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巨大,餐饮企业纷纷入局,外卖“养老餐”应运而生
外卖“养老餐”离满足需求有多远?
前不久,全国老龄办进行了一次调查,其中超过四成的受访老年人对“养老餐”表现出需求欲望,这个比例高居调查表上所列养老服务项目之首。事实上,老年人的餐桌问题一直是国内养老领域关注的重点,餐饮也成为我国养老领域供给缺口最大的服务项目之一。
《工人日报》记者注意到,随着养老餐饮服务需求者人数上升,“养老餐”这一市场正在扩张,尤其是一些外卖平台加入其中,开始在养老市场中发力。
餐饮企业纷纷入局
“从五六年前开始,就已经有餐饮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国内养老市场,与一些街道社区合作推出了老年人专属的餐饮服务。而近两三年,外卖平台也加入阵营,让养老餐开始步入手机端。”有国内养老业资深人士向记者介绍。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聚德、永和大王、和合谷、真功夫、金百万、丽华快餐、吉野家、嘉和一品等知名餐饮连锁企业都提出或已经推出了针对老年餐饮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像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也早已开始向养老市场渗透。
记者获悉,之所以餐饮企业会纷纷入局养老餐市场,最大的原因就是国内巨大的老年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2.5亿。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基数,他们的餐桌内容自然成为了餐饮企业觊觎的商机。
“互联网应用场景的广泛推进,为养老餐的输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丽华快餐相关负责人就谈到,“现在用智能手机进行消费的老年人群逐步增多,外卖平台推出养老餐也是应市而生。”
需求多但尝试者少
市场大,抢滩者多,但外卖养老餐最核心的还是需要更多的老年人消费才足以支撑。那么,外卖养老餐的受众反响如何?
家住重庆渝中区菜袁路的张大妈就对外卖养老餐非常推崇。她告诉记者,每天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照顾老伴儿,不可能经常用轮椅推着老伴儿去菜市场,所以常常被买菜吃饭问题困扰。“现在就方便多了,哪怕是有一天无法去买菜,用手机一点,饭菜就能送上门,免去了很多麻烦。”张大妈说,她还把这些外卖平台推荐给很多的老姐妹,大家的反馈都是不错。
记者了解到,国内一些知名外卖平台最近都在与重庆主城多个区域的养老服务中心洽谈,考虑利用平台的便捷性来丰富老年人的餐桌内容,让外卖养老餐受惠于更多老年人。“不管是老年人,还是我们机构,对于养老餐的需求欲望还是很强烈。”某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不过,虽然渴望者数量不少,但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尝试者数量并没有达到餐饮企业的预期值。一家外卖平台的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每天从他们平台送出的养老餐与预期的数量相距甚远。
一些家中有老人的上班族对于外卖养老餐就表现出不信任。从事办公室文员工作的梁音梦说,“老年人吃得比较简单,但更看重健康,而外卖平台上的养老餐是否能达到老年人饮食健康标准,还只能打一个问号。其次,外卖平台送餐时间的长短也不适合老年人,尤其是送餐高峰期时段,一个外卖员要送多个地方,一旦时间长了,送来的养老餐凉了,反而还会影响老年人的肠胃。”
记者注意到,前不久广州市出台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创新试点方案》《长者助餐配餐服务指引》等文件,已经关注到外卖养老餐运送时间这个问题,文件中明确要求在市中心城区步行10分钟至15分钟范围、外围城区20分钟至25分钟范围建设助餐配餐服务网络。
但是,仅仅是规定时间,对于外卖养老餐的吸引力还不足以提升多少,正如业内专家强调,外卖养老餐需要食药监、人社、卫计、交通等多部门合力去规范、推动、运营,才能进一步壮大市场。
混业运营打开新思路
“养老餐的外卖市场看似巨大,但起码目前还没有盈利。”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养老餐如何真正吸引大量老年人消费,从而解决盈利难题,是目前这个市场的入局者急需破局的瓶颈。
业内人士表示,他们通过调查发现,外卖平台上的养老餐价格大致控制在13元~15元之间,事实上这个价格商户的利润空间不大,再加上平台还要收取部分管理费用,使得经营养老餐的商家很难盈利,这也使得想要把外卖养老餐做大做久难度不小。据了解,有的餐饮企业或者商家,已经受盈利瓶颈所困,开始放弃扩展相关服务的规模,甚至前期入局的也有撤离市场的打算。
对于养老餐盈利难问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学者佟劲松提出,“混业运营或许能够破局。”他谈到,比起薄利多销,混业运营可以摊薄经营压力,同时也可以成为养老服务的一个新思路。“老年人的刚需不是单一的餐饮,而是组合起来的多种服务。相比养老餐盈利空间较小,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的盈利空间却很大。与其只是在餐饮上发力,不如把餐饮变为打包服务中的一个选项,或许,更能得到老年人的欢迎。”
记者也注意到,某些外卖平台已经尝试这样去做,一方面以提供送餐服务为主,另一方面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有的还正在开发“居家照护”“住院陪护”“关节康复”“偏瘫康复”等更多的居家养老服务,从而形成合力之势。
老年人需求是多样的,这也为老年餐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空间。(黄仕强)
打开手机里的外卖平台App,搜索想找的书店,把想买的书加进“购物车”结算,几十分钟后,外卖小哥就会把书送到顾客手里。
螺蛳粉、奶茶……此前,外卖堪称宅家一族的最爱,可你知道吗?如今在外卖平台上,也可以订购“精神食粮”了。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3月18日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连锁餐饮行业的影响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连锁餐饮业作为疫情下受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北京市政府办公厅昨天印发《关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围绕企业复工复产的疫情防控、餐饮配送、员工住宿、远程办公等方面提出十条措施,
本是冤家的同行,竟然在直播间“相爱”了?给车加个油顺便就可买份菜?吃包拉面,包装和感冒灵一样?把饭菜送到你手中的外卖小哥,可能在你最爱的饭店给你做过饭?这看上去“一切都乱了”的背后,其实是新消费场景崛起,企业们在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
“等疫情结束,我要吃海底捞,涮毛肚、鸭掌、鹅肠……”微博网友相声贯口式的评论,有人通过外卖,在家中把它变成了现实。外卖平台“饿了么”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已有约1.2万家火锅店外卖复工,订单每周环比增长超30%,成都地区的火锅“点单王”更是一次性下单了110样菜品。
这个春节由于疫情发展,防控病毒最好的方式就是“宅在家”。宅在家就能为社会做贡献,可没有外卖和美食怎么行?
一场疫情打破了整个春节的美好,也让我们体验了一把被禁足的滋味!漫长的等待过后,有一些单位、企业陆续复工。
30日下午,记者来到银河SOHO商场D座地下一层,发现这里的一家馅饼店已经停业。尽管店方张贴的告示显示,暂停营业是“因设备维修及卫生清理”,但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却显示,因为在这家店提供的外卖中发现了老鼠,案件正在调查中,所以涉事商家被停业整改。
点外卖,结果吃出了一整只老鼠?今天(12月27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其在麦多馅饼家银河SOHO店点外卖,结果吃出一整只老鼠。新京报记者今天下午了解到,事发后该网友已报警,目前公安部门和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已介入调查。