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记者卧底多个额温枪交易群发现,疫情期间有不法商贩通过生产、销售三无额温枪牟利,甚至有人通过网络交易“空手套白狼”,一次诈骗数百万元。
从报道可知,这些不法商贩主要存在三种套路:
套路一最简单粗暴:商贩直接生产、售卖杂牌子或无牌子的三无产品,模糊资质,如果客户不加辨别的话,很可能上当受骗。套路二比较隐蔽:商贩花钱购买质检报告,办理无效证书,假装自己是合法合规生产售卖额温枪,以欺骗客户,逃避市场监管。套路三则纯粹是“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卖家”会到合法的额温枪企业门口或厂房内拍摄视频,给客户制造拥有合法额温枪的假象,骗取信任后,他们会要求客户先付定金再发货,一旦客户付完定金后,他们便将其拉黑,断掉联系。
根据相关规定,额温枪目前按二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企业若要生产额温枪,需在药品监督管理局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医疗器械注册证。如果要销售,企业还得办理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但显而易见的是,假额温枪生产、销售商家一般没有这个资质。同时,一些商贩即便持有所谓的“合法”资质,也可能是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违法购买而来,这本质上仍是假资质。
所以,一方面,地方监管部门需要对生产额温枪的企业,包括生产流程、相关资质以及安全质量标准进行严格审查,确保额温枪合法合规生产售卖。另一方面,鉴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在这个产业链中的特殊角色,相关部门也需对这类检测机构进行规范,一旦发现其提供、伪造认证证书,该取消资质的绝不含糊。
在假冒伪劣产品面前,寄希望于违法商贩身体上流动道德血液大概只是一厢情愿,只有严格的监管才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打击方法。从操作难度而言,这些假额温枪商贩也绝非到了难以识别发现的地步,归根结底还是有赖于有关地方部门的监管触角更加敏感,监管手段更加灵活,针对其套路见招拆招,才能让其无可乘之机。
疫情之下,因为前期市场对额温枪的巨大需求,现在加上复工复产提振经济的需要,一些地方适度放宽了防疫物资的准入门槛,但在放宽门槛的时候,更需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加码监管。
疫情期间,除了口罩外,可以快速测温的额温枪也成为抢手货。今年3月中旬以前,额温枪市场价一度飙至400余元每支。
近日,南昌大学设计院第一设计所的多名员工因食用江西卡拉多食品公司制售的网红“爆浆松松”面包后出现高烧、腹泻等疑似食品中毒现象。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0月27日对此公布最新调查进展:已送医50例,责令涉事门店停业。
“2018年12月份以来,我的妻子,一个平时连200元以上衣服和化妆品都舍不得买的人,却在半年时间里,被小区内雅尚美养生馆以各种名目忽悠刷卡消费7万多元。”
近段时间,就有一款名叫“幸运盒子”的机器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各大商场。按照商家的宣传,其“幸运”之处在于消费者只需花30元扫码,就有机会赢得平板、手机、拍立得等,商家还承诺“幸运盒子”内的每一款产品售价都大于等于30元。
最近,重庆街头出现不少类似抓娃娃机的幸运机,市民以每次20~30元的价格,就可购买一个橱窗内看似包装统一、但无法预知其中装着什么的盒子。
近年来,各大社区里五花八门的自动售水机随处可见。根据促销人员介绍,售水机的水品质更好,经济实惠,办卡还能多送水,受到市民青睐。然而经调查发现,当下自动售水机多数为三无产品,资质造假,设备质量和维护等难达标。而对潜藏在“优惠”背后的风险,消费者多不知情。
中秋节临近,月饼市场也热闹起来。一些微商销售的月饼以“纯手工”“无添加”“可订制”为卖点,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很多人可能没想过,网络自制食品大多是“三无产品”,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难以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