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是潮玩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当下的盲盒热既是一种消费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火热之下折射出新的消费心理与文化逻辑。那么,是什么样的文化与心理致使年轻人喜欢购买盲盒呢?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
记者:盲盒这种商品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买到的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为什么当下年轻人会接受并喜欢购买呢?
孙佳山:盲盒的玩法,最直接的、成体系的参照来自于游戏文化。游戏中有很多设置玩家充值参与抽奖、开宝箱的机制,而这种虚拟化的抽奖、开宝箱机制几乎等同于如今被实体化了的盲盒。伴随着游戏一代消费习惯的逐渐养成,盲盒的走红变得有迹可循。加上盲盒与潮玩中的“粉丝文化”属性相重叠,再结合各种爆款IP,足以让当代年轻人趋之若鹜。
记者:盲盒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多数没有任何故事与出处,年轻人喜欢盲盒并收藏,他们喜欢的到底是什么?
孙佳山:盲盒已经突破了小圈层的界限,进入到大众消费领域,其“破圈”秘诀在于,“盲盒文化”几乎没有门槛,可随机消费。目前,我国的盲盒品牌已经通过天猫、淘宝平台在海外走红,出口至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盲盒俨然成为中国品牌“走出去”的一个代表。进而言之,恰恰由于“盲盒文化”几乎没有门槛,可随机消费,它反而可以负载各种各样的文化势能。正如盲盒玩偶可以推出各种国内外知名IP的联名款一样,它同样可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流行文化的一个窗口。另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新一代年轻人正在向高品质、个性化、体验式的消费需求转变。他们为了满足陪伴式心理需求、个性彰显的心理需求,很自然地愿意在消费能力范围之内购买盲盒等各类潮玩。
记者:一些盲盒在二手市场被炒高价格,甚至是原价的几十倍,这是不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
孙佳山:95后一代有新的消费理念,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并不冲突。当然,无视自身经济条件的过度消费、迷信盲盒的投机等不健康的消费行为,以及对类似行为的错误引导等都是不可取的。但市场发育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盲盒背后有着强大的商业逻辑、文化心理作为支撑,纯粹外在的批评与指责意义不大,应在尊重市场规律与年轻一代文化消费心理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盲盒文化”,进而实现正向文化赋能,放大其社会效益。记者 李燕京
只需要付费1元,就可以抽取一个联系方式,或者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存入“库”中,等待“有缘人”抽取——这是近期风靡的脱单盲盒的“玩法”。这样的脱单盲盒靠谱吗?
脱单盲盒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除了线下的“脱单小摊”“脱单便利店”外,线上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脱单小程序、App等,颇受年轻人青睐。
近日,郑州市民刘先生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一罐“这个城市谢谢你!”为主题的可口可乐定制拉罐,还有一把“在乎伞”。这是他参加#这个城市谢谢你#活动,得到的心愿盲盒。
据店铺工作人员介绍,店中的脱单盲盒业务仅作为附属品供顾客娱乐,只需要花费9.9元便能带走一个盲盒。平时,店铺提供剧本杀、狼人杀、桌游、线下观影活动、高薪专场相亲活动、高颜值专场相亲活动等服务,而这些活动的门票价格从59元、79元、99元、199元、399元不等。
据调查,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都容易对盲盒购买成瘾。为集齐多种款式或者抽到隐藏款,一些学生会频繁或大量购买盲盒,抽出重复或不喜欢的款式往往会选择与同学交换或者闲置,然后继续购买,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开支。
近日,不少小学生因为购买奥特曼卡牌,花费上千元、甚至3000元的大额支出,造成家庭矛盾,有的甚至引发报警、投诉。
“‘双11’买的考古盲盒到了,比拆快递更快乐的是挖宝。”在经过近两小时的“考古挖掘”后,小陈的盲盒里出土了一件莲鹤方壶,这件稀有宝物令他激动不已。与小陈一样,还有许多年轻人对博物馆文创“上头”。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共有近100家博物馆参加天猫
戴上白手套,将圆柱形土块表面用水润湿,拿起迷你版“洛阳铲”一点点铲下外围的泥土,再用小刷子扫去层层浮土……终于,一件迷你版“彩陶双连壶”露出真容。
长途跋涉本为了“粉色沙滩”而来,结果不仅颜色不对,沙也变成了粗粝石块、厚实泥土;沿着博主推荐路线找到照片中充满文艺范的“小镰仓”,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消费者协会研判日常受理的200多件盲盒投诉,对盲盒消费的抽奖化演变趋势进行了调查,提醒消费者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成瘾,落入商家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