时间,盲盒成了让人上瘾的存在。成都市高新区消协指出,盲盒消费者目前面临的风险,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
今年9月,浙江杭州消费者徐先生向成都市高新区消协投诉,反映在四川胜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开心盲盒APP参与盲盒抽奖,599元抽一次,徐先生共抽中5次,奖品是4双耐克运动鞋和1台游戏专用散热器。结果,运动鞋全被鉴定为假货,散热器与抽奖描述样式不符,且无控制按钮、无显示屏。“盲盒主要是抓住了消费者的侥幸心理,大多数参与者都存在以小搏大的想法。”徐先生自称盲盒玩家,最先从抖音上看到由网红代言的开心盲盒APP,其运作模式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的侥幸心理,用优惠、返现等方式引诱新用户抽奖。自己刚开始玩时,花三四十元抽小盒子,基本上都能抽中东西。
599元/次参与抽奖,仅仅抽了5次,就中了4双耐克远动鞋和1台散热器。“每双鞋的市场价格大概是1000元至2000元,奖品总价共计4800多元,如果都是正品的话,玩这个东西就没有亏。”徐先生很高兴地想,并赶紧催促对方发货。
3天后,货到了杭州。为保险起见,徐先生拆箱时专门录制了视频进行记录,然后分别在3个网络鉴定平台进行了付费查验,结论都是“鉴别为假”。
对方公司一直不给处理结果,徐先生向12315投诉,要求“退一赔三”。对方公司不同意,提出重新发正品鞋,结果货还是没发出。之后,对方主动提出赔偿4000元,建议徐先生可以把鞋退掉,来了结此事。“现在网上盲盒软件很多,我没事就爱买盲盒玩,如果中了不就发了吗?”徐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手机里下载了好几个盲盒软件或小程序,因为下载就有优惠,而且新玩家中奖概率比较大。商家一般都要公示抽奖商品和抽中概率,玩家对中奖概率的真实性虽然大都持怀疑态度,但还是会参与,“因为喜欢玩这个东西”。
“我手机里有好几个玩友群,多数玩友都是这种心理,实际上就是赌。我专门去咨询过公安部门,这种盲盒抽奖属于射幸性质,游走在法律边缘,这次维权之后不会再碰了。”徐先生说。
抽苹果手机亏损15万元
记者了解到,盲盒新玩法层出不穷,如果抽中不想要,可以按抽奖费用的80%回收,回收后再往盲盒软件里充钱,再继续抽。还有的平台抽碎片,碎片可以换商品,也可以出售,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甘肃兰州消费者张先生就是因为抽的碎片始终无法成功合成商品,感觉自己亏太多了才向12315投诉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下载的福玩APP,7月份开始玩的时候,按照中奖概率,“30元抽100次,也就是大概花3000元可以中一部苹果手机。刚开始的一两天里,玩的人比较多,商家很快就改变机制,引导消费者加入一个玩友群,称可以把抽出来的东西换成福币,福币可以买碎片,碎片可以合成商品”。“兑换碎片的时候花费特别多,就像赌博一样。”张先生说,“一个月左右先后投入了20多万元,只抽中或兑换了10部苹果手机,总价约5万元,亏了15万元左右。”“接到投诉后,我们分别联系张先生和商家了解情况,并进行调解。商家拒绝退款,表示合成界面已告知合成成功率,合成失败无法作为退款理由,已建议张先生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成都市高新区消协秘书长张诗琛告诉记者。
张先生说:“现在福玩APP好像下架了,在苹果系统搜不到了,400客服电话一直打不通。”
记者发现,张先生投诉的尔文(成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已被全国各地不少消费者投诉。高新区消协消费投诉公示显示,该公司今年三季度共有投诉28件,调解成功率仅53.57%,位列上榜企业第14位。山东枣庄消费者郭先生投诉称,该公司“通过抖音和微信群虚假宣传,中奖几率不够真实透明,有大量的托儿,充值2.6万元左右,到手的东西最多值3000元”。
10月13日,记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查询到,该公司因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已被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理性面对盲盒消费
张诗琛告诉记者,高新区消协近期陆续收到很多消费者反映购买盲盒导致权益受损的投诉,经过调查了解,盲盒并非特定的某类商品,而是已经演变成一种抽奖概念。消费者通过这些公司的微信公众号、直播、互联网平台店铺等渠道购买盲盒后,出现了商品质量良莠不齐、真假混卖、售后服务差、不发货不退款、实物价值不符、过度营销、虚假宣传、抽奖概率不清晰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各渠道或平台商家通过推送相关盲盒广告弹窗信息、直播营销、明星效应、网红推荐等过度宣传,借助盲盒包装的特殊性和隐藏性,利用消费者和经营者、生产者信息不对称以及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和攀比心理,夸大商品价值,从而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甚至非理性消费。
“商品质量问题也比较严重。”张诗琛说,消费者购买盲盒后,由于盲盒内商品品质的不确定性,导致收到商品后发现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存在“三无”产品、二次销售品、淘汰品、假冒伪劣商品等情况。
据介绍,投诉分析发现很多消费者购买盲盒的商品价值不符或存在质量问题,要求退换货时,商家拖延处理或不处理,部分消费者花费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购买盲盒,商家跑路导致受损严重。
“切忌赌徒式消费。”高新区消协提醒消费者,盲盒消费切记勿因小失大和消费“上瘾”。在某些渠道和平台中会见到以较小金额获得抽取较高价值商品资格的广告宣传,不要相信商家此类“白捡便宜”的宣传,谨防商家用类似宣传方式获取消费者更多的资金投入。
要理性消费,切勿盲目跟风。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充分认识盲盒具有不确定性的实质,认清并防范商家过度营销的套路,合理规避其带来的潜在消费风险,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购买盲盒,切勿过度沉迷、跟风与攀比,根据自身消费需求、兴趣爱好等,结合实际经济情况理性消费。
多看多问留心眼。查看商家营业执照、许可证是否齐全,是否异地经营;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网或者信用中国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尽量选择正规信誉高口碑好的实体店或者网站进行购买,注意商品有无检验合格证书、有无中文标签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等信息,并注意索要发票和留存购物票据、经营者广告宣传信息等作为事后维权的凭证。
10月19日,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幕,河南博物院的数字考古盲盒亮相郑州双创街区,通过互动小程序的形式,河南博物院将文物“搬到”了支付宝“地下室”,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模拟了考古现场,得到了更多的年轻人的了解、传播、喜爱。
沿黄九省猜文物盲盒:内蒙古文物
沿黄九省猜文物盲盒:河南文物
据上海本地媒体报道,上海一位市民顾先生通过微信小程序泡泡玛特抽盒机上的“神秘商店”活动,在选择时按了99元抽一次,没想到付款时直接跳转到全包,一下子支付2178元,立即申请退款却被客服拒绝。
近日,郑州夜市现爱情盲盒,你会买吗?
“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随着一首《爱情买卖》火遍大江南北,爱情是否能够“买卖”也引起了无数人的探讨。
当文具搭上“盲盒”的车,真的是惊喜吗?据相关报道,“文具盲盒”的横空出世,让买笔都变得上瘾。“一直买买买,终于把笔的样式凑齐了”“锦鲤盲盒好看,开到两个蓝色,没开到红色有点失望”“买4支笔,样式重复了3支”……有学生反复购买只为抽到隐藏款文具,甚至有学生把逛文具店的乐趣变成了抽“文具盲盒”,这是把盲盒“赌博”的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近日,中消协针对盲盒市场发布了消费提示,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商家过度营销、商家涉嫌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和消费纠纷难以解决四类主要问题进行了提示,同时提示相关经营者,要从产品本身下功夫,不要一味蹭盲盒的营销热度,赢得了眼前的利益却丢掉了长远的口碑。
跟上新趋势是景区拥抱年轻消费群体的需要,包括故宫在内的多个景区正在探索“文创+盲盒”模式的可能性。
原价50元的一个公仔玩具转手就能卖1000元?在一个月内里,“炒盲盒最高溢价近40倍”“迪士尼公主盲盒”成为微博热门话题,多数人不理解,这种装在不透明盒子的玩具,为什么如此吸引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