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关注  > 正文

消费观察:促消费版图上的消费选择

2020-08-05 09:34:2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5034

  “老爸要过生日了,下午刚从网上给他买了一部新款手机,花了6500元。”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刘女士谈及日常消费说:“我算是‘剁手党’一族,每天都在消费,网购比例大概占90%,一般是通过电商直播平台和微商进行网购,大部分花销用在服饰、护肤品和食品等日常消费上。还办了张瑜伽卡,月卡1000元。在消费理念上,需要就买吧,倒没有太大的消费压力。”

  在她看来,消费券、打折满减等优惠活动以及网络直播刺激了消费需求。相比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她,家住黑龙江哈尔滨的李先生却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李先生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现在的日常生活基本属于“宅”一族。受疫情影响,所在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让部分员工休息,何时上班仍未通知,他便是其中一员。“现在工作不好找,我在家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工资减半,原本计划下半年买车的事情估计泡汤了。现在日常支出肯定不能像以前大手大脚了。”李先生说,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希望能早日正常上班。

  生活需要仪式感,特殊的日子,特殊的消费总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日益凸显。

  河南省济源市一家酒店的总经理告诉本报记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酒店餐饮业也恢复到往日的繁荣。记者了解到,这家酒店占大多数的是家庭消费聚餐,其中,生日宴预订较多。酒店服务人员以舞蹈、音乐等形式为寿星送上生日祝福。

  “现在的我过得很好,在中山市有了房子、有了车子,往事不可追,未来会更美。”生活在广东省中山市的曹女士在朋友圈感慨连续剧《三十而已》的剧情时写道。

  三年前的她放弃“北漂”选择到中山白手起家,“随着收入不断增多,消费也越来越高了。”她介绍,目前大部分消费都用于买家具、买家电、还车贷和房贷。如今的她,在工作之余,还兼职网络团购,每个月轻松收入2万余元,“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我们也不能错失时机”。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各地因地制宜出台促消费稳经济的举措,消费券、夜经济、购物节等各种花样优惠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线上线下消费齐发力。

  虽然上半年我国31个省区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均出现下降,但是相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降幅和实际降幅分别收窄2.3和3.2个百分点,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从地区来看,消费增速有快有慢。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31个省区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均出现下降。有17个省区市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江西、福建、贵州、河北、浙江、湖南、重庆、四川和甘肃增速位居前10名。其中,中西部地区共有7个,沿海地区有3个。而湖北、天津、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市则位于榜尾。

  消费增速居全国首位的安徽,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56.5亿元,同比下降3.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4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安徽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4.8亿元,同比增长5.1%。

  处于消费增速尾端的湖北,因上半年处于疫情中心,消费“马车”步履艰难又乏力,天津、黑龙江、吉林等重化工业突出的省区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滑幅度也比较大。

  为何有的地区消费“马车”跑得快一些,有的地区跑得慢?各地促消费政策成效如何,消费增速快与慢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国有企业为主,近几年重化工业下行压力较大,叠加疫情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消费。而像安徽、江西等省,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激发了消费市场新活力。特别是安徽,在疫情之后,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加快发展“线上经济”。社会消费品增速“蹭蹭”地往上走。

  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各地消费活力与收入水平的差异密切相关。上半年,我国消费增速下降11.4%,居民收入减少1.3%,即居民消费比收入减少了10个百分点。不过,由于疫情的突如其来,记者发现,不管是收入水平高还是收入水平相对低的地区,居民花钱的意愿强烈,但手头上还是有所保留的。这也是上半年储蓄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文章关键词:消费观察,促消费,版图,消费选择 责编:张迪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意大利比萨斜塔即将倒塌?不实,张冠李戴了 意大利比萨斜塔即将倒塌?不实,张冠李戴了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