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关注 > 正文

“买它”成网络热词 消费者:直播带货有种特别的吸引力

2020年04月30日10:07  来源:工人日报

5034

  100多位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产品“代言”,央视公益直播为湖北带货超亿元,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直播6场带货1亿元……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今年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直播带货频上热搜,“买它买它买它”俨然成为当下的网络热词。

  直播带货,是指通过一些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进行近距离商品展示、咨询答复、导购的新型服务方式,或由店铺自己开设直播间,或由职业主播集合进行推介。2019年以来,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直播带货模式。足不出户在直播平台上边看直播边下单,成为许多消费者的新选择。

  在直播间“买买买”

  家住湖北宜昌的余小君(化名)是一名90后“宝妈”。利用闲暇时间在直播间“买买买”,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我主要买些日常生活吃、穿、用的东西,尤其是童装。”她告诉记者。

  由于白天要照顾小孩,余小君观看直播的时间基本锁定在晚上9时至零时之间。通常,她会选几个自己最喜欢看的主播置顶,然后在直播间中不断切换,挑选心仪商品。

  “以前我给孩子买童装都是去实体店,现在有了这些直播平台,可选的商品种类丰富,物美价廉又方便,实体店对我的吸引力降低了。”余小君说。

  《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9年天猫“双11”期间,淘宝直播带来的成交额接近200亿元,超过10个直播间引导成交过亿元。

  直播带货的“特别吸引力”

  “在直播过程中,主播会不时为直播间的网友提供专属优惠券,遇到下单需要秒杀的时候,那叫一个紧张刺激啊!”余小君说,对于自己和许多朋友来说,直播带货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

  北京市民赵女士则表示,之所以在直播间购物,最重要的因素是价格。她接触直播带货已有半年多,发现一些直播间展示的商品价格经常能够达到全网最低。

  “通过直播,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样式、用途和使用方式。而且,很多主播挺敢说真话的,产品的优点他会介绍,不好的地方也会指出来。”赵女士说。

  “直播带货方式的兴起,是以畅通的网络、快捷的支付以及飞速的物流发展为依托,加上直播本身具有互动感,众多网友的集体参与也带来了从众心理的产生,价格优势、主播个人魅力等往往也成为直播带货的亮点。”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直播带货火热背后的商业逻辑,其实是传统电商向社交电商的转化。信息的传递方式,越来越多地从图文转向视频。同时,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正从传统货架式的搜索、比价,转变为熟人、意见领袖推介的社交电商购买方式。在“人、货、场”的载体中,以往“货”是第一位的,现在“人”更加突出。

  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记者采访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直播带货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不少商家选择了直播卖货的方式。

  近期,一场“谢谢你为湖北拼单”的公益直播活动,在相关直播平台火热进行。直播间内,主播们各显身手推介荆楚味道。热干面、周黑鸭等产品多次补货,却依然“秒光”。据统计,头两场直播就为湖北带货超亿元。

  疫情期间,快手、抖音、淘宝直播等平台都发布了相关帮扶措施,帮助个人以及企业尽快实现复工复产。

  业内人士指出,以往中小企业需要通过各级经销商将产品逐级批发到专卖店终端,而现在通过线上渠道,企业、工厂、批发市场商户都可以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获得订单,缓解现金流的压力,这对中小企业,尤其是食品、服装、家纺等行业的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具有积极意义。(李逸萌)


文章关键词:消费者 直播带货 买它 网络热词 责编:张迪弛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30元一杯的奶茶你还喝得“爽快”吗

    近日,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些茶饮品牌因部分产品涨价而登上了微博热搜。郑州部分喜茶也上涨了价格,涨价原因究竟为何?消费者又是否认同?其他奶茶品牌是否也有涨价的行为?

  • 虚假宣传、套路消费者……鲜花电商如何规范经营

    鲜花消费“重度用户”晴小姐,近两年来一直在国内市场份额前三的某鲜花电商平台上订货,每月鲜花消费超过600元。但最近,她发现该平台出现了“欺负熟客”的情况,

  • 部分知名餐饮企业涨价 消费者:你可以涨我可以

    近日,海底捞、西贝等涨价的消息引发热议。有消费者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消费者表示涨价后就不会去吃了。目前,餐饮企业一直在突围、自救。各地政府部门也拿出真金白银,鼓励消费。

  • 预付卡资金“打水漂”? 消费者可以这样维权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吴女士最近颇为糟心,春节前她刚在小区楼下某洗衣店充值1000元预付卡,仅使用过一次。但几天前,她突然发现那家店已“人去楼空”,自己却从未收到任何告知信息。

  • “宅经济”下的消费维权 消费者退货千元皮衣遭

    疫情带火直播购物、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等“宅经济”,然而,消费纠纷也随之而来——直播带货货不对板、网课网游质量参差不齐、一些APP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消费者想维权,又面临难题。对此,相关平台和执法部门有责任不断完善监管和纠纷解决机制,督促商家诚信守法经营。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