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关注  > 正文

盲盒不能沦为商家“割韭菜”的工具

2021-12-01 10:03:37   来源:北京青年报

5034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未成年人盲盒消费调查报告指出,盲盒商品存在溢价现象、交易不公等问题,二级市场炒作嫌疑,未成年人更易购买成瘾。以某电商平台销售的一款中性笔盲盒为例,一共14种普通人物款加2种隐藏人物款,如果随机发货,一支为6.8元,指定普通人物款,价格升至7.8元,若指定隐藏人物款价格竟高涨至68.8元。(11月29日《中国消费者报》)

  近两年来,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群体,不少人都热衷于购买盲盒,并由此形成了“盲盒经济”。按照传统卖笔模式,脱掉盲盒外壳当做普通中性笔售卖,零售均价仅在3到4元左右,而加上盲盒包装,隐藏款溢价可高达14倍。同时盲盒可指定,商家或可控制概率。对此,监管部门和商家理当尽到合理义务,避免虚假宣传,减少诱导宣传,不让盲盒成为商家“割韭菜”的工具。

  据调查,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都容易对盲盒购买成瘾。为集齐多种款式或者抽到隐藏款,一些学生会频繁或大量购买盲盒,抽出重复或不喜欢的款式往往会选择与同学交换或者闲置,然后继续购买,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开支。

  消费者购买文具盲盒往往是为了满足某种心理体验而不是文具的实际价值,对他们而言,拆盲盒最大的快感来源于拆开的瞬间。有研究表明,面对盲盒的诱惑,青少年往往比成年人更容易上瘾。商家销售盲盒时只要不存在欺诈、诱导行为,便可放心经营。不过,采取盲盒营销的方式不代表商家可以任意标出虚高的价格,或者存在隐瞒“中奖概率”等打擦边球的行为。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和真情知悉权。具体来说,就是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且有权知道商品的质量、性能等与商品密切相关的信息。虽然盲盒属于特殊商品,消费者事先不知道所购买商品的真实情况。但这不代表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被剥夺。其一,消费者有权知道盲盒内商品的大概价位或者商品属性。其二,销售者有权知道购买盲盒的“中奖概率”。如果这两项权利不能得到保障的话,所谓的“盲盒”营销就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有观点认为,如果将盲盒作为普通商品来监管的话,有违“盲盒经济”的初衷。这种观点并不成立,因为盲盒属于普通商品范畴,消费者不能因为购买盲盒就减损必要权利。即便商家以格式条款、店堂告示方式豁免自身义务,也未必具有合法效力。换言之,如果将盲盒作为凌驾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之上的“特权商品”对待的话,“盲盒经营模式”就类似于有奖销售,彩票,应当受到特别监管,或者将其作为“赌博”对待。

  盲盒不能游离于法律之外。商家不能打着“盲盒”的旗号忽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割韭菜”的目的。经营者既应对商品质量负责,也应避免虚假宣传和虚假广告,尤其不该将涉世未深,判断能力、自制能力欠缺的青少年当作“韭菜”。如果商家没有自我约束,自我规制的觉悟和行动,就可能面临严厉的监管风暴。

文章关键词:盲盒 责编:杨文丽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沿黄九省猜文物盲盒:内蒙古文物

    沿黄九省猜文物盲盒:内蒙古文物

  • 购盲盒被套路?泡泡玛特买家建群维权

    据上海本地媒体报道,上海一位市民顾先生通过微信小程序泡泡玛特抽盒机上的“神秘商店”活动,在选择时按了99元抽一次,没想到付款时直接跳转到全包,一下子支付2178元,立即申请退款却被客服拒绝。

  • 开学季要避开 “文具盲盒”的“坑”

     当文具搭上“盲盒”的车,真的是惊喜吗?据相关报道,“文具盲盒”的横空出世,让买笔都变得上瘾。“一直买买买,终于把笔的样式凑齐了”“锦鲤盲盒好看,开到两个蓝色,没开到红色有点失望”“买4支笔,样式重复了3支”……有学生反复购买只为抽到隐藏款文具,甚至有学生把逛文具店的乐趣变成了抽“文具盲盒”,这是把盲盒“赌博”的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 快递盲盒,是惊喜还是“坑”?

    “快递盲盒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总觉得自己能捡到‘漏’,感觉很刺激,但是拍了几次,什么‘漏’也没捡到……‘618’过后,家里堆了一堆‘鸡肋’。”日前,在经历了“快递盲盒”“刺激”之后的市民周先生,沮丧地对记者说。下单“快递盲盒”,真的能获得惊喜吗?

  • “文具盲盒”悄然兴起 青少年“买买买”上瘾不容小觑

     日前,记者调查发现,印上“惊喜盒”“神秘盒”“好运盒”等字眼的“文具盲盒”正悄然兴起,俘获了一批中小学生的心,买家“低龄化”的趋势也愈发明显,有学生反复购买只为抽到隐藏款文具,甚至有学生逛文具店的乐趣变成了抽“文具盲盒”。

  • 旅行盲盒不能真的“盲”

    盲盒经济与文旅业联姻,还需多摸着石头过河。

  • 盲盒消费热潮下问题不容忽视 中消协提示:购买“盲盒”勿盲目

    相同的盒子中放置不同的商品,消费者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哪一款,但有一定概率能够抽到自己心仪的商品——时下,这种叫“盲盒”的消费非常火爆,有的消费者甚至到了“买买买”停不了手的地步。盲盒为何能如此畅销?有哪些潜在消费陷阱?又该如何治理市场乱象?

  • “盲盒热”,情感满足与消费非理性的矛盾

    近日,中消协针对盲盒市场发布了消费提示,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商家过度营销、商家涉嫌虚假宣传、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和消费纠纷难以解决四类主要问题进行了提示,同时提示相关经营者,要从产品本身下功夫,不要一味蹭盲盒的营销热度,赢得了眼前的利益却丢掉了长远的口碑。

  • 一双鞋5个月直降2000元 炒鞋、炒盲盒风头不再

    炒鞋、炒盲盒,近年来,从小圈子蔓延兴起的“炒货”风潮在一些资本的推波助澜下变了味儿。动辄溢价几十甚至几百倍的疯狂涨幅引得不少圈外人纷纷下海,希望自己能够复制和延续一夜暴富的神话。

  • 59元买进转手卖到2350元 盲盒背后实际是场"偷心"游戏

    原价50元的一个公仔玩具转手就能卖1000元?在一个月内里,“炒盲盒最高溢价近40倍”“迪士尼公主盲盒”成为微博热门话题,多数人不理解,这种装在不透明盒子的玩具,为什么如此吸引年轻人。

慢新闻

杀人犯逃亡到昆明官渡区?警方:出于报复心理发布不实信息 杀人犯逃亡到昆明官渡区?警方:出于报复心理发布不实信息

大象陪办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