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消费发展迅猛,但一些电商平台及经营者也暴露出货不对板、价实不符、假冒伪劣、刷单炒信、信息泄露等问题,消费者网络消费投诉量连创新高。今年双11即将到来,10月2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提醒消费者谨防低价劣质、高价仿冒网购陷阱。
中消协表示,已连续3年在双11期间针对网络消费领域的问题开展调查监督工作,发现、披露了大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并将相关问题线索移送到有关部门。今年以来,关于电商平台低价劣质、高价仿冒等问题成为了消费者关心和舆情关注的焦点。在双11即将来临之际,中消协特别提醒消费者:
不为低价所惑,倡导品质消费。多熟悉电商及相关经营者的常见价格手法,在参与网络消费前,尽量先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所购产品的质量、价格情况,不要相信使用绝对化用语的广告宣传,不被虚假折扣所迷惑,不被明显低价所误导,远离售假问题多发、整改态度力度差的电商平台。
养成良好习惯,坚持理性消费。多关注电商平台及相关经营者资质和信用,理性参与促销活动,避免盲目选购、冲动消费,防范低价劣质、高价仿冒陷阱。在签收快递物品时,务必开箱验货,遇有不符合情况时当面拒签。已签收的物品要对相关消费凭证和必要的包装保留适当时间,做好包装处置,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用好法律权利,依法主动维权。多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即将实施的《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参与网络消费过程中,倡导履行相应的消费责任,及时反映电商平台和相关经营者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消费体验评价的客观公正立场,一旦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要依法主动维权。
中消协还表示,将和各地消协组织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始终依靠消费者力量,持续开展对网络消费的社会监督,深入推进网络消费领域的消费维权,督促电商平台和相关经营者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严把产品质量关,不售假冒伪劣,不作虚假宣传,不搞价格误导,保护个人信息。
“双11”的电商大战硝烟还未散尽,“双12”的大战又将到来,“前辈”们在“双11”掉过的坑究竟有哪些?准备买建材的你,假如不想在“双12”掉坑里,那就要留神了。
今年“双11”,网红直播带货备受热捧。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网红卖货提高了消费者的决策效率,但也出现营销夸大其词、产品质量注水等乱象,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两天好几家店铺的客服各种发短信、打电话、留言催我给好评,难道消费者连选择给不给好评的权利都没有了?最怕这样不停被push(推送)。”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抱怨,称近期遭到了卖家花式催好评。
今年是“双11”的第11个年头,从衣食住行到精神消费、服务消费品,消费者的购物车,如同微型录像机,记录了居民消费的变化,也浓缩了时代的变迁。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4日介绍,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主要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1日至11日,全国网络零售额超过8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7%。
在刚刚过去的“双11”活动中,盲盒消费市场再一次迎来了高光时刻——天猫官方数据显示,泡泡玛特旗舰店1小时销售额就超去年全天,龙家升labubu迷你系列盲盒9秒钟就售罄55000个,荣登单品销售王。
2684亿元!2019年天猫双十一成交额锁定在这个数字上,成交额再创新纪录。
11年,中国百姓手中的“购物车”更多从线下走到线上,形式与内容之变,成为消费新时代的鲜明印记。
双11前夕,各类平台商家的预付定金、购物津贴等优惠手段不断涌现,淘宝则掀起“盖楼大战”继续领跑优惠活动。不少用户准时准点拉人、组队“盖楼”,一场购物狂欢再次拉开帷幕。狂欢之下,疯狂“盖楼”的背后到底为用户带来什么?这种盛宴又将走向何方?
宠物跑步机、盲盒背后的个性化消费,边看直播边买买买的网购“新姿势”直播电商,三线城市里退休阿姨一边看孩子一边忙“带货”的社交电商……第11个“双11”今日来临,无论您是提前购物“错峰出行”的淡定一族,还是“枕戈待旦”准备零点秒杀的“剁手党”,都在被“双11”购物节所席卷,参与这场商业消费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