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关注 > 正文

中消协:疫情期出行投诉航空居首 旅游退订扣费高

2020年03月16日09:35  来源:中国新闻社—中新经纬

5034

  据中消协官方微信号15日消息,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涉疫情消费者投诉180972件。中消协公布的涉疫情四大投诉热点问题显示,出行投诉航空居首,旅游退订扣费高。

  合同退订问题突出

  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大部分消费者被迫改变消费计划,或者部分经营者无法正常提供服务,导致合同类纠纷增多。主要集中于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出行服务、旅游服务等方面。

  1、餐饮退订纠纷集中

  春节期间,部分消费者提前预订了年夜饭和婚庆、生日等宴请用餐,因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聚餐,取消用餐计划与商家协商退款时发生纠纷。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经营者不退餐饮定金,二是消费者要求退订,餐饮经营者自称受到损失,但扣除的成本支出不合理,三是经营者以延长用餐期限为协商方案,消费者希望退全款,就此产生纠纷。

  例如,2020年1月27日,消费者王先生向安徽省滁州市经开区消保委投诉,反映其于2019年12月12日在滁州市某酒店预定了2020年1月30日的酒席并支付定金1万元,因疫情影响,王先生决定取消酒席。1月25日,王先生前去酒店要求退定金遭酒店拒绝。接诉后,当地消保委高度重视,立即联系该酒店负责人,要求酒店按照滁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号通告进行退款。开始酒店只同意退5000元。经消保委工作人员反复沟通,最终该酒店将定金1万元全额退给王先生。

  2、出行投诉航空居首

  疫情期间,消费者出行受到较大影响。由于铁路部门退票政策及时、合理,铁路退票纠纷相对较少。出行服务主要集中于航空退票方面。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有关民航部门客票退改政策落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退票审核周期长、退款到账时间长、航空公司和售票平台相互推诿、客服难以接通、退改申请遭遇无法办理等;

  二是航空客票退改政策不明晰导致的相关投诉,如因疫情防控交通封锁无法乘机的退票问题、航班变更无法及时提供后续服务引发的退改问题、国外航段及境外航空公司机票退改收费问题、有关国家出入境临时管制措施导致的机票退改收费问题等;

  三是航空客票退改政策间隔期内消费者机票退改收费问题,比如消费者于1月24日0点之前退订机票的,或者在1月24日至1月28日之间购票并退改的,学生在1月28日至2月11日之间购票并退改的,学生2月11日后购票,因疫情影响学校再次推迟开学而退改的,航空公司收取退改手续费等。

  例如,消费者王先生2月3日在网络平台上花1204元买了两张机票,计划2月13日出行。后因疫情封路无法出行,消费者每张机票只收到320元退款。为此,投诉要求全额退款或少扣手续费。

  3、住宿服务退订难

  春节期间,也是消费者出行的旺季,受疫情影响,消费者改变出行计划,只得取消酒店预订。相关消费纠纷主要有:一是不同地区疫情防控措施有时间差,已经启动疫情管控措施地区的消费者无法出行,未启动管控措施地区的酒店不理解,拒退定金或预付款;二是在国家出台管控措施的情况下,部分民宿平台或民宿经营者仍拒不退定金或预付款;三是消费者已经入住酒店,疫情期间酒店涨价,或以昂贵价格变相拒绝消费者续住。

  例如,江苏省消费者田女士通过某网络平台预定了2020年1月25日至29日入住福建省福州市某酒店的客房,因受新冠疫情影响,田女士与网络平台协商退房事宜,被告知酒店方面拒绝退订,多次协商无果后,田女士向福州市消委会寻求帮助。疫情期间,消费者主张取消行程安排,解除酒店住宿合同的行为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经消委会工作人员协调处理,经营者最终同意为消费者办理客房退订手续。

  4、旅游退订扣费高

  疫情期间,消费者旅游安排调整较大。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受疫情影响退订集中,旅行社、平台等售后服务跟不上;二是部分平台、旅行社承诺退款后退款不及时,或以代金券代替退款,引发消费争议;三是旅游经营者拒绝退款或者要扣除高额费用等,消费者无法接受;四是消费者不认可旅行社延长履行期限的解决方案;五是部分景点临时关闭等,导致消费者行程无法完成或不满而投诉;六是境外国家和地区陆续对中国游客提出入境、入住限制后导致的投诉。

  例如,2020年1月23日,消费者郭女士向广东省佛山市消委会反映,因疫情严峻,决定取消“1月27日北京6人6日团”的旅行计划,涉及金额23294元,但佛山某旅行社坚持按合同约定只退还消费者9000元左右。如消费者不同意退款,继续出行,旅行过程中如发生疫情问题,旅行社又不承担责任。经多次交涉无果后,郭小姐向市消委会投诉请求退款。佛山市消委会接到投诉后,与该旅行社多次沟通,最终旅行社同意将全额款项退回给消费者。

  5、培训服务等预付费纠纷频现

  受疫情影响,家政、健身、教育培训等预付费类消费场所不能正常营业,导致相关纠纷增加,特别是在教育培训方面。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受疫情影响,原本线下培训无法进行,改为线上后,因网络运行不稳、师资不到位、授课效果不同等原因,消费者不满培训质量;二是培训因疫情改为线上进行,消费者要求降低收费标准,经营者实收价款,引发双方争议;三是受疫情影响,消费者提出取消、变更培训服务,如退费、补课等,经营者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

  例如,2020年1月,消费者黄先生反映,他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某舞蹈培训班为其孩子报名了1年舞蹈培训课程,支付2870元,于2019年3月份正式开学。但遇上疫情停课。黄先生向培训班负责人询问后续补课事宜,却被告知学校报名须知中明确表述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原因停课的,不予补课”的规定。消费者与学校签订了培训合同,支付了培训费用,即代表认可该规定。黄先生认为该培训班的做法严重侵害了其合法权益,遂向黄岩区消保委投诉。消保委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认为,培训班有关规定免除自己的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显失公平,要求该经营者予以改正,并积极做好复课、补课安排,及时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解释工作,该负责人表示接受。

  此外,受假期延长、延期复工等影响,部分经营者面临资金紧张、服务人员不足等问题。疫情结束后,经营者可能通过扩大发卡范围、以较高折扣出售预付卡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资金存管、服务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鉴此,消费者要特别关注预付卡消费问题,谨慎选择交易对象,冷静分析、理性消费,警惕高折扣、高风险。

  部分经营者趁“疫”涨价、牟取暴利

  受疫情影响,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和蔬菜粮油等民生消费品价格类投诉成为热点。由于疫情叠加春节假期,物流、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升,导致部分物价正常上涨,但与此同时,部分商家趁“疫”涨价,牟取暴利,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价格类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部分不法商家低价进货高价售卖,哄抬物价,甚至同批次产品,短期内连续涨价;二是部分经营者以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高价强制搭售其他物品,限制消费者选择;三是部分经营者不落实明码标价,对蔬菜、肉食等搭配出售,只标总价,没有明细的品名、单价、数量、重量等。

  例如,2020年1月26日,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消费者协会接到投诉称当地某药房趁疫情发国难财,平时2.5元一包的口罩卖到40块一包,质量没有保证,昧着良心赚钱。接到投诉后,当地消协及时将情况告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并参与工作组调查。后该药房退还了消费者购物款40元,并赔礼道歉。

  假冒、劣质产品借“疫”抬头

  产品质量关系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质量参差不齐,比如口罩开线、产品过期等;二是部分商家售卖属于三无产品的防疫用品;三是以防疫为噱头,夸大或虚假宣传普通口罩的防护功效,或者以普通一次性口罩冒充医用口罩;四是销售假冒品牌口罩、进口口罩等。

  例如,2020年1月底,重庆市江北区消委会接到消费者胡某的投诉,反映在当地某大药房分三次花费1350元共购买了68个3M KN95口罩,平均20元一个,后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认为此店售卖的3M、KN95口罩为假冒产品;且口罩外包装和内部包装上标注型号是KN90,内部口罩上标注的型号为KN95。消费者要求全价退回口罩款,依法处理商家。后经调查调解,药店方退还消费者相关费用1300元。对消费者反映的假冒问题,移送给了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网络购物合同、质量纠纷多

  受疫情影响,很多消费者选择通过网络购买日用品、生鲜食品和防疫产品,但相关投诉也不断增多。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网络购买的产品质量有问题。预订的生鲜食品等食物不新鲜、包装不完善、质量有瑕疵;二是商家宣传与实际不符,无货售卖。比如,多名消费者反映某网络购物APP涉嫌以售卖口罩为噱头,博取消费者下载量、注册量,在消费者下单且支付成功后,又以断货为由,采取单方“砍单”行为,涉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网络购物订单集中,发货迟延;四是物品运送过程不注意防护致被挤压损坏等;五是消费者退货、换货困难;六是部分微商、朋友圈代购卖货趁“疫”兴风作浪,售假、诱购、二维码诈骗等情况严重,但发生纠纷时调查调解难度大,亟需有关方面加强管理。

文章关键词:中消协 疫情 出行投诉 航空 旅游 退订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消协报告称近4成消费者直播购物遇问题:夸大

    据中消协网站消息,3月3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就当前直播电商购物及消费维权领域中的诸多特点进行解读。

  • 中消协:消费维权满意度连续三年垫底

    今天(3月1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19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与前两年相比,表现基本一致、总体良好,但“消费维权”方面连续3年得分最低。中消协秘书长朱剑桥认为,这其中既有消费市场不断变化的原因,也有基层专业维权力量薄弱的原因。

  • 中消协:网游严禁修改已售道具及功效

    3月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网络游戏经营者应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文章 。其中就“游戏宣传的卖点和实际效果不符”、“游戏涉嫌利用不公平规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游戏经营者未经同意擅自变更已售出的人物形象、游戏道具及其功能特效”等玩家关注的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 中消协揭网游三大乱象:虚假宣传 单方免责 擅改

    2020年,游戏产业因疫情宅家影响而逆势“红火”。在此背景下,网络游戏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娱乐选择,一些付费类网络游戏的消费纠纷也逐渐凸显。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收到众多消费者对有关网络游戏消费纠纷的反映,经初步梳理,主要有虚假宣传、单方免责、擅改道具等三大乱象。

  • 岂能以口罩为噱头恶意营销 中消协对此展开调查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日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消毒液、温度计等商品需求量大、供应紧俏,一些电商商家借机实施诱购、“砍单”等不良营商手法牟取不正当利益,中消协已对此展开调查。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