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3月16日表示,今年以来,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认真落实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创新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扎实做好就地过年群众生活保障,多措并举促消费,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消费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实现良好开局。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万亿元,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同期增长6.4%。
一是商品消费较快增长。1-2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7%,比2019年同期增长7.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零售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20%以上,化妆品、金银珠宝、汽车零售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10%以上。春节黄金周期间,一些电商平台杀菌消毒电器、运动健身器材等绿色健康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80%以上;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超15亿元,比2019年春节翻了一番。
二是新型消费快速发展。为方便人民群众采购年货,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指导开展网上年货节(1月20日-2月18日),期间全国实现网络零售额9057.6亿元。1-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6%,占社零总额比重为20.7%。在外地工作人员与家乡亲人互寄年货特产成为时尚,1-2月份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倍。
三是餐饮消费稳步恢复。广大餐饮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丰富提升菜品,创新线上线下经营模式,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多样的餐饮服务。1-2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68.9%,恢复至2019年同期约96%。年夜饭套餐、半成品年夜饭销售火爆,春节黄金周外卖平台年夜饭销售额同比增长近80%。
四是就地休闲消费活跃。就地过年带火本地游、周边游、短途自驾游。春节期间北京、上海等城市郊区住宿消费额同比增长2倍以上。电影市场红红火火,春节黄金周电影票房达78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1-2月份电影票房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7%。
五是消费价格稳中有落。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非食品价格下降0.5%。生猪生产逐步恢复,储备肉有序投放,猪肉价格高位回落。去年12月份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投放中央储备猪肉14万吨;2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3.1%,同比下降14.9%。
今年前两个月消费市场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势头,由于去年基数较低,社零总额呈大幅增长。但受疫情影响,流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依然较多,居民消费仍受制约,促消费工作还需加力。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向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预计后期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姚 文)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保障下,随着3月气温回暖,各行各业的消费也迎来一波小高潮。3月11日,支付宝数字生活平台数据显示,3月以来全国近九成商家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V字反弹。
3月15日,临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金龙广场开展以“提振消费 从心开始”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这个春天,服装消费市场乍暖还寒。不久前,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关闭了位于浙江杭州市延安路和庆春路交叉口的门店。这是美特斯邦威在杭州最大的门店,也是全国首家O2O模式体验店。
近来,随着消费市场回暖,一些地区消费投诉量也有所增加,为高效快速解决消费纠纷,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有益探索,切实提高消费维权效率。
要顺应我国消费提质升级趋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打好促进消费的“组合拳”,让人们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郑州市管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管城区消费者协会在辖区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3.15四大两保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中消协日前在京发布《2020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下称“报告”)。从100个城市各自的一级指标得分来看,“消费维权”普遍是得分最低的一级指标,是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的关键短板。根据近几年的测评结果,“消费维权”一直是消费者满意度评价的弱项,连续四年在三项一级指标中排名最低。
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维护消费者和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3月15日上午,西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县无公害生活垃圾处理场举行2021年假冒伪劣产品集中销毁活动。
一场新品发布,引爆一次新消费狂潮。9月9日,皇家丽美新品发布会暨宏燊商贸有限公司十九周年庆典在郑州市建业艾美酒店3楼宴会厅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