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不要走上电视购物老路
一年一度的购物节“双11”再度落下帷幕。不少消费者踩着零点的“钟声”抢购,包括5G手机、高端家电、服饰等都是热门品类。和以往不同的是,“直播带货”火了,天猫“双11”淘宝直播的爆发成为品牌最大增长点,超过50%的商家都通过直播获得新增长。开场仅1小时03分,直播引导的成交就超过去年“双11”全天;8小时55分,淘宝直播引导成交已破100亿。(11月12日《北京青年报》)
看到这样的数据,很多人表示“惊呆了”。此前早就听说过直播带货很热,也有数据显示,2018年淘宝直播平台带货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速近400%,但不少人还是将信将疑。而这个“双11”,让直播带货完全走到了前台。
虽然打着互联网的旗号,赶上了直播的时髦,但直播带货其实并不能算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物。在互联网大面积普及之前,很多人应该有电视直播的印象,那时候打开电视机,简直被各种电视直播频道所绑架。当年的电视直播没有产生类似现在的薇娅、李佳琦等直播一姐一哥,但从其所占有频道之多,就可知其也是风生水起。可是,现在的电视直播呢?勉强留下几家,也是风光不再。
从本质上讲,直播带货与电视购物又有什么区别?有人一再讲薇娅、李佳琦等主播的个人影响力,但一个问题是,在他们没有成名之前,影响力又从何而来?当年的电视购物,主要靠的是主持人的声嘶力竭,营造出了一种夸张氛围,从而让群体心理学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而现在的网络直播,何尝不是如此。大量的主播,依然走着过去电视购物的老路,如果抛开网络,剥离主播这个标签,简直让人怀疑回到了过去。
直播带货的成功离不开两点:一是通过夸张刺激的宣传形成眼球效应;二是激发跟风消费的懒人效应。而这两种效应的产生和激发,都有着一种挣快钱的味道,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直播带货在风生水起的同时也是风声鹤唳。比如媒体报道的,薇娅因直播言语不慎引发“粉圈互掐”,李佳琦的“不粘锅”变成了“不!粘锅”,张雨晗号称粉丝量近400万实际带货量为零……可以看出直播带货的水有多深。
现在直播带货正处在风口浪尖,作为一种新业态,对其抱有越大的期望,越要把问题想在前面,防止可能的翻船。在这方面,电视直播可谓提供了前车之鉴。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从长期来看,都要靠内涵支撑。而内涵,是包括商品质量、诚实守信的一套完整体系。不要看直播带货现在势头很猛,其实根基发虚,一旦问题发生始终不能得到解决,当消费者感受到自己被愚弄和欺骗时,就很有可能甩袖而去,正应了那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现在,直播带货对于主播的依赖性较大,有很多人把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方案都推给主播。确实,主播当自律,要认识到维持个人诚信品牌的重要性。可关键在于,并不是所有主播都有在闹市坐得住的耐心,而一两位主播的坚守也未必能够抵抗得了大潮的退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既需要监管部门畅通投诉渠道,更需要平台承担起把关责任,遏制买粉丝、买评论、虚构成交量、为劣质商品代言等现象,确保直播带货在阳光下运行,能够可持续发展。
有人调侃,现在直播有点蔫了,直播带货却火了。互联网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希望直播带货看看前路,想想后路,不要走上电视购物老路。要从一开始就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真正把诚信作为命根子。
乔杉
100多位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产品“代言”,央视公益直播为湖北带货超亿元,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直播6场带货1亿元……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今年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
这个战“疫”的春天,直播带货成了热词,通过直播带货的“网红经济”正成为互联网环境下的又一热门营销模式。
“可以‘吃’的奶茶,可以‘喝’的蛋糕。这个看起来好特别哦!”27日下午,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张简珍现身抖音短视频平台,为台资餐饮品牌“快乐柠檬”的明星产品直播带货。
2020年4月25日,赊店老酒受邀参与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支持、景域驴妈妈集团联合河南省文旅厅、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等多个政府部门主办的“春暖花开·山河无恙”系列公益活动之“全国100位县长'文旅助农'直播大会”。
直播带货让网络平台找到了新赛道,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新舞台。互动性强、亲和力强和消费黏性强的直播带货,甚至成为一些行业启动复工的钥匙,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衣食住行娱乐等各行业看到了新机遇。
线上新型消费方式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消费的不足,起到了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
疫情期间,电商服务出新出彩,新型消费加速涌现,直播带货、线上团购、云旅游……这些线上消费新业态展现出强大生命力。3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
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持续加码和居民收入逐步增长,消费市场风生水起。然而,消费维权仍然面临多重挑战,侵害隐私、带货乱象、炒作价格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
从农货直播助推扶贫,到公益直播带动爱心,再到法院直播法拍创新纪录,直播业态全面爆发,成为新的流量入口。然而火热的背后,电商的新老问题在直播行业不断出现。
加快直播带货法治化监管建设力度,提高违法直播带货成本。对于出现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带货”行为,应依法从严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